阅读历史 |

第115章 评价(1 / 2)

加入书签

刘一刀要装看不见,可事情却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古今贤文·劝学篇》的威力,才刚刚展开而已。

……

国家教科文组织,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挑选那些优秀的文章和诗词进入教科书,让更多的人看到它,学习它。

作为国家教科文组织博客的管理人员,程成平时的工作很轻松,一般有新的文章作品被收入库中,他就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到博客上,用以通知广大国人,这篇作品,会在下一学年被收入某某教科书里面。

这样的工作简直不要太轻松,不像组织里的那些审核人员,他们才是最辛苦的,每一篇被收入库中的文章和诗词,都要经过大家的交叉审核,然后提到会议上讨论,只有经过大多数审核人员的赞成之后,才会被选入教科书里面。

一般被选入的教科书作品,其作者差不多都是已经作古的,能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入教科书里面的人,少之又少。

像现在文化圈里的那些大前辈,泰山北斗级的国学大师,基本上都有作品被选入教科书里面,这也是他们地位的象征。

普通的文学家,或许一辈子自己的作品都无法被选入教科书里面,但依然有无数人,期待着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可以出现在课文里面。

程成没有这样的梦想,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不会做那样的梦,他现在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除了发布消息,偶尔也会有不自量力的文学家来自荐自己的作品,希望可以被选入教科书里面,通常这样自荐的人,几乎没有通过的可能性。因为你要真有这样的能力,也不用自荐了,早就被暗中盯上了。

今天,程成像往常一样登上国家教科文组织的官博,因为没有新作品被收入库中,所以他主要是看一下官博上的消息。

官博私信里又收到了几篇自荐的文章,程成没有细看,全都转给了组织里的审核人员,虽然自荐的作品大多没有看的价值,但本着专业的精神,有空闲的话,那些审核人员也会瞄上一眼的。

程成则不需要审核,那样繁重的工作不适合他,他在看了些新闻之后,就准备下线了。可突然,一条未读消息显示在了博客下方的消息栏里。

有人@了官方博客吗?

程成心里这样想着,本来准备下线的,既然有人这么巧@了官博,那就看看好了。

他点开被@的消息,页面就直接跳转到了被@的内容。

“@国家教科文组织,这首诗,完全可以编入教材了。”

哦?居然是有人推荐一首诗,编入教科书里面?

这种事还是头一次遇到,不是自己自荐,而是别人@推荐的,程成不由来了兴趣,那就看看什么诗能达到被人推荐的程度。

因为诗词都比较短,不像文章那么长,加上诗词也是最难被选入教科书的,所以程成也有兴趣看一下。

这是一个名为“才高九斗”的人发布的一首诗,程成从头看了起来:

“这就是你们要的诗,别惊讶,站稳了,好好看,诗名:《古今贤文·劝学篇》。”

开头的一句,让程成也忍不住开始吐槽了起来,这么狂妄的吗?还叫别人别惊讶,站稳了看。

有趣!

程成继续看下去: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第一句诗就让程成惊讶了,作为国家教科文组织的一员,他的学识自然不弱,是国文系博士毕业,很轻易地就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

光凭这一句诗,就更有让人看下去的欲望了。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嘶——”

程成倒吸了一口气,“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这句话写得好,写得太好了。他嘴里喃喃念了两遍,有些不舍,但还是继续看了下去。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又一次被震撼到了,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说得好!

程成开始激动了,因为他意识到,这首诗真的像@官博的人一样,只要后面的诗句不拉胯,光凭两句经典的诗文,选入教科书里面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

每一句都是经典,都有成为千古名句的潜力。

程成激动地有些不能自已,因为他发现,这首诗被选入教科书的几率越来越大了,虽然他自己不是审核人员,但一首诗的好坏,他还会看不出来吗?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又一句千古名句。

程成重重地一拍巴掌,忍不住叫出了声:“好!”

“什么好?”办公室的同事被他突如其来的叫好声也吸引力了注意力,一个个看了过来。

程成却不管不顾,用手机把整首诗文都给拍下来,然后匆匆地跑进了主任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内,国家教科文组织的主任正在临摹古代的名家笔迹,程成连门也没敲就冲进来,把主任都吓了一跳。

不过对方是自己在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主任秦书文虽然恼怒,却也没有直接发火:“怎么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毛毛躁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