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节(1 / 2)

加入书签

“那个时候,是1950年。”

“1950年是什么年代?是我们刚从战火和磨难中走出来,刚刚建立我们自己的国家,刚刚从漫长的黑夜里,迎来黎明的年代。”

“多少人倒在了黎明的前夕,而我有幸,能见到日出,能走在太阳照耀下,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老教授和前面鸡汤式的作文发言不同,讲的都是自己的故事,“当然了,我是锦城交通大学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们学校还叫唐山铁道学院,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我个人的一些兴趣和想法。”

“那个时候我才十八岁啊,国家百废待兴,而我们要决定自己未来一生的路。怎么选呢?我的母亲问我,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有钱的人,还是有价值的人?”

“谁不想当有钱的人呢?但有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当一个有价值的人,不也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吗?而且,这样的选择,不单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能让别人,让家人,让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同胞过上好日子。”

“从那个时候,我就决定,要选择一条能体现我价值,能让祖国强盛的路走,”

他的笑带着回忆和眷恋,似乎真的回到了那个质朴的年代,“我们那个时候,街上没有车,路都是土路,三轮车一开,就会扬起灰尘。没有几条铁路,火车站更是稀罕东西,可以说,现在的扶城,还有华国大多数城市能有今天的面貌,离不开当初那些和我一样的,十八岁的少年们的选择。”

“我研究的是交通,交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有了今天的一切。但是华国的交通已经足够好了吗?不,还远着呢。”

他说,“还有很多农村和小城市,没有柏油马路,火车线路不够,速度不够,逢年过节,火车站人挤人,买不到票,回不了家。”

“你们当中有各种家庭的孩子,有的,或许就要离开这个国家,去另一个国度,但是你们的根始终是在这里的,要记住。”

“1950年,有十八岁的我,十八岁的我的同学,1997年,有十八岁的你,十八岁的你们。”

“我希望,你们不仅是为了这个专业好,这个工作赚钱,这个领域容易上岗而选择它,而是因为你喜欢这个行业,你觉得这个行业,能体现你的价值,能让你在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选择它,而它也能给你带来收入,让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个选择,是高大上的专业也好,是普通的行业也罢。”

老教授为自己的用词笑了一笑,“——你们都是高兴地去创造自己的人生的,是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是去帮助国家进步、社会美好的,是去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更好的未来的,不是机械地工作,反感地工作。不要成为工作的机器,要让工作,成为你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

“工作如此,选择专业也是如此,你们面临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就像是要上战场的战士,用尽你们的全力去拼,然后选择你想要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尽情地去挥洒你们的青春和活力。”

周廊最后说道,“到时候,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你们再去和新的一代,新的少年们说你们的故事,说你们的理想,说你们不后悔自己十八岁时的选择。”

“我不后悔,希望你们也是。”

他的头发略白,眼角也是皱纹,但笑起来的眼神,依然像个少年。

第90章 与风同行11

高考动员大会结束后,有人不以为意,有人情绪激昂,一晚上没睡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又成了主旋律,一次又一次的摸底考,模拟考,统考,席卷了大部分准备高考的学生的生活。

晚自习的时候,班主任把谢雁叫了过去。

“有个事儿和你说一下,”

老师拿出一叠资料,“这是锦城交通大学的招生资料,你看看。”

谢雁:“……?”

“他们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是有一个保送名额的,今年他们点名第一人选是要你,当然,你的成绩在每一次考试当中都是全市第一,考进他们学校完全没问题。”

老师继续道,“但是,我们还有别的学校的保送名额,而且以你的成绩,想考其他大学,老师相信你完全可以做到。”

她说,“所以你可以想一下,到底要不要去锦城?”

谢雁想了想,“谢谢老师,不过我想参加高考。”

这孩子果然聪明,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老师说,“那好,我就给学校回复了。”

以谢雁的成绩,清北是随便选的,出国也好,留在国内选自己喜欢的大学也好,自由度很高,不一定非要去内陆城市读大学。

原本谢雁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到了周末,却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

“喂?请问是谢雁吗?不知道你对我们这边——”

“不买保险谢谢。”

对面愣了一下,“不,先别挂,那个,我不是卖保险的。”

他苦笑一声,“你还记得我吗?”

“常具,就是那天在教室你做题的时候,我在旁边的。”

谢雁想起来了,“有事吗?”

他问,“有空吗?”

扶城火车站,

“来,跟我进去转转,”到了见面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不只是常具,还有周廊教授。

老人穿了件外套,笑着招呼她,“走吧。”

一路上,值班的保安和里面人员,不停和周廊打招呼,显然都是熟人。

他们走的不是检票通道,而是内部通道,到了车站里,还在往前走,最后进了站台,在铁轨旁边,周廊找了个长椅,让两人一起坐下来。

周廊简单介绍了一下。

常具是他的学生,现在在华国铁道科研院工作,而他从铁道部退休后,回到大学教书,因为和摇直大学的校长关系不错,所以上次凑巧他来扶城,就请他去做演讲。

“把你叫来,的确是有些打扰了,我有些话想和你说,等听完了,你再做决定。”

周廊顿了顿,看着前面空着的铁轨,慢慢道,“扶城的火车站,修建时间比较晚,是我亲眼看着修起来的,那个时候,我也认识了你们校长,可以说,在扶城呆的时间,大部分日子我都是和铁轨一起度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