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1 / 2)

加入书签

陶曦月猝不及防地被扑鼻而来的鸡汤香气熏了一下,忍不住咽了下口水,面上仍端庄微笑道:“有劳你了。”

“伺候王妃原是婢子本分。”芳霞说罢,又要主动来服侍她进食。

陶曦月忙婉拒道:“我还是等等再吃,你就先放在这里吧。”

芳霞也不多劝什么,恭声应了喏,便告退而出。

柳芽以为自家姑娘是在王府里的人面前还放不开,便主动地上前来要接手服侍陶曦月吃东西,谁知后者却轻抬手止住了她。

“初来乍到,还不知这碗汤面吃得吃不得。”她看着面前这碗热气腾腾的面,平静又无奈地叹了口气,“还是吃我们自己带的干果子吧。”

……

夜色渐深。

陶曦月接过柳芽抓来的几颗红枣,转头望案几上看了眼,说道:“你也别光拣着枣拿,容易被瞧出来。”

柳芽就又回身过去拿了几个花生和桂圆给她:“二姑……不是,王妃光吃这些怕是也不够,要不还是拿块点心吃吧?”

“差不多了。”陶曦月道,“殿下估计待会就要回来,我不好吃得太多,以免失仪。”

柳芽正要再说什么,门外忽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陶曦月忙将手里的干果往袖中一藏,挺直了背脊坐着。

片刻后,李衍推门而入。

陶曦月下意识地往他身后看了眼。

“放心吧,”李衍笑了笑,说道,“今夜不会有人来闹新妇了。”

她被他看出心中忐忑,不禁微有尴尬,起身低首盈盈一礼,拜道:“妾身谢过殿下照拂。”

李衍眸中闪过一丝意外,凝眸看了她半晌,浅浅笑道:“你我今日结为夫妇,从今往后需要互相扶持的日子还多着,何谈谢与不谢。”

陶曦月微愣。

她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

不知何故,她隐隐觉得他说这句话时的神情有几分萧瑟。

而李衍已移开目光,转了话题,看着案几上那碗早已凉了的汤面,问道:“你没吃么?”

陶曦月意外道:“这真是殿下让人送来的?”

说完她忽觉不对,这话问得实在是太随意了。她暗暗有些懊恼,疑心自己大约还没从刚才的失神中调整回来,才会用反问去回答他。

她正要开口挽回,就见李衍恍然地笑出了声,看着她道:“原来阿陶的胆子这样小,上次吓了那一回,怕不是要担十年惊了。”

陶曦月有点儿不好意思:“妾身家中门庭浅,今日初入王府,要学的东西还有许多。”

李衍沉吟地看了看她,须臾,遣了柳芽先退下,待室内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人,他才复又看着陶曦月,淡淡笑道:“其实这府里也没什么值得你学的,你既为主母,想做什么便做就是了——我们家只要不与外面掺和,凡事都好说。”

他说话时语气平和,好像不过是在说着简简单单的柴米油盐事,但这短短一句间,却已让陶曦月震惊了三回。

他说这府里没有什么值得学的,也就是说他对这府中之事一直心中都有数。

他又说……我们家,她从未想过他会说“我们家”。

再有,便是他说不与外面掺和。这让她想起了长姐当初对自己说的话,那时听来,她以为是他在外面有什么事,可现在看他的意思,却更像是他不愿意惹事。

陶曦月没有想到,李衍会在新婚当夜就同她说这些,若不是两人现在已结为了夫妻,大约这能算得上是“交浅言深”了吧?

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李衍看她低头不说话,也不急着要回应,兀自微笑了一笑,说道:“算了,这些事以后我再慢慢与你说明。”

陶曦月莫名听出了他言语间的无奈与怅然。

想到他之前的照顾,她心下倏然微软,开口问道:“殿下的意思,是说今日那位八殿下么?”

李衍一怔,定定看着她。

陶曦月被他看得不免有点忐忑,垂眸道:“妾身愚笨,若是说得不对,还请殿下莫要生气。”

“你说得对。”李衍轻轻握住了她的手,眸中微亮地温声说道,“他和老六,还有我头上除了康王之外的三位兄长,你心里都要有个数——正如你阿姐与陆三先生交好,但今日你我大婚,陆三先生只去了陶家恭贺而没有来这里,这便是他的避世之法。”

陶曦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李衍顿了顿,又说道:“这家里的人,也确实复杂了些。你若不想理事,我也都安排了人一切照原样便是,你这边也不要担心,我会让芳霞来和柳芽一道贴身侍候你,灶上也都是我给你安排的人,不会有什么问题——你只要放宽心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她听到后面,已不由得愣住。

“怎么?”李衍问道。

“额……没有,”陶曦月尴尬道,“妾身只是觉得,不知该为殿下做些什么了。”

这和她预想的根本不一样啊!

陶曦月只觉自己早已准备的贤惠模样都还来不及表现,就反被他的“贤惠”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所以安王这是在走她的路,让她无路可走么?

她万万没想到他原来婚前婚后竟是两个风格。

李衍听她这么说,先是微怔,继而不由失笑,说道:“谁指望你为我做什么了么?咱们只要好好过日子便是了。”

“所以,”他深深看了她一眼,“你务必要将心怀放得宽广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