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节(1 / 2)

加入书签

但凡要是有,谁能不早动手了!

正是因为没有,所以一个两个才会发愁得嘴都起泡了。

当然也有人给云承出主意,请云承想想办法说服说服曹耀,是不是可以适时的止兵。

结果怎么样,云承很是没脸没皮的承认,其实作为女婿的他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某位岳父几面。

对于亡妻曹黎,云承一向和她感情不佳,所以指望云承在曹耀面前刷好感,确定不是火上浇油吗?

MD!出主意的人不过是怀揣着一丁点可能的希望,结果云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再看云承丝毫没有愧疚之意,而是一脸的我就是这么个无赖的样儿,实在让人恨不得把他弄死!

最终,还是没能把云承弄死!

云承作为一个摆设,其实相当识趣,他们不应该要求更高是不是?

要是云承有那力挽狂澜的本事,他们也不至于让云承作为傀儡上位。

最终一群人思虑着,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出海呢?

然而本来就已经背井离乡了,要是直接出海,往后,怕是再也没有可能回来。

可是留在这里,谁知道曹耀要是杀到建康来,他们这些人还能不能活?出海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性命这两个字让不少人意动,也最终做下了决定走人。

可惜他们以为出海就能逃过一劫,却没有想到人才刚登船,不知从哪里杀出了一波人马,直接把他们全部屠杀殆尽,至于他们的财物,全都被洗劫一空。

这样一来,不少人也就知道了,出海并不见得就会安全,毕竟海贼什么的也会要人命的。

这种情况下马上有人想到了云锦绣,怎么说云锦绣也是曹耀的外孙女,这可是曹耀心尖上的人。

如果他们早早地归顺云锦绣,是不是他们就能逃过一死?

所以一群人合计之下,不约而同的选择像云锦绣称臣。

对的,让云承这个当爹的赶紧麻利的向女儿称臣,只求云锦绣赶紧派兵过来,护他们一护的啊!

云锦绣那边收到消息的时候,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偷鸡不成蚀把米,如今急的是他们了。”云锦绣冷笑开口。

阮英挤眉弄眼的冲云锦绣道:“且让他们急。曹耀将军挺好的,能为陛下解决后患。这些见风使舵的世族,出事的时候害怕,一旦天下太平了,他们却蹦达的最欢实。就得有人好好地治一治他们。”

云锦绣转头瞥了阮英一眼,不得不提醒阮英道:“你似乎也是世族。”

阮英眨眨眼睛同云锦绣对视道:“陛下亦然!”

既然都是世族出身,也就很清楚作为世族们会使的手段,但凡心存天下的人都很清楚,不应该容忍世族如此无休止的壮大,让世族们凌驾于皇权之上,由他们垄断,以令民不聊生。

“陛下,既然他们已经主动求和,陛下何不顺势而为,也让天下人看到陛下仁厚。”和阮英有所不同,吴由反而觉得有些事还是应该顺势而为,不应该咄咄逼人。

“吴卿的想法我清楚,但是,曹将军虽是我的外祖父,并不代表他就会听我的。”云锦绣眨了眨眼睛并不掩饰对于曹耀的敬重,当然也得表明曹耀并不是那任人摆布的人。

吴由一滞,他总不能要求云锦绣掌控天下人心,人人都得听云锦绣的。

“陛下何不下诏?”吴由思来想去还是继续向云锦绣提出了主意,盼着云锦绣能够听进去。

“不妥。曹将军若是对陛下生出不喜,这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好处。诏令下达便等于昭告天下,即让曹将军陷于两难之地,同样也让陛下陷于两难。”董照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世族,同为世族,那也得考虑作为皇帝的颜面和利益,而不是处处以世族为重。

吴由总是不能否认这一事实,要是继续让曹耀一路发兵,着实也让世族们都没有活路了。

“双管齐下。一面让陛下给曹将军写信,请曹将军手下留情,一面陛下派兵南下接管江南诸地。”这时候王申开了口,言外之意也是想要将这回的讨论终止。

众人对视半响,不得不承认,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按王申说的办。

“若是接管城池就得派人整顿后方,诸位好好的想一想,谁跟着一道去合适。”云锦绣让众臣子们想想,同时道:“与江南世族们也得达成共识,既然是他们请我们南下的,那么我们掌管各地之后都得按我们的规矩办事,如果他们不愿意,也得按我们的规矩处置。”

司法权和军事权,云锦绣肯定是要牢牢的把控在手里,不允许任何人用任何理由从她手里夺去。

眼前这些都是跟随在云锦绣身边多年的人,当然知道云锦绣行事的风格。

事情要么不做,要做这些人就必须要按云锦绣的规矩来。否则云锦绣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攻城略地,掌控所有的主动权。

“臣愿往。”董照毛遂自荐,王申第一个表示道:“可。”

范长生拧紧眉头思索了半响,也说了一个可。

“再以阮英同去。”王申想来想去还是补充上这一句。

“可。”云锦绣对这两位还算是比较放心的,是以意示一旁的人拟诏。

几乎没有人说起由谁来领兵南下,毕竟云锦绣早就已经让人准备,南下的人选只能是早就定下的赵兴。

而江南那一边,在得到云锦绣一方的回应之后,对于云锦绣霸道的宣誓,考虑到曹耀一路南下杀了无数世族,最终还是决定选择云锦绣。

虽然要守云锦绣的规矩,还得乖乖听云锦绣的话,那也总好过丢了性命。

故而这一回江南的人麻利的争先恐后为云锦绣的军队开城门,就怕开得晚了一些,被曹耀抢了先。

然后阮英和董照便在后头不断地收拾人,只有一个目标,世族的隐户得都上交,要是不交的人家,被他们查出来,那就家产充公,彼时的后果可不是他们哭两声就能改变的。

有人倒是想浑水摸鱼,比如这交一半留一半的。被际英董照查了出来,不好意思,一律按照之前的规矩处置,家产充公。

有了杀鸡儆猴的人,后头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人也就老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