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 反转(1 / 2)

加入书签

沈时新是最先冲到“才高九斗”博客里的一批人,他作为刘一刀老爷子的“先锋大将”,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他倒要看看,这个“才高九斗”,到底能不能把整首诗给写出来。

当然,他心里也是带着嫉妒的,主要是对方那两句诗太经典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怎么就不是自己说的呢?要是自己说的话,那不是可以一举成名了?

哪怕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作曲家,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两句诗会掀起什么样的波涛,因为实在太经典了,任何一个读书人,都能体会到它的真谛。

读书本就没有捷径,一定要下苦工,一定要勤奋,否则不说一事无成,起码成就大不了,这也是所有人所坚持的普世价值观。

遗憾的是,这两句诗终究不是他写的,所以也只能干瞪眼地嫉妒了。

不过到了“才高九斗”的博客后,发现对方依然只有一篇博文,就是那句“天下才共一石,我独得九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真是自大,一个人比古往今来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还要多,简直是放屁。

沈时新看得很不爽,不由在来啊,不会是写不出来吧。还是说,你打算这样拖着,拖到让我们都忘记这件事吗?”

不止他一个人留言,因为这句狂妄自大的话,

“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才华这么高,为什么还缩在这里,不去展示你的才华呢?”

“脸皮比我家的墙还要厚。”

“我看不要叫才高九斗,叫皮厚九尺好了。”

“哈哈,楼上好友才华。”

“我已经过来了,你的整首诗呢?不是说过来就可以看到整首诗吗?”

“赶紧把你的整首诗发出来啊。”

“我们都上当了,其实这就是一个阴谋,故意把我们引过来,好增加他的人气。”

“看了下注册时间,有两三年了,一个粉丝都没有,肯定是想出名想疯了,所以想出这样的办法。”

“什么垃圾才高九斗,碰瓷了刘老爷子,马上龟缩起来了。”

“无耻又自大……”

从刘一刀博客那边过来的人,基本都是他的弟子或者是崇拜者,吃瓜群众并不多,一个个毫不留情地嘲讽着。

就连刘一刀,也以自己的本名过来了,只留了一个字:“诗!”

“刘老师霸气。”

“一个字就说明了一切。”

“没错,诗呢?”

“说再多有什么用,关键是诗呢?”

“刘老师我顶你。”

“……”

这个留言瞬间被他的弟子和崇拜者给顶到了最上面,就看“才高九斗”怎么回应。

正当众人以为“才高九斗”装哑巴之际,最新的博文终于出来了。

沈时新看到后,立即就点开了,心中一边在不屑地想着,还真敢发啊!好,就看你写了什么垃圾玩意!

“这就是你们要的诗,别惊讶,站稳了,好好看,诗名:《古今贤文·劝学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当看到前面两句,沈时新就被震住了,这还真不是随便写写的?而且看

他心中再也不敢轻视和侥幸,慢慢地看了下去。

等到整首诗文看完,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只知道情绪复杂,满心的苦涩。

这是“才高九斗”写出来的诗文?

虽然只是艺术学院毕业的,但也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历史上的一些名文诗词还是了解一些的,对于诗文的水平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这绝对是一首千古名文,里面的好多诗句,也是千古名句。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个个诗句,宛如一柄柄重锤,直接砸得沈时新胸口发闷,双眼发直,“才高九斗”真的把整首诗写出来了,而且还是如此的经典诗文,每一句都是可以流传千古的那一种。

该死,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人。他真的是才高九斗?

难怪对方敢狂妄了,能写出这样的诗文,自夸一句,又有什么问题吗?

一时间,身心是忘了还要去拍刘一刀的马屁,也忘了自己此来的初衷,早已经被这首诗文给击溃的一干二净了。

沈时新不是第一个被震撼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当看过这首诗文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