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节(1 / 2)

加入书签

她张嘴欲言:“他……”不过才一个字出口,便是沙哑干涩。于是低头去拿水囊,喝得快了,一下子被呛住,她不住咳嗽出声。

元青静静望着她。

杜平咳得眼睛红,随意一抹眼,嘴角强自笑道:“你在徐家瞒着我,是担心我会有不妥当的反应?被徐如松发现?”

元青声音温和:“你会难过。”

杜平苦笑,她低头望着沙子,阳光下是一片涌动的土黄色。她用力地盯着看,一直盯到眼睛都发痛:“母亲死前求他放过我,他答应了。可是,当我知道他决定让承业继位的那一刻,我就明白了,他没打算让我活下去。”

杜平说话的语气很平静:“他想我死。”

当年,他明知承业和她互相倾心,可他不同意这桩婚事。

如今,他快要死了,承业将要继位,他怎可能留下她冒着让承业犯错的危险?

杜平笑容很淡,淡得几乎抓不住:“他骗了母亲,也骗了我。”

这就是一个皇帝的宠爱。

很早以前,她就已经明白。

元青望着她神色,问道:“你怨他?”

杜平笑了笑:“他都死了,何必再提怨不怨的?母亲死了,他很难过,可他依旧做了他觉得对的事情,仅此而已。”

她翻身下马,面朝京城的方向站立,然后屈膝下跪,朝死去的帝王磕三个响头。

就此拜别。

杜平叩完以后,又骑上马,再不留恋地往前奔腾而去:“走吧,咱们继续往前。”

元青紧跟而上。

一阵大风吹过,黄沙掩埋了刚才下跪的痕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第186章 她没想到亲生父亲一见……

皇帝驾崩的消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连沙漠的另一边也不例外。

陈家的商队穿过沙漠,经过绿洲,最终在草原上跟匈族汇聚。匈族因不事生产,再加上土地也不适合种植,故大多以游牧和劫掠为生。

中原向来对匈族忌惮极深,时间往前推六七百年,彼时大草原上还没有匈族这个称呼,不过是无数部落分散居住。每年就看老天爷是否赏饭吃,若风调雨顺,那偶尔跟中原换点吃的,自个儿再种些青稞,混个温饱也就过去了。可老天爷若不赏饭,那就只剩下去抢这一条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直到有一年,草原上出了个英雄人物,也是现任可汗的祖先孛儿只。他以铁血杀戮统一大草原,举刀攻向中原,乱世中,他最后胜出称王,孛儿只家族也就此统帅中原两百年。

中原富饶膏腴,匈族入驻后简直掉进了富窝,由此过上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日子。贫瘠会磨练人,造就孛儿只家族威武铁骑,可富贵却会麻痹人,一代又一代,当年令天下闻风丧胆的铁骑最终变成了花架子,抵不过揭竿而起的百姓。

孛儿只家族带着残余兵力再次逃回草原,他们再无一战天下之力,只能时不时骚扰边境。令人讽刺的是,几百年下来,贫瘠的地方令他们战力一年胜似一年,对中原的威胁日益增大。

杜平第一次来到大草原,刚是一场大雪过后,满地素白冰雪一望无际,天空湛蓝如洗,皑皑白雪环抱着波光潋滟的湖泊,风光无限。

她看呆了。

不同于江南的玲珑精致,也异于西北的壮阔雄伟,这里的景色恍如仙境,铺天盖地的白色涌入眼中,每一脚踩上去都是软软的。

呼吸在眼前缭绕成白雾,杜平赞道:“堪称人间仙境。”

元青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画面,不由感叹:“可惜这里的土壤太薄,不利于耕种。”

匈族一看到商队来了,各个帐篷里跑出许多人,他们头上戴毡帽身上着长袍,肤色偏黑,大多腮边还有红红的两坨。陈家的商队在此风评向来不错,匈族人极为热情,拿出各自家中可置换的东西,以物换物。

杜平站在旁边看了会儿,便踱步向湖边走去。

偌大的湖泊旁,有几个男人坐着垂钓,距她较近的那男人身形最为高大壮实,头上一顶黑压压的毡帽,半张脸都被浓密的胡子遮住,只露出一双黑眸半阖,懒洋洋地提着钓竿。

杜平在离他三步远的位置停下,极有分寸地隔着距离。

她抬起双手伸懒腰,连续几天骑马不禁有些腰酸。

”喂,你把我的鱼吓跑了。“高大男人转过脑袋,不知何时,他半阖的眼眸已完全睁开,一瞬不瞬地盯住看,“我今晚吃不上鱼,你来赔?”

男人眼眸深邃,看起来像是匈族人,却又好像有汉人血统,一时难以分辨。

这语气完全是挑事儿。

尤其那双眼珠子彻底钉在她脸上,意图明显。

杜平淡淡瞥一眼,不理他,转身就走。

“喂,”男人又开口,与此同时,一柄沾水的钓竿甩到面前,钩子上一条冻住的小虫子蜷缩这身子拦住她去路,几乎晃到她鼻尖。“你怎么不理人?”

杜平连头都懒得回,一把推开钓竿,继续往前走。

她还没走远,就听到身后传来其他几个男人的口哨声,有人打趣:“将军,竟还有女子不搭理你?”另一人搭腔:“哈哈,肯定是头一次来,不知道将军的身份,否则早黏糊糊贴上来了。”

因说的都是匈族话,杜平一个字都没听懂。她索性装作没听见,脚步不停。

被称为“将军”的男人还盯住她背影看,他知道这是跟着商队来的汉人,他搭讪并非像其他匈族男人那样求一夜风流,他只是看她眼熟。

分明只是第一次见面,却仿佛认识很久。

他这辈子头一回有这样的感觉。

将军扔下鱼竿,迈大步追了上去。他本就生性豪迈,在匈族待了十多年,早已习惯这里的风俗,愈发将中原那套礼节丢在脑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