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公式,大部分字母都有特殊的指代含义,只有常用这些公式计算这些问题的人,才能熟练地对应上这些问题。

计算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原理和方法,对他们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只是计算量有些大,且这里没有计算器,一切都只能靠手算和心算。

而这正是谢雁的特长。

于是她站着看了一会。

老人问,“你算出来了吗?”

背对着他们的男人手里的本子写个不停,“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他就能算完了。

老人转身也回去,在另一块空白的黑板上进行测算。

而谢雁就在这个时候,走上去,拿了一根白色粉笔走到最后结论那里,把最后的数字,答案,结论补足了。

老人转过来看式子的时候,看见谢雁写完最后一个字,微微一愣,“这是?”

谢雁说,“答案。”

老人没有继续话题,而是转身继续往下算。

他沉浸在计算里,但男人却发现了进来的三个学生,“你们是?”

“这儿的学生,”郑晴说,“你们是谁?”

男人一愣,“算是老师吧,我姓常,他姓周,你们可以直接叫老师,不过,你们是这儿的学生,看得懂黑板上的内容?”

风筝虽然知道的不多,但根据理解,还是能猜出一些,要算出来,没那么快,他找了个座位坐下来,等着结果,“看不懂。”

他说,“但是她看得懂。”

他说话的时候,看着谢雁。

常具不信,这题超出了高中生的知识范围,而且,这也不是一道题,只是周教授心血来潮的一次计算而已。

它和中学生面临的题不一样,没有给出所有的题干和可能用到的条件,信息都是杂乱的,也没有一个重点的问题,最花时间的部分就在于计算。

先不说这些公式的含义她能不能看懂,单是计算方法,就会运用到大学的一些计算规则。

一个看起来才十几岁的小姑娘,怎么可能就这么几分钟,就算出答案了呢?

十分钟后,周教授的答案算出来了。

他有些惊诧。

因为谢雁的答案和他相差无几,只有一个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数不同,他又检查了一下过程,发现是自己写的太潦草,看的时候看错了,因此到最后,出现了一位数的偏差。

“不可思议,”

这个东西,涉及了很多高中接触不到的专业特有知识,比如在其中一个环节,有一个内容涉及到列车在运行路线中,如果经过桥梁,会考虑到桥梁的设计荷载,而这个设计荷载,和列车的荷载息息相关,

既要考虑到荷载,挠度,还有冲击系数,桥梁跨度等等。

最重要的是,计算过程即便是他,也要花上十几分钟的时间去计算。

而她在他刚刚写完所有的公式没多久,就上来补完了结论!

除了天才,周廊找不到第二个可以形容的词语。

“你是这儿的学生?”

周廊的心思已经从这个自己心血来潮接到数据,随手选个了教室进行计算验证的问题上,转移到了一个人才身上。

这就是年轻人吗?

果然摇直高中的学生,底子都不错,不愧是扶城最好的高中。

“是的,”

郑晴替她回答了,“高三,”

她瞥了谢雁一眼,“桃儿平时就喜欢看这些,我反正是看不懂。”

她说这句话,谢雁第一个不赞同。

郑晴只是不看,如果要是学了,这些问题对她来说很简单。

“居然能这么快算出答案,的确厉害。”

常具感叹道。

提到时间,谢雁看了眼上面的时钟,“到饭点了!”

她朝着两人道了别,“打扰两位老师了。”

随后带着两个人奔向了食堂,留下还有一肚子话要说的周廊和常具:“……”

常具苦笑一声,“看来吃饭比和我们在这儿聊天重要。”

周廊也乐了,“既然是高三的,一会肯定能见到,到时候问问他们,是哪个班级的。”

谢雁进去,只是因为在外面看了一眼。

黑板上写的内容,和列车,桥梁设计有关。

虽然列车并不是她的专业,但她上个世界的专业技能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且公路桥,有时候也会涉及一些车辆和铁路相关的内容,看见计算题不做就手痒,直接就进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