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节(1 / 2)

加入书签

陶新荷沉默了半晌,说道:“我嫁进崔家,也不该是光为了自己高不高兴,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又道,“我帮周静漪回周家就是了。”

陶云蔚听得闹心,说她:“你怎么帮她?此事根结在崔家上头那些人,根本不在你,况以周氏那样的品性,她勉强回去又如何?当日我也提醒过周静漪,可以想办法逼崔太夫人碍于情面来让她脱离,你猜她怎么回我的?”

当日为避人耳目,仍是她亲自送的周静漪回去,途中她便提醒了对方这件事,说若是真想离开宛山别院,娘家并非好归处,与其回去遭埋怨,不如逼崔太夫人另给她寻个人家。

结果周静漪当时简直可以用怒火中烧来形容,直接回她:“我的事用不着陶大姑娘操心,你休想再用这些话来侮辱我!”

那个时候陶云蔚就知道,周静漪相当在乎她自己在崔家人——或者说崔湛面前的形象,况以自己当时和对方结下的梁子,想必她也是听不进这些的,所以也就没有再多说。

“你要帮她,也得看她怎么想。”陶云蔚道,“再有,此事即便要有人出面,也该是你婆母或者崔元瑜,你这个身份怎好去掺和?”

陶新荷默然了良久,说道:“阿姐,周家让她还要再待五年。”

陶云蔚一愣。

末了,陶新荷沉默地向她施了个礼,临走时只说了句:“阿姐,别让他晓得我已知道了。”

陶新荷回到崔园之后就直接去见了崔夫人,崔夫人刚喝完药,见她进来的时候不由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了,脸色这样难看?”

“啊,有么?”陶新荷牵了牵唇角,摸摸自己的脸,说道,“大概是晒着了吧。”

“快过来坐着,”崔夫人冲她招手,关心道,“我让人给你拿冷酪来喝。”

陶新荷肚子不太舒服,坠坠的,她觉得可能是小日子快来了,其实并不想喝凉的,但又觉得心里头确实有些火烧火燎,加上不想拂了对方好意,所以也就没有拒绝。

她先是关心了几句崔夫人的身体,等到酪浆端上来之后便咕噜噜饮了个底朝天,最后做出副十分爽快的样子长舒了一口气。

崔夫人满目慈爱地看着她。

“阿娘,”她说,“我有件事想同您商量。”

崔夫人看出她是想私下说话的意思,便屏退了屋里随侍的下人,含笑道:“你说吧。”

“我今天去看了周家姑娘,她好像是太想家了,所以身体很差。”陶新荷也没有什么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说道,“阿娘您看,我们是不是通知周家来把人接走得好?万一她当真有个什么好歹,对崔家的声名也不好的。”

崔夫人的神色有些许凝滞,但旋即便秀眉微蹙,摇了摇头,叹道:“这些话,你同太夫人说是无用的。”

陶新荷道:“我们试试啊,等元瑜回来我也同他说,哦,不,我明天就去金陵城找他,我们,还有阿娘和公爹,我们找祖母说说嘛!”

她说着说着又撒起娇来,若是平时崔夫人已多半是应了,但现在……

崔夫人没有说话,低头静静喝着茶。

“阿娘……”陶新荷还试图想说什么。

“新荷,”崔夫人忽开口打断了她,抬眸看着她,说道,“别让我为难。”

陶新荷一怔,闭上嘴没有再言语。

从正院里出来,她的心里沉甸甸的,一路回到观自轩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桃枝小心翼翼地道:“夫人,红芙那话也是故意激将你的,你、你可莫要当真为了这个去同崔太夫人和崔夫人起争执,崔夫人自己的日子也过得难,您要她为了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人去得罪丈夫、婆母,实在也是有些为难她了。”

陶新荷似有些走神地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

桃枝一颗心还没来得及放下来,就又听见她说道:“那只好明天一早去找元瑜了。”

她话音刚落,春棠就笑吟吟地从门外头走了进来:“夫人,少卿回来了!”

陶新荷忽地愣住。

春棠见她竟不似以往那样听见少卿回来的消息就像小鸟一样飞扑出去,大感诧异,又疑惑地唤了声:“夫人?”

陶新荷回过神,捏了捏又有些发凉的手指,囫囵应了声:“哦,知道了。”又道,“去备茶来吧。”

她用力地深呼吸了一口气,忽觉心中隐隐作痛。

还有些后知后觉地想哭,但她忍住了,闭了闭眼睛,想将耳畔乱响作一团的话音都关在外头。

莫来扰她。

崔湛走进来就看见妻子正靠坐在凭几旁,他本也有些纳闷她今日怎么没有满脸笑容地出来迎他,此时见陶新荷这样异于往常的模样,不由心下微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跨到她面前,轻拉开了她扶额的手,检视地道:“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陶新荷不由自主地有些回避着他的目光,口中道:“没有,只是有些累。”又问他,“你怎么回来了?”

崔湛道:“那我扶你去床上躺一躺。”说着就伸手将她扶了起来,动作很轻,满是温柔。

他真地对她很好。

可他这样的人,的确也不会对身边的人不好。

她忽然鼻子有些发酸,连忙定步,转身将他拉住,扬起笑容冲他说道:“我没事,正好我有话想同你说。”

“好,”崔湛温然笑道,“那你先说吧。”

陶新荷在心里给自己鼓了鼓劲,花了半晌攒起勇气,开口道:“今日宛山别院那边来说周姑娘身体不大好,我就代阿娘去探望了,瞧见她的确清减了许多,红芙说,周家的意思是想让她再在崔家待五年。”

崔湛一顿,尚未来得及探问她周静漪主仆说了什么,便已不由紧皱了眉头。

周氏……如此作为必与晋王府之事有关,他们这次遭了士家们的烦,不仅折了个昭王侧妃,还连带着废了几个儿郎的前程,且至少接下来两次大计凡是周氏出身者都别想有进晋。

看来他们这是生怕崔家不肯再相扶。

陶新荷观察着他的神色,努力平复着飞快的心跳,仍用如常的语气说道:“一个女郎能有几个五年呢?就算是周姑娘愿意,我觉得我们也不好当真这样拖着她,她身边还是该真正有个人照顾的。”

她有意加重了“真正”二字的语气。

崔湛果然听懂了,但却愣了愣:“你想说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