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节(1 / 2)

加入书签

现如今手里有钱,除去商贾售卖琉璃,郡内的各厂子运转起来也带来了许多收益。

兴办学校。

像他们现代一个学生从小学念到大学毕业,差不多就22岁左右了,这在天启朝是不切实际的,他们的平均寿命不高,十四五岁就已成亲生子,真按照现代学业的那一套是没几个人愿意的。

经过他们一群人商量后,孩童五岁入小学启蒙,小学共读五年,初中和高中合并为中学,入中学便可选专业,中学三年,再就是大学三年。而不论是入中学还是入大学,都需要参加考试。

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得念完大学才出来,能识字懂些道理就能在郡内找到很不错的活儿干,但未来能报名统考者得是大学生。

一个正经大学生毕业至少都已十六岁了,为避免期间老百姓担心念书太久把年龄拖大不好商量婚事,下一期的桃源半月报还有赵言的宣传——晚婚晚育,更不可近亲结婚!

赵言的晚婚晚育自然不是现代人以为的晚婚晚育,只是宣传希望不要十三四岁就成亲,至少也得等到十八岁。期间详细讲述了为何天启朝夭折率如此之高,和早婚有莫大的关联。

通过报纸,郡内的老百姓都知道仙人们下一步就是要兴办教育,就等着具体细则。

果然桃源半月报第二期就宣布了关于学校之事,郡内多办小学,中学次之,而大学全郡估摸也就一两所。不少学校更是在报纸上直接贴了招生简章!

学堂自也不需修得如何漂亮,只需要有几间能遮风避雨的房舍,有个能锻炼的操场就成了。

不少老百姓打听过新城学堂的学费,一学期几百文钱,如今也差不多是这个价,而且按照上面的意思是说,里面为特困难户可申请助学金,每月学校都会进行考试,考试名列前茅者能获得奖学金补贴。

如今种的粮食极多还有剩余能去卖银钱的,大家都还在各种厂子里做活也能赚钱,全家人供养一两个学生算不得难事。

这若是以前,这些老百姓也不会让自家娃去学堂的,毕竟识再多的字,不还得回家种地么?种地有一手好气力就成了,大字不识没关系。

现在可不一样了,光靠种田是无法过上好日子的,得入厂。入厂就要看文化了,不求自家娃以后成为大学生当官,以后能当上厂子经理,都能在桃源郡过上富庶的安生日子。

于是这些老百姓都在商量着把自家娃娃送到家附近的哪所学校好,不少老百姓还特意打听起了那些学堂的夫子们姓甚名谁,脾气如何,秉性如何,知识储备如何。

这些夫子还通归桃源郡官方,他们每月的银钱全由上面直接发放,就连教材也是教育所下发。

聘请这些夫子的银钱也着实不少,从小学到中学和大学的夫子依次递增,光是大学的夫子一月就至少是五十两,利润着实丰厚。要知有些夫子是一些穷苦寒门,平日里只能替世家抄书赚些钱,日子过得极为清苦,如今这差事不仅光鲜,还能有一笔不小的能养家的收入。

郡内的各处学堂逐渐开学,而少有的一两所大学,一所建在桃叶县,一所就建在桃源县,大学的场所是赵曦他们花银钱买的世家闲置的庄子,进行改建翻修的。

“曦曦仙人,您是什么学历啊?”有学生着实好奇地问道。

赵曦脸颊微抽,颇为不好意思道:“啊……我啊?我就中学毕业的学历……”

她其实念高中,可惜还没有高中毕业就穿越了,当然没有高中毕业证了,只能算是初中学历。

这却让不少学生用一种崇敬的目光看着她,他们可是听说了的,毕业考难得很呢,中学升大学的考试更难,曦曦仙人如此年纪就有这等学历,果真厉害。

赵曦有些怅然若失,怕是自己这辈子都别想穿回现代去念大学了,可能她就是他们家三个孩子里唯一一个没有上大学的了吧?

-

黄轩领着自家的商队前往了西侧的蛮人之地,路有些崎岖不好行,好在顺利到达了。

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能在上面看到肥壮的牛羊,还有蛮人骑在矮脚马上肆意飞奔。

其余条件着实不如他们桃源郡,可黄轩想起赵曦的提醒,不能称呼人家为蛮夷。

他先是领着商队去驿站暂歇,大家喝些水吃点饭。

“黄公子好久不见,你是来买马匹和羊肉的吗?”一个一脸大胡子,穿着与天启朝老百姓不同的壮硕汉子走来,用一口不是很熟练的汉话问道。

黄家和这边是有联系往来的,以前也就喜欢买点他们这里的马匹方便行商,有时还能买些羊肉吃吃。

这两人互相嫌弃,黄轩那边嫌弃他们是蛮夷,这汉子嫌弃这些人是地位低下的商户,只是各自面上都不会表现出来。

黄轩亲昵地和他拉着手,哈哈笑道:“这回你可就猜错了,我来你们这儿是来买羊毛的,价格合理,你们有多少我要多少!”

汉子试探问道:“黄公子其实是买羊皮牛皮?”这些汉人很狡猾的,真正想要什么不会说明白,偏喜欢后头让人去猜,好能杀价。

黄轩十分肯定地摇了摇头:“不是牲畜的皮,就是羊毛!”

那汉子懵了一下,买羊毛?他们汉人不是有麻布丝绸么?真想御寒怎么不买羊皮牛皮?非去买羊毛?

第50章 毛衣桃源郡首次统考开考

羊毛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用的, 能够做成毛毡,但实在剩余太多,他们部落多余的羊毛通常做法就是用来堆肥。

现在来了汉人商贾要收购羊毛而不是牲畜皮?这让多吉感到一丝丝迷惑。

桃源郡西这边的土人自称为“姜”, 但他们未成正经国家,各自有部落, 和天启朝大有不同。

多吉确定了黄轩没有开玩笑, 的确要收购羊毛后, 立刻吩咐自己的奴隶们去整理装袋。

黄轩知道仙人一家在桃源郡强制性推广种植棉花,但到底桃源郡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并不多,这就代表着今年冬日全郡都用上棉花御寒还是有些困难的, 于是赵曦把主意打到了羊毛身上。

只是当黄轩看到那剪下来堆在一起的羊毛,灰不拉几里面还粘着植物籽粒,不仅脏远远还能闻到一股臭味。

黄轩强忍着那股味,让自己的人配合那些奴隶把羊毛打包好,在多吉跟看冤大头的眼神里笑道:“老伙计,我听闻你们的羊每年能修剪两次毛?等到今年下半年我还会再来一次,合作愉快。”

听说以后还能够长期合作,多吉忽然觉着这低贱的商户顺眼了许多,十分热情地拉着黄轩去帐子里吃喝。

这互相嫌弃的两人正朝帐子里走去, 就见多吉的其中一个妻子正拿着长鞭抽打一个瘦弱的奴隶。多吉见黄轩微微皱眉,就让妻子罢了手, 还满不在乎道:“黄公子,这些奴隶就如同你们那里的丫鬟小厮, 不用太在意, 打死了都没人管!”

黄轩面上应和,心里有些嘲讽,他们的丫鬟小厮可过得没这些土人的奴隶惨。这若是仙人们看见了估计又要心痛打伤了劳动力, 他们桃源郡最缺的就是劳动力啊。

当然这些话,黄轩一个外人没资格说。

多吉在这个部落势力不小,他还特意派了奴隶,快马去通知几十公里外的交往友好部落留下羊毛,等黄轩的商队过去收购。

喝了些酒水,多吉微绯着脸庞,拉着黄轩的手小声问道:“黄公子,你此行就只买些羊毛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