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节(1 / 2)

加入书签

现在一琢磨,当然觉得眼熟了,他亲女儿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能不熟么?

杜厉赶紧解释:“你误会了,我刚才没坏心思,我就觉得你眼熟,我就是想跟你多处处,多说说话……不是,跟你脑子里想的不是一回事,不对不对,我没那么龌龊……”他越说越语无伦次,只觉得解释不清。

杜平抬了抬手:“我明白,不用说了。”

杜厉立刻噤声不语。

杜平:“阿妍在哪里?能安排我们见一面吗?”

闺女见到他的反应并无感动,甚至最想见的人是她那个同母异父的妹妹,而不是他这个亲爹。杜厉心中酸涩,已给她找好理由,不怪她,是他不好,是他一早离开,从未陪伴她长大。“行,我来安排。”

杜厉指着远方,这一块帐篷连绵起伏,一直铺到十多里远的地方。他指向最高处,开口道:“王帐在那位置,离这儿有一段距离,祥宁公主跟着可汗住在那一带。明日趁可汗出门跑马练兵的时候,我带你去见她。”

杜平问道:“不能让可汗知道?”

杜厉:“你的身份不好解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免引起可汗疑心。”

听到这句,杜平微微一笑。

看来哈尔巴拉虽留下杜厉十多年,可信任不见得有多少。

这对她来说,是好事。

第187章 “你能不能叫我一声爹……

这日,无数匈族百姓看到一幕奇景:

威震大草原的王庭右将军杜厉整天缠着商队中一中原女子,带着人骑马赏景,殷勤备至。只可惜两人都是中原话交谈,让人听不懂将军大人究竟说了多动听的情话。

既有人带路,杜平也不客气。她趁势熟悉了这片地带,这地方广阔无垠,处处风景相似,若朝廷武将第一次攻打,的确容易迷路。草原本就是骑兵天下,很难占到便宜。

杜厉笑道:“景色如何?喜欢这儿吗?”

杜平点头,不吝啬赞美:“很漂亮,大开眼界。”

杜厉一句话在心口堵很久,听她说喜欢这才有勇气开口,他试探道:“有想过在这儿长住吗?”他望来的目光俱是期待。

杜平似笑非笑:“我是汉人。”

杜厉眸中的光芒一下子黯淡,主动避开话题。他双腿一夹,策马前行:“先回去吧,子静和兄长应该都回来了,这里天黑的慢,现在赶回去正好全家聚一起吃点热乎的。”

杜厉居住的帐篷特别大,中间摆着一口大锅,杜严一家人已经围坐在旁,把肉扔进去煮,感觉到有人掀开帘子,杜子静第一个转过头来,面露欣喜:“二伯,郡主,你们回来了。”她看到后面还跟着一个人,顿了顿,“这位是?”

杜平主动介绍:“这是我师兄,元青,是自己人。”

元青颔首行礼。

杜厉看元青颇不顺眼,这也不怪他,任何一个做爹的,看到一个大男人跟在女儿屁股后头都不会高兴。不过女儿就在旁边,他也没给元青脸色看,就不冷不热的普通对待。

这里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还有驱寒的作用。杜平也饮下一杯,脸蛋顿时红扑扑的,更显颜色佳。

元青眼神很规矩,在确认永安没喝醉后,再没有多看一眼。

杜厉非常不开心。

他肚子里冷哼一声,他也不怕承认,这小子不敢多看,他不开心。怎么,他女儿不够好?可这小子若敢色迷心窍多看几眼,他也不会高兴,怎么,活腻了?

杜厉夹起一块肉往嘴里塞,状似无意地问:“平儿今年也快二十,许人家了没?”

几双眼睛都望过来,杜厉一家离开时,只知道永安郡主和皇孙走得近。

杜平:“嫁过人了。”

杜厉瞪大眼,立马向元青看去。

不待元青有所反应,杜平先否认:“这是师兄,我嫁的是冯阁老的么孙,冯瑛之。”

杜厉没听说过冯瑛之,不过冯佑这人还是知道的。他放下筷子,心中不悦:“那你夫婿呢?怎么不一起来?他怎放心让你一人行此远路?”

杜平淡淡道:“已经和离了。”

围坐着的一圈人都霎时安静,只有元青早就知道,还在淡定地夹筷子。

杜厉当初被两倍于他的兵力围剿时,都没这样大惊失色。他脱口而出:“为什么?”

热气袅袅从锅中腾起缭绕,遮挡杜家人的视线。

杜平的筷子还在锅里,她夹到嘴前,不紧不慢咽下去,然后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慢条斯理地做完一切,她抬头反问:“那你为何跟母亲和离?”

大家更安静了,两个小辈偷偷拿余光去瞟二伯,啧,脸色真难看。

杜厉黑着脸:“那不一样。”

杜平又问:“哪里不一样?”见他答不上来,她淡淡道,“一样,不外乎是彼此选择不同罢了。”

杜厉深吸一口气,不怕丢脸地开口:“是你母亲不要我。”

“巧了,”杜平又拿起筷子,“看来咱们同病相怜,我也是夫婿不要我。”

“什么!”杜厉一声怒吼,声音都传到帐篷外头去了。

他气得直接站起来:“竖子尔敢!”他总有一天要带兵杀回京城,把欠他女儿的小子洗净脖子拎过来。

杜平抬头看他:“别生气,他不欠我什么。”

杜厉喝道:“他娶了你,就该对你负责。”越想越气,他女儿有家世有相貌,样样都好,轮得到冯家小子始乱终弃?“为何和离?是他外面有了相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