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节(1 / 2)

加入书签

刘嘉站在滑板上踩了两脚,对滑板提出了几个改进意见,比如滑板的形状,要做到能让人踩着滑板跳起来,滑板跟着翻一圈。

基本功能已经达到了,刘嘉总觉得还有哪些不足。

哎……它不亮啊。

刘嘉找到宝马公司,问他们有没有搞定供电问题。

对方工程师表示按照她上次说的切割磁力线思路,做出来了一个小型的发电设备,但是电力实在太微弱了,只能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离刘嘉向他们提出的“让整辆小汽车跑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先把你们做好的东西发过来。”刘嘉说,“这是一期工程,你们继续研究二期工程。”

滑板会发光,那是滑板的附加价值,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知道滑板是个啥玩意儿,只看外观,也就是一个木板加四个轮子,平平无奇,玩不出花样。

刘嘉先让郑不艾和彭举两人学会了最普通的上板,转弯,然后让他们带着滑板去学校里滑。

彭举个子高腿长,滑起来的背影颇有玉树临风的意味,引起不少女同学的目光。

郑不艾个子矮,但胜在灵活,他自行发掘出刘嘉只能形容,却不能亲自做到的动作。

地推人员当然不能只有两个,刘嘉又收买,啊不,雇佣了好几个长相英俊的男人,还有漂亮的女生,在各个大学里踩滑板。

中小学生也没有放过,他们那个年纪,正是看到同学有什么新鲜物件,自己也想拥有的。

再加上刘嘉蹭的是1924年冬季运动周的热度,年轻人玩滑板,那是玩吗?那是在有限的条件中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为1924年助威。

从德国寄来的摩擦发电设备已经到了。

设备果然很小,点一个普通大小的钨丝灯都颤颤巍巍如同鬼火。

根据实验结果,只能点亮圣诞树上小灯泡那么大的灯。

自行车轮子是点不亮了,滑板的轮子可以抢救一下。

普通滑板刚在学校里风靡了三天,就有了推陈出新的款式:轮子一滚,中间的小灯泡就会发光。

年轻人们乐坏了。

特别是普通阶层的年轻人,他们向往着社交,但又觉得舞会那种形式太正式,不管什么性格的人,往舞会上一站,都得端端正正地穿着人模狗样的衣服,摆着架子,很没有意思。

发光的滑板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玩法,他们在黄昏之后的篮球场玩滑板,滑板上五颜六色的灯光把整个场子照得好像舞厅一样。

昏暗的环境,让本来不那么好看的人变得好看了,让本来胆子不那么大的人胆大了,于是,少不得发生了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

好在这里是法国,男男女女之间发生一些香艳的事情都在社会包容的范围之中,重点是玩滑板的基本上是男性。

男人散发魅力泡妹子,这完全没有问题。

既然玩滑板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姑娘们注意自己,那么全身的打扮就不能落下乘。

有了帅气的滑板,怎么能没有滑板鞋。

有了合适的滑板鞋,不穿搭配的裤子衣服显然是不行的。

本来没有需求,一旦被打破了一个缺口,就会发现这里不成套,那里不像样。

消费主义的陷阱,一向好用。

刘嘉不想为一块滑板再租个店面,就打算先找个角落让它们卖着。

根据销售再决定,要不要专门租个店面卖男士运动用品,于是Emma’s Mode里辟出一块给男性运动服饰,滑板和相关的用品也在那个区域售卖。

当带灯泡的滑板上市时,店里的衣服也推出了相应的男女款运动服。

买滑板的同时购买滑板运动服,可享九五折特惠。

一时间,年轻男女到店里来排队购物的热情高涨,在等待更衣室的时候,有着共同的爱好的男女闲极无聊,开始聊天。

还没进更衣室,已经有几对男女交换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成就了好事的年轻人不吝大肆宣扬自己是怎么找到对象的,刘嘉的店莫名就变成了爱情圣地,哪怕不喜欢滑板的人,也会去她的店里转一圈,寻找可能的春天。

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刘嘉当机立断,把旧款稍微改了改,立马推出情侣滑板、情侣滑板鞋、情侣运动服。

打出的口号就是:对不起,我已经有爱人了。

这句话是丽娜帮忙想的,她现在看彭举怎么看怎么喜欢,刘嘉向她询问她怎么看待情侣套装的用途时,她脱口而出:“就是让别人离我远一点,不要再烦我了。”

刘嘉本来想的是把情侣对彼此的独占欲当做广告词。

后来觉得用对彼此表示忠诚的广告词会显得和软一些,大多数人希望的爱情并不是爱情战争那么激烈,还是想甜甜蜜蜜的过日子。

在巴黎的几个街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年轻人聚集,他们会在黄昏的时候在一起玩滑板,交流心得,男女都有,路过的人也见惯不怪,并不会有人报警。

有一天,郑不艾敲响刘嘉办公室的门,他进来之后,神情有些局促不安,搓着手。

一点都不像他。

刘嘉问道:“你杀人了,还是把厂子炸了?”

“……”郑不艾没想到刘嘉的思想这么劲爆,连连否认:“不是不是。”

再不说话,刘嘉不知道会脑补出什么奇怪的东西,他告诉刘嘉,他们同学想买一批滑板,托他来问问,能不能便宜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