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节(1 / 2)

加入书签

杜平轻声:“它能运上足够的物资,打仗的时候不用害怕军需跟不上。”

陈千瑜噗嗤一笑:“那我想的不一样。”她侧过脑袋看进郡主的眼睛里,开口说,“它能压低我的运输成本,不用再依赖漕帮水运,它能带着陈家的货物走向天南地北,真真正正卖到天底下每个角落。”

杜平回视她,道:“那需要每个城镇都铺上轨道,而这一点,只靠陈家做不到。”

陈千瑜当然知道这点,颔首道:“而且如今冶炼技术也不够,陈家拥有的铁矿还不足以支撑做太多轨道和铁车,此需从长计议。”

杜平又转回脑袋,望着眼前这个大家伙,缓缓开口:“千瑜,这东西藏不住的。”

陈千瑜沉默良久,问道:“郡主有何高见?”

杜平:“既然瞒不住,索性上报朝廷,让朝廷来规划主持这件事,工部养那么多人总不能光拿饷银不干活,陈家可以与朝廷合作。”

陈千瑜笑道:“你知道吗,陈家养一个工匠的钱比养一个掌柜还多,朝廷能做到吗?你知道工部每年投入的银钱有多少被人贪腐,又有多少才是真正被用在正经事上?呵,能十之存一吗?如果朝廷连这些都做不到,你觉得这种合作能成功吗?最终不过是拿着陈家的钱中饱官员私囊。”

杜平:“不能成也要试试,即便最后以失败告终,至少要给这天下开个头,点一簇星星之火。”

陈千瑜思索片刻,同意道:“行,我听你的,你在大事上从没犯过混。”顿了顿,“我先把改良的船只拿出来试试水,若一切顺利,再将此事上报朝廷。”

杜平点点头,耳边是铁车轰隆轰隆行驶的声音,她的眼睛无法从这上面移开分毫,怔怔看着。

她曾以为,天下局面都因战乱而变化,朝代兴也好衰也罢,也是缘于国家治理能力。

可今时今日,当她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再联想到江南省各地工坊工会的兴起,她突然醍醐灌顶,新的格局即将来到,谁也不能预料将来会变成如何,在此之中,她是不是抛弃脑中旧有思想,从西北开始,尝试一条全新道路?

杜平雷厉风行,转头道:“千瑜,我明日就走,你给我准备一批人,熟悉挖矿冶炼的人才工匠,还有懂造铁皮车的师傅。”

陈千瑜愣住:“诶?”

杜平:“你给他们开多少工钱,只要愿意跟我走,我给双倍。”

陈千瑜睁大眼:“你认真的?”

杜平:“我们可以比比看,两三年后,是我先在西北做出成绩来,还是江南走得更远。”

陈千瑜这下确定了,郡主是认真的。可郡主越是认真她越不敢相信:“你不会还要收服匈族,还要防着徐家,另一头还要成立农会……你忙得过来吗?”

杜平淡定开口:“忙一件是忙,忙两件是忙,我可以所有事都一起来,它们彼此并不妨碍,说不定还能相辅相成。”

陈千瑜彻底服了:“行,我给你人。”

说完,杜平又忍不住抬头去看,铁皮车子轰隆轰隆的行驶,仿佛带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这股力量,必将掀起一股不可阻挡的势头。

第二日一早,寒山已从淮安赶回凤阳,一进入陈宅看到永安,立刻行礼:“亲眼见到郡主安然无恙,属下总算能放下心中担忧。”

杜平动容不已,母亲留下的人里面,也就只剩那么几个,她希望每个都能好好活下来。

寒山问道:“郡主何时出发北行?属下这就去准备行李。”

杜平长长一叹,阻道:“你不用去。”她深思熟虑一整日,直到昨夜在密道看到那些东西,彻底下定决心,她说,“你留在凤阳。”

寒山脸上贯來无甚表情,连被刀剑刺到身上都能保持无动于衷的脸色,可此刻,他慌然失措,惊道:“郡主何意?”

杜平一锤定音:“你留在凤阳,主持工会事宜。”

寒山没想到会被分派这件事,顿时有些手忙脚乱:“不……属下以前没做过这些……”他深吸一口气,抬头道,“属下担心会坏郡主大事。”

杜平:“这不难,不外乎用人与管人。你以前能把母亲的暗卫队伍管好,那么,如今也能管好工会。”杜平见他还是不甚有把握,便道,“我会让千瑜挪派一些助手给你,不过,主要还是靠你,毕竟,在江南这块地方,你是我最信得过的人。我离凤阳千里之外,实在看顾不过来,只有靠你帮我。”

听郡主说到这份上,寒山一咬牙,毅然应道:“定不负郡主所托。”

闽地,禹行山脉上一处山贼窝点,此刻大火弥漫,浓烟滚滚,到处是逃窜喊叫的贼寇,地上遍布焦黑的尸体,鲜血满地。院子里的一棵千年古木,光秃秃的枝干上插满贼人尸首,镇压手段残暴血腥。

自红花教被击溃后,闽地乡间一些流民都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可粮食依旧不够吃,江南那边运来的只够填饱大老爷们的肚子,是以流民越来越多,不少人走投无路,便只剩下占山为王,洗劫过往商旅。

闽地官员自顾不暇,只想到今年要纳贡的税银又凑不到数,只能变本加厉压榨百姓。前些年红花教的事已让他们被狠狠吃一顿排头,罢免官员一大群,新来的官员都是背景关系不强,被朝廷硬塞过来的。大家都不傻,知道闽地贫瘠,民风又乱,怎么舍得把大家族里的好苗子放到这儿浪费?

被送来这里的官员心如死灰,大多不作为;原来剩下的那些被朝廷整得胆子变小,怎敢再跟贼寇联系?纷纷选择退避三尺。至于打下这些山贼?开玩笑,哪来的兵?唉,由着他们去吧,哪个地方没山贼?江南繁华成那样,偏僻处都还有好几窝贼子藏着呢。

是以,几年时间下来,闽地各处贼寇流窜,其中,又当属禹行山脉上这一窝最为横行,聚集将近两千贼子,连当地官兵都避着走。

曹子廷站在那棵千年古木前,欣赏着一具具尸体像果子一样垂挂下来。偶尔一两个贼子还剩一口气,身子微微蠕动,在树枝上蜿蜒一条血痕。

洪门的鲁香主一路小跑过来,脸上身上都沾着血,他顾不得擦,先急着过来禀告:“门主,凤阳有消息来。”

曹子廷身上半滴血都没沾,站在这里简直格格不入。他似乎不甚在意凤阳那边的事儿,头也不回地问:“其他事先放一放,这儿收拾干净了没?”

鲁香主:“快了。”

曹子廷不悦道:“快了是要多久?”为打下这一处他们已耗费两天两夜,比预计时间要长。

鲁香主:“逃走的那伙人已经被我们追上,日落之前就能拿下。”

曹子廷勉强满意,转过身来:“男人都杀光,女人留下犒赏兄弟们。然后我们尽快整顿,将这块势力都吃下。”若要他选,自然是江南优于闽地,可江南那头已有漕帮和商会先入为主,即便攀上黄家他也只能夹存于缝隙间。

本来三足鼎立他也接受,可近一年,江南各地商会蓬勃发展,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洪门壮大便受到钳制,既如此,他索性另辟捷径,将目光放在闽地。

曹子廷迈大步向山下走去,这才想起江南的事。他漫不经心地问:“你刚说凤阳那儿有消息,出什么事了?”

鲁香主回道:“监视漕帮和陈家的人传来的,说看到永安郡主回来了,今晚应是住在陈家大宅。”

曹子廷脚步一顿,一动不动站在山路上。

鲁香主小声唤道:“门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