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节(1 / 2)

加入书签

陶云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笑道:“是有点儿,花盘圆圆润润的,那斜倚着的模样也像她粘人撒娇时那副德性。”

陶曦月失笑出声。

“么么啊!”陶新荷不乐意了,当即也伸出手去指着中间那抹花影说道,“二姐你看,那支像不像长姐?直挺挺的杵着,是不是她平日里装相端着的模样?”

陶云蔚伸臂越过去要敲她。

陶新荷就直往她二姐怀里钻,喊着救命。

陶曦月笑个不停。

陶新荷埋头偎在她怀里,没了声音。

少顷,陶曦月感觉到心口处有微热的湿意浸透了衣衫,她微愣,轻唤了声:“三娘?”

陶新荷抱着她的胳膊紧了紧,良久,开口说道:“二姐,我舍不得你。”

声音哽咽,已是哭腔。

陶曦月忙摸了摸她的头,温声安慰道:“新荷别哭,我只是嫁去金陵城,很近的。”

陶新荷忍着呜咽声,眼泪流得更凶了。

陶云蔚沉默地伸手过来轻轻揽住了两个妹子,一边轻拍着小妹的手,一边强掩着语声波动,柔道:“曦月,你要好好的。”

“嗯。”陶曦月眼角滑下泪来,弯唇笑着,“你们放心,我绝不会与自己过不去的。”

“二姐……”陶新荷抽抽噎噎地说道,“你永远都是我最喜欢最喜欢的阿姐,你要一直一直记得,家里随时有人给你出头,你要是被人打掉了牙齿,决不许和血吞。”

“噗!”

陶曦月和陶云蔚双双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你个新荷,竟咒我要被人打掉牙齿。”陶曦月笑着抹了把眼角。

“哎呀我不是这个意思!”陶新荷气道,“你懂的嘛!”

陶云蔚也笑着掺和:“二娘懂不懂我不知道,但你解释一下,我又是你多不喜欢的阿姐?”

陶新荷一脸无语。

听着两个阿姐的闷笑声,她默然了片刻,忽地伸手往前一扑,将陶云蔚、陶曦月两个齐齐抱住,用一副我就是不讲理的语气霸道地撒着娇道:“长姐我最最喜欢,二姐我也最最喜欢,你们都是我最最喜欢的阿姐,我也是你们最最喜欢的新荷——就算我们三个都嫁了人,也通通不许忘记!”

“好。”陶云蔚、陶曦月异口同声地说道。

姐妹三个在帐子里又将彼此抱得更紧了些。

“不许忘记。”

次日,天刚蒙蒙亮,陶氏姐妹就起床开始了梳洗。

妆娘和喜娘都是安王府那边安排的,经验十分丰富,一看到三姐妹的眼睛就晓得昨夜里这几个哭了大半宿,也不多说什么,直接上手扑粉开始遮掩,并一边叮嘱待会出门的时候千万要忍住,不然晚上被安王殿下瞧见了难免有不敬之嫌。

妆娘嘴里头说的是“不敬”,陶曦月心里头却明白,其实是“扫兴”的意思。

她温顺地点了点头。

新娘子的喜服穿戴完毕之后,陶云蔚正好亲手端了碗豆沙元子进来,对自家二妹说道:“趁催妆的还没来,你先吃些垫垫肚子,这一下可要饿到晚上去了——我看你回头还是在身上揣些干果。”

陶曦月刚刚伸手接过,门外就传来了陶伯珪的声音在喊陶云蔚:“长姐,陆三先生过来了!”

陶云蔚就又叮嘱了陶曦月两句慢慢吃,然后出了门去。

“先生怎么过来了?”她笑着迎了上去,“用过早饭了么?若是没有的话,要不将就用些豆沙元子。”

陆玄笑道:“知道你们今日忙,我用过了来的,你不必管我。”又道,“你家二妹今日出嫁,我也该来送送。”

陶云蔚还没说么么,陶从瑞已是感动地拱了手道:“曦月能有先生这样的长辈送嫁,是我们陶家的荣幸。”

陆玄一脸无语。

他活了二十四年,从小被人叔父、叔祖的喊,直到今日,才突然发觉当长辈的压力有点大。

他不由撇眸朝陶云蔚看了一眼。

“……陶翁言重了,”他不动声色地挽回道,“陶大姑娘的事,自然就是简之的事,她亲妹出嫁我怎能不来恭喜。”

说完,他也不再给陶从瑞多说这些的机会,直接转了话题对陶云蔚道:“安王府的婚宴我不便去,这是我送给二姑娘的贺礼,你给她带上吧。”

他说着,伸手从不为那里接过来一方匣子,然后亲自递给了她。

陶云蔚见里面装的竟然是几帖法书,想也知道从陆玄手里拿出来的东西必然价值不菲——这不仅是指价格,更意味着士家积淀,用来压妆是十分体面的。

她感动地道了声谢。

“还有这个,”他又从身上拿出来了只小巧的瓷盒递过来,指了指眼睛下面,“消肿。”

被他看出来自己哭过,陶云蔚颇有些不大好意思,生怕他调侃自己,也不敢多言,于是默默接下收到了夹囊里。

“催妆郎来啦!”喜娘欢欢喜喜地高喊了一声。

陶伯璋和陶伯珪立马邀上左右,笑着跑去堵门了。

皇室迎亲,所谓催妆和堵门都不过只是走个习俗的过场,况安王请来的催妆郎又是安宁郡公府的小公爷裴烨,陶家自是又要给对方些面子。

于是裴烨也就在中规中矩地作了一首催妆诗之后,就顺利地“催”到了新娘子出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