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节(1 / 2)

加入书签

“卤菜?”

“是啊。应该是前年吧,有一回上工,我从你们家门口路过,闻到一阵香味。后来你公婆端着碗在村子里走,我才知道那是你做的卤菜。那味道真是馋死人了。”

张秀芝从来没有闻过那么香的味道,至今都印象深刻。

哦哦,这么一说林若云想起来了。

那时候陈爱学还在煤厂挖煤呢,她刚得了自行车去厂里接他,路上遇到花大婶卖卤蛋,买来吃了两颗觉得没她自己做的好吃,就自个卤了一锅。

听秀芝这么一说,她倒是很想吃卤肉了。

张秀芝见她久不说话,以为她不肯,又道:“若云妹子,我肯定不让你白教,我出钱买你这方子。”

这个嘛……

林若云有点为难,她那方子可是百年秘方,林家五代人不断完善出来的心血,就这么直接送给张秀芝,她心里是不乐意的,但收钱的话,收多少好呢?

“我记得花大姐也会做卤菜,你怎么没找她学?”

张秀芝重重叹了口气,“老实跟你说吧,我已经辞了花大姐那边的活计。我打算出来单干。”

“单干?你在花大姐那不是干得好好的吗?遇到啥事了?”林若云有些吃惊。

张秀芝摇了摇头,“今年城里多了不少返城的知青,他们没工作,为了操持生计,也摆起了小摊。

他们从四面八方回来,带过来的吃食新鲜又便宜,花大姐这边的生意自然就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她媳妇生完孩子,如今腾得开手愿意来帮忙,我这个帮工就没那么重要了。

十月份的时候,花大姐把我的工资降了五块,年前说还要降…”

张秀芝抹了把泪,“可我家里有五张嘴要养,两个孩子在读书,工资一降再降,哪活得下去?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自己去摆个摊,那些东西我也会做,再卖得便宜些,总是能卖出去的。那怎么都比给人帮工挣得多。”

林若云细想,觉得她说得有几分道理:“那你打算在哪做买卖?卖些什么呢?”

张秀芝显然是仔细思量过的,说起来有理有据。

“我打算去春梅春兰他们学校门口摆个小摊子,那边挨着工厂,人来人往,不缺客人,况且那些人是有工资的,不缺买吃食的小钱。所以这个生意是搞得起来的。

冬天的话,就卖炒瓜子,再放两个小锅,煮麻辣烫和卤蛋卤豆干。夏天卖凉皮凉面,还有雪糕和酸梅汁。”

“这样一来既能挣钱,又能看孩子。春竹今年满七岁了,也该去上学,可不能再把她拘在家里带老幺。”

林若云笑了起来,“你这法子倒是可行。”

张秀芝笑道:“我看了两三个月呢。”

“那个,卤菜的手艺,能卖我不?”

花大姐是会做,但那手艺不行啊,没林若云做得香,叫人一闻肚子就生馋虫。她自个在家也做了两三次,怎么都不对味,才不得不求到人面前来。

她又重复了一遍,林若云不好再避开,想了想才说:“秀芝姐,这个方子我不卖。”

张秀芝脸一下垮了,难看得如丧考妣。

“但是,我可以教你。”

“啊?”张秀芝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种好事。

林若云补充道,“秀芝姐,你先别激动,我不是白教的。我打算技术入股,我要你这小摊的一成利润。”

“不管你这小吃摊以后做得多大,哪怕成了大饭店,都要给我一成利。”

听完秀芝的描述她觉得这门生意能做下去。如今国家提出了改开的政策,可乐也进入国内,还有那些外资考察团,都在预示着:以后的市场经济会越来越活跃,同样民间这些小买卖也会逐步放开。

秀芝选的位置好,再加上好味道,只要好好经营,小摊贩早晚能开成大饭店。

他们林家祖上的酒楼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林若云觉得用百年秘方,换一个押宝的机会,还是划算的。

张秀芝睁大眼睛,“大饭店?我哪敢想。我只求有个好手艺,能养活我娘几个就成。至于你说的那个啥技术入股,没问题,我同意。”

“你确定?”

其实林若云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有点狠,但那是他们林家传了好几代的方子,卖给张秀芝,她肯定是买不起的,所以不如技术入股。

况且她一直都想做这个事,但从前是环境不允许,如今环境允许了,她又要上学没时间,可巧张秀芝就找上来了。

“确定确定。就是一成利会不会太少了?”这会儿是张秀芝有所求,她的态度自然放得低。

“够了够了。你这回带了大料回来没?要不咱现在去做一锅尝尝味。”林若云太馋那个味了,真想马上就吃一口。

张秀芝本就是抱着这个拜师想法回村的,自是备齐了材料,“带了的。”

到了她家厨房,林若云把大料挑挑拣拣,又重新炒糖色加水,过了半个多小时,厨房里就冒出香味,再慢慢焖着。

张秀芝就另起了一锅炒瓜子,如今城里卖的是盐瓜子,她觉得腻味,打算炒个其他味的,但到底啥味,还拿不定主意,就在家慢慢摸索。

林若云虽然不会炒,但磕过的瓜子多啊,一下提出好几种口味,什么五香的、焦糖的、绿茶的。

两人试了半天,才勉强炒出一个焦糖的,但这已经让张秀芝满意许多,她的小吃摊又多了个招牌货。

中午,林若云没回家,就在张秀芝家里吃。

“娘,这个好吃!”

“是啊,是啊,娘,这个真的好吃。卖这个肯定能挣钱。”家里的情况没瞒过孩子,春兰也是一心专研着挣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