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节(1 / 2)

加入书签

他说到这儿,想了想,对妻子道:“你还是写封信给姨姐,让她若有机会与皇后殿下见面,最好能提醒对方小心些。”

陶曦月了然道:“你是担心楼妃失子,楼家在宫中失了真正的仰仗,恐会因觊觎中宫之位做出陷害之举?”

李衍颔首道:“楼家多半一心认定此事与我二兄脱不了关系,就算最后因自己门第不够而无法让楼妃继位中宫,但能借此打击陆家来报复也是可以的。”

“好,”陶曦月立刻就要撑身坐起,“我这就写信给阿姐。”

李衍扶着她坐了起来,然后唤了桃枝、芳霞进来侍候。

他替她理了理衣裳,温声道:“你慢慢写,我出去一趟,晚饭前回来。”

陶曦月点点头。

李衍出门去了外书房,用一盏茶的时间很快写好了另一封信,然后让宝慧去叫了幕僚过来。

“这封信劳先生亲自跑一趟送去金陵城,”李衍道,“给检校御史陶伯璋。”

日子不知不觉便又进入了九月。

今年重阳戏射虽照常举行,但却远不如去年的精彩,那时在场上熠熠生辉的几人一个都没有来,不过也正因如此,虽然竞射让观众们看得昏昏欲睡,可这茶余饭后的谈资却还是品得津津有味,光是崔湛和楼宴没有来的原因就被说出了好几个版本。

但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真正的原因:益州夷患难平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朝廷。

照群臣们推测,若本月里还没有好消息传来,朝廷大军就该动了,这也就意味着崔、楼两家至少会有一个上阵。

崔湛和楼宴虽然对外依然如常,但私下里却已都开始做起了随时被派出征的准备。

虽然崔湛自己没有特意对陶新荷说过心里的打算,但她却也已经从崔太夫人和婆母的谈话中得知了,陶新荷没有想到战事会离自己那么近,近到她此时方恍然和丈夫的相处时光可能未必有她以为地那样长。

她有些舍不得,也有些心疼他,但她又为他骄傲,觉得这不愧是自己喜欢的男人。

于是她对崔湛的态度也更加体贴,还专门让人给他去了信,说若是太忙的话休沐时就不要来回跑了,我过两天去陪你。

结果崔湛还没回信,宛山别院那边就先来了消息,原本这消息也不是给陶新荷而是给崔夫人的,但因崔夫人恰好今天身体有些不适,所以就把消息转到了陶新荷这里来。

说是周静漪突然病倒了,想见见崔夫人。

按理人家既是点了名,这消息也就不该转到陶新荷这里,但大约是崔夫人那边的人都知道周姑娘身体不好,晓得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反正少卿夫人是崔夫人的儿媳,宛山别院那边若有什么需求也是可以说的,所以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陶新荷想了想,决定自己先去一趟,送些补品慰问一番,把婆母今天去不了的原因好好说了,也能让周姑娘不去胡思乱想,至于对方有什么私下的话要同婆母说,那等过几天再说就是。

于是她就带上一车的补品去了。

来到宛山别院后,陶新荷刚踏入周静漪的屋子,就看见了地上还没来得及收拾的药碗碎片。

她顿了顿,抬眸朝床上看去——周静漪脸色发白地靠坐在床头,整个人比她上次见到时似乎又清减了些,瘦得让人觉得有些弱不禁风,以至于连急促的呼吸都是那么明显。

显然对方还未平复情绪。

陶新荷走过去,唤道:“周姐姐,阿娘今天身体不舒服,我先代她来探望你,送些药材、补品来。”

她觉得自己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谁知周静漪却忽而一笑,眸带自嘲地说道:“现下,你们都这样打发我了,是么?”又硬邦邦地道,“我又不是什么小猫小狗,让人觉得闹脾气了就送些东西来便好,你走吧,我用不着。”

陶新荷大感诧异。

上次见面时周静漪虽明显对她没什么好感,但面上的客气还是有的,可今天这态度……

她直觉对方是遇到了什么事,想了想,还是关心道:“周姐姐若有什么难处可以先对我说,看我能不能帮得上忙,若我没有办法,我会回去转告阿娘的,她今日的确……”

“我说用不着你没听见么?”周静漪忽然转头冲她喊道。

桃枝在后头忍不住道:“周姑娘,我家夫人也是关心你,今日崔夫人的确是身子不适,夫人怕随便让人来传话会令你病中多思多想,还是急急赶着来的。”

她这一开口,站在床头脚的红芙也再忍不住了,当即红着眼睛怒瞪着陶新荷主仆,说道:“她关心我家姑娘?要不是因为她,崔少卿会和我家姑娘这样避嫌么?我家姑娘有难处也不好找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崔夫人帮忙,可崔夫人也不肯见,不肯见便罢了,她——”红芙指着陶新荷道,“是怎么好意思三番两次来见我家姑娘的?”

桃枝急红了脸:“你……”

然而尚未说完的话却被陶新荷给止住了:“让她说。”她看着红芙,平静的脸上透着些莫名,“我怎么不好意思了?”

坐在床上的周静漪偏开了脸,不再像以前那样制止自己的侍女。

“这话少卿夫人就该去问问你两个阿姐了。”红芙气愤地冷笑道,“若不是陆夫人手段好,就凭你的出身,这般教养,怎么可能攀附得上建安崔氏,做崔少卿的妻子?”

陶新荷定定看了她半晌,忽道:“桃枝,出去门口守着。”

桃枝不敢言语,也担心房里的话会漏到外头去,只好应下声,转身去了。

“原来少卿夫人也晓得这事见不得人。”红芙嘲讽完对方,顿觉胸中浊气大舒,更是难忍一吐为快之意,当即就滔滔不绝地把当日在白水庄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崔少卿要不是担心事情闹大了,会影响建安崔氏和我家姑娘名誉,怎可能会娶你过门?”红芙轻屑地说道,“我家姑娘和崔少卿是青梅竹马的情谊,若非当年崔少卿的兄长看中了我家姑娘,先从长辈那里讨了情,今日这少卿夫人是谁都不好说。我家姑娘守了五年望门寡,崔少卿也迟迟未婚,你莫不是以为他是在等着你么?”

有那么一瞬间,陶新荷觉得自己可能是聋了,又或者她当真是脑袋不太好,竟然觉得脑子里好像是白茫茫一片,她转不过弯来,连身上的体温也凝滞了。

手脚发凉。

真得很凉,凉地她心里阵阵发颤。

“我们很好。”她听见自己说。

红芙不以为然道:“崔少卿那样的人,对身边谁会不好?便是不喜欢也不会苛待的。你不必拿来我家姑娘面前炫耀,现下我家姑娘已是惨得很,不可能碍着你什么,也不可能同你争什么,少卿夫人若当真想在崔少卿面前显摆自己贤良,不如就想想办法帮了我家姑娘离开这里,现在周家要让她在这里再守五年讨好崔家,少卿夫人难道也不担心么?”

陶新荷很意外自己还能这么平静地回答她:“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也不想帮你。”

她想转身离开。

“果然你们姐妹是一丘之貉!”红芙骂道,“姑娘还说你可能无辜呢,可现下晓得真相了还不是一样自私自利?你长姐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连陆宗主都能迷惑住,还有那脸皮去当淮阳陆氏的宗妇,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