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妾[慢穿] 第163节(1 / 2)

加入书签

往年福晋的供礼虽也是不差过,但多也是随大流罢了,今年如何这般上心,诚心有几许康熙懒得去想,不过这倒也算是德妃教导有方了。

而胤禛早在福晋开始抄写佛经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福晋作何想法他也大致能猜到,对于福晋的这些小心思,胤禛现在已经懒得纠结了,且随她去吧。

而佟皇后身为胤禛的养母,她的祭礼,林仙仙自然是不会没点表示的,她画了许多漂亮的旗装服侍,叫几个香给剪下来糊成小衣服的样式,做好了一沓,交给胤禛叫他拿去烧给他的皇额娘。

胤禛当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祭礼,不过想来皇额娘也是会喜欢这些漂亮衣服的吧。看着这些出自思思笔下的漂亮衣服在火盆中化为灰烬,胤禛竟有了一种带着喜欢的人拜见家长的渴求认同感,皇额娘,您看,儿臣的身边,也有了一个一心一意待儿臣的人。

仿佛回应胤禛的心声,火盆中的火舌陡然旺盛了几分。

身在皇家,过年的时候,往往是最忙碌的时候,就连康熙这个九五至尊也不例外,各种朝宴家宴祭天祭人的仪式通通走起,而今年比之去年,还多出来了一样八旗阅兵,原因是康熙看《寒门贵子》里,李方明给李二陛下搞了这么一出,那么自认英明不下唐太宗的康熙觉着,自己也要有。

这事儿最终交到了十三和十四的手上,康熙对这两个儿子在兵家学问方面的造诣还是比较信得过的,不过由于十三的腿疾未愈,所以这件事,十三属于参谋人员,真正负责执行的还是十四。

十三十四对这一差事都很重视,但时间终归有些仓促了,想要大规模的搞,时间方面肯定是抛费不起的,两人便在军中挑选出了一些表现优秀的精英,宁可先少少的来一波可比肩书中描写的阅兵,也别盲目为了追求浩大场面而在皇阿玛和百官文武面前丢了丑。

阅兵当日,对于两个儿子在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内,训练出来的成果,康熙还是很满意的,文武官员也是切身实地感受了一下《寒门贵子》一书中,所描述的国威场面,大人们倒也还好,最兴奋的还是要属各家带来的儿郎们,这一刻,被场上儿郎的气概所感染,在他们的内心里,是真的为生在大清而骄傲自豪的。

等年关过去,胤禛终于是可以喘口气了,林仙仙的肚子也差不多有七个月大了,且由于她怀的是双胎,两个孩儿又都养得好的缘故,她的肚子甚至要比某些足月的产妇都要大。

胤禛现在每每看到她这肚子,都会有种恐慌感,若之前对两个孩儿的到来,是一种喜悦中参杂着期待的心情的话,从察觉到思思的肚子大的离谱的那一刻起,他甚至都曾想过,若思思出了什么问题,他真宁可这两个孩子从未曾来过。

对于这一点,因为有外挂在身,林仙仙倒是没有在怕的,只是虽然外挂将孩子给好好的保护了起来,生产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但身怀有孕的辛苦,比如挺个肚子腰酸腿肿、走路不便这一点,再比如由于孩子的压迫尿频尿急这一点,林仙仙是都体会了个遍,这也坚定了她之后不想再生了的决心,当然,此刻这个决心在未来也可能因为某种因素而改变,这种因素可能是无奈的,也可能就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改变而已,管她呢,她自己的肚子,她说了算,随时随地都可以拥有反悔的权利。

与此同时,因为久坐的不便,《寒门贵子》的更新速度也随之慢了下来,知道内情的康熙和胤祥虽然有些难受,但也表示这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不知道的,则是被这抻悠抻悠的速度给弄得想要去爬这个名叫佚名的写书人的墙头,可惜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佚名到底是何许人也。

被康熙派来常驻府上的魏太医每天都会过来给林仙仙请脉,林仙仙每日要入口的东西,他都会提前分出来些亲自尝一下,后来胃口被汀兰院的伙食给养刁了,他索性就跟着汀兰院的菜谱吃了,结果年关过去,魏太医倒是被养肥了一圈。

而康熙和十三自从对鹌鹑乳鸽汤有了莫名的信心后,每日进食此汤,用了数月之后,也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竟当真觉着身子骨强健了许多,虽然因为两人平日里也是没少了其他的进补,这个很难判断就是归功于此汤,但两人心里觉得,此汤是功不可没的。

胤祥对胤禛是感激的,对于四哥身边有了这样一位贴心的小嫂子照顾,也是颇有些欣慰的,而康熙那里,林氏册封侧福晋的旨意他早就给准备好了,虽只封了个侧福晋,但一应待遇可比肩福晋,当然,也只是待遇而已,在正规的场合中,还是乌拉那拉氏占先。

现在就差林仙仙将肚子里的孩子给生出来了。

不过这也不是着急的事,因为根据魏太医的诊断,林仙仙这一胎非常康健,看着像是要足月生产的样子。

而在寒门贵子的故事中,李方明的真命天女终于出现了,林仙仙将她的身份给设置成了平阳公主的女儿李袖,是个赵敏一样古灵精怪又智谋武功皆非常人可比的女子,两人在军中大比中相遇,李方明的方阵因为屡战屡胜已显骄兵气候,见李袖带着一队娘子军上场,不禁面露轻视,嘴上也不免贫上两句。

而李方明则是从这队娘子军的军容军纪上,判断出这些女士卒恐非善茬,不过他也没去提醒自己的部下,他们此刻确实需要一场失败来清醒一下头脑了,这个输给女人的打击是正正好的,希望这些娘子军可千万别让他失望啊!

从某方面来讲,李方明这个小领导当的,心还是蛮脏的。

大比的结果也并未出乎李方明的预料,除了他队里实力确实出众,性格又沉得住的,但凡是对娘子军轻敌了的,都惨遭娘子军啪啪打脸了。

赛点最终落到了李方明和李袖的这场统帅之战上,两人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对方可能的弱点斗智斗勇的战了一番,最终还是李方明凭借智谋略胜李袖一筹。

两人因此而结下了梁子,之后李袖多番找机会作弄李方明,却是每每都会被他给反欺负回去,虽然林仙仙也没有过多的渲染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发展,但关于两个人的情节,就是会让人有种读之叫人春心萌动之感。

林仙仙对李袖这个人物的塑造,乃至对大唐诸位公主的塑造,倒是叫她的读者中,出现了许多这些女子的拥护者,有的甚至会为哪个更受人欢迎,更得人喜爱,更适合李方明而打打嘴架,倒是意外的叫如今被女德给束缚了思想的女子,或女子的父母发现,原来贤良淑德、温厚隐忍的女子,不一定是大家的最爱,真正讨人喜欢的,往往是那些性格鲜明的。

虽然这种思考方向依旧很女德,但这已经称得上是一种进步了,至少这些女子得到了释放部分天性的契机。

阳春三月时,九十被康熙给调回了京城,台湾那边的事情虽然已经差不多步入了正轨,但其实还是要胤禟在那里坐镇一段时间最佳,之所以稍显仓促的将两人给调回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康熙的探子得知,老八往台湾那边送信了,这事儿本是过年时的事,当时康熙没有立即将九十给调回来,一是台湾事宜还需要老九,二则是想看看这俩儿子的反应,而此时之所以不等了,是因为鸦片入口的事,老十带兵跟英吉利洋人火拼了一场,康熙担心两个儿子的小命,即刻下旨将两人给调了回来。

虽然儿子不省心,但对于老十的这份谁都不怕的虎劲儿,康熙还是很喜欢的。

第301章

同时, 这场火拼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那便是洋人对火器的普遍使用。

作为当权者,康熙自然知道火器的厉害,也是因此, 他才要控制它, 毕竟旗人的人数是远远比不上汉人的, 若是火器普及开来, 难保他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不会再被汉人给夺了去。

就算不考虑汉人这个因素,火器若是发展起来,也必然是朝着更加远程、更加准确、威力更强的方向发展的, 朝廷争斗何其凶险, 康熙也会怕有人会利用这种防不胜防的远程火器来刺杀他。

不过现在洋人手中普及了火器,那事情的性质可就大大的不同了, 即便是他不去发展火器, 难道洋人便不会发展吗?若火器当真被洋人给发展了起来, 届时,他的大清岂不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且难保汉人就不能从洋人那里搞到火器了。

康熙从不轻视洋人的工艺,毕竟年轻的时候, 他也是有跟着洋人师父学习过西方文化的, 更何况洋人造的大炮, 可是要比大清造出来的威力强劲的多。

康熙开始思考研发火器,以及在军队中普及火器的可行性。

九十回到京城后, 老十被康熙给踹去守城门以作惩罚了,老九这次的差办的还不错, 且没有因为与老八的情分, 而将朝廷之利益, 让步为私人之利益, 这是康熙今次对这个九儿子最为满意的一点。

其实胤禟在收到胤禩的信的时候,是有犹豫过,要不要为八哥打开这个方便之门的,八哥要的也不多,就是安插进几个人来,顺带叫他那边的人照顾照顾,若是换做以往,就这么点小要求,胤禟一定二话不说的就应了。

可他和十弟此番能够一展抱负,皆是受了四哥的恩惠,虽然这一点他是有些不想承认的,但叫他吃着四哥的好处,还背地里搞小动作挖四哥的墙角,他爱新觉罗·胤禟也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八哥想要经略台湾,他不反对,但在他的任期内,纵然对不住八哥,但这个事儿没得商量!

胤禩本来以为此事在老九那是十拿九稳,人是跟着信一起派过去的,但这些人最终却是原原本本的都被胤禟给赶了回来。

接到这个消息后,胤禩在书房独自做了一个下午,最后还是八福晋敲开了他的房门,“爷,该用晚膳了。”

此时天色已经擦黑,书房中没有点灯,八福晋进入书房后,调整了一下视线,才寻到了胤禩那静默的坐于书案之后的身影。

对于八福晋的话,他仿佛没有听到一般,神情依然有些悠远。

八福晋叹了口气,关上了房门,走到了他的身边,“爷这又是何必呢,早在老九老十接受了老四给安排的差事的时候,您就该想到会有今天。”

胤禩沉默了一会儿,方才嗓音有些干涩的开口,“爷只是没想到,老九竟会……”完全不顾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后面的话,胤禩只觉得剌嗓子,竟是说不出声音来。

“爷,要妾说,老九既然飞起来就不认兄弟了,您就将他再给打下来就是了,何必为那无情无义的人,自伤身体呢?”八福晋拉上了胤禩的手臂,“爷,走,咱们去用膳。”

胤禩扭头看了她一眼,终是在她的拉扯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