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节(1 / 2)

加入书签

他淡定,他爹可没法淡定。

“哎呀我天,儿子你这比地主老财都吃得还好哦。”

陈爱国转过来,把自己的大粗手放在儿子脸上反复揉搓,酸溜溜的说:“你小子命真好,年纪轻轻的就享上福了,你爹我三十好几的人都没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呢。”

他三十多了家里才实现吃肉自由,但羊肉、牛奶这种高级货可没尝过。

有他爹这一对比,柱子就高兴了,嘿嘿笑了两声才安抚他爹:“那爹你再苦几年,等我长大有出息了,就不让你干活,让你也享福。”

这话听得陈爱国心里很是舒坦,“好好~爹等着享你的福。”

说说笑笑间,就到了家里。

知道他们要回来,家里人都在堂屋等着,待人齐了才上菜。

今年粮食收成好,家里的牲畜也养得好,一头猪两百多斤,熬出来的猪油装了好几大坛子,香肠灌了几百节,连夏天攒下的麻绳都用光了。还有那鸡鸭鹅,下蛋下得勤,家里包了皮蛋、盐蛋,又做了好多回鸡蛋羹。除了会下蛋,它们还长得肥,做成菜也是美味,眼下桌子上就摆着烧鹅、炖鸭、炒鸡块,满满一桌全是肉,都没个重样的。

这天晚上的饭菜,吃得大家那是油光满面、油嘴滑舌,这样的“油”没人会觉得腻,这是多少人都享不到福呢。

腊月里,队上没啥活,各家都起得晚,懒洋洋的吃了早饭,在村头村尾溜达然后找棵黄桷树坐下扎堆闲聊,慢慢的消磨时光。

勤快人都没活儿干,就更不会催促林若云和陈爱学早起,俩人美美的睡了一觉,睡足了才起来吃早饭。由于他俩没粮食,就一直跟着陈老爹和吴氏吃。

饭后两人整理东西,各家分一点,到手后都是笑眯眯的。大嫂二嫂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也不再说爹娘偏心老三的闲话了。

下午,夫妻俩出门去周围转转。

在外面的时候,隔三岔五的就会想起老家,思忖着家里头哪哪有了变化,但到家一看,其实啥也没变,还是那几间青砖瓦房,还是坑洼不平的土路。

家乡的风景依旧那么亲切熟悉,但心底又难免泛起一丝失落,故乡保持着原貌自然也保持着落后和贫瘠。

这种失落在看到涪县那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后,更是被放大数倍。

夕阳快下山时,夫妻俩带着篓子和镰刀出去撬野蒜和折耳根。京市冬天雪多,这嫩嫩的野菜活不下来,一旦吃不上,反而抓心挠肺的想它。

在川省,这两样东西长得可好了,绿油油、嫩生生的,好找得很,不一会儿就采了半篓。

两人正准备回去,对面忽然来了几个熟人。

作者有话说:

还有一半,修不完,明天上午更

第75章

待那人走近, 看得清五官轮廓了,林若云才说:“好像是秀芝?”

只不过半年不见, 张秀芝就大变样了, 不仅比从前更瘦更白,还把齐耳短发留长扎成了高马尾,更显精神, 咋一看还以为是年轻姑娘。

张秀芝看见林若云很是高兴,走上前热情的跟她打招呼:“林知青你在家啊,回来几天啦?”

“昨儿才回的, 你们也回来过年了?”林若云看向她怀里的小孩, “这是你家老幺?”

还记得当初这孩子早产, 生下来小小的一个,又红又皱并不好看, 如今却是长得白白嫩嫩,着实可爱得紧, 林若云忍不住上手抹了抹孩子的头发, 好软好滑,真舒服。

小孩有些怕生, 扭着头躲开,又有点好奇,再悄咪咪的转头打量面前的陌生人, 清亮的眼珠子转来转去,那股子机灵劲叫人真是稀罕。

“对,这这是老四,春菊, ”张秀芝看她喜欢孩子, 便教孩子跟她打招呼:“小菊, 跟娘说‘林~姨~好~'。”

小孩软糯糯的说:“0、1~”

春兰纠正道:“是林~姨~,跟姐姐学~”

“0、1!”

孩子刚一岁出头,说话不容易,一着急就说话带口水,喷到了林若云衣服上。

林若云尬笑:“还是别勉强孩子了哈。”

张秀芝不好意思得很,无奈道:“算了算了,不要你喊了,再乱叫把你姨衣服都弄脏了。”

她从袋子里掏出一把瓜子塞给林若云,“我先回去整理屋子,等明儿个有空了再找你耍~”

“行~”

张秀芝没走几步,就遇上扎堆聊磕的妇女,一窝蜂的围过去。

“是秀芝啊!咋变化这么大呢,我刚在边上瞅半天,没敢上来认。”

“我也是,秀芝,你咋越长越年轻越好看呢?”

一边说,一边拉住张秀芝反复打量。

张秀芝抱着孩子避开,“哪有,想来是许久不见,婶子们太挂念我了。”

“春梅春兰,快给婶娘们抓瓜子吃。”

婶子们笑道:“哎哟,这哪好意思。”

磕了两颗,“还真别说,这瓜子挺好吃的。秀芝,你哪买的?”

这瓜子是张秀芝打算年后卖的东西,看大家的反响不错,心里很是高兴。

“供销社买的生瓜子,我自个炒的。”

婶子们似信非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