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1 / 2)

加入书签

于二娘和于三娘也来了,两个小娘子还不知道爹娘做的缺德事,难得放松地和小姐妹们聊着天。

司南问:芹姐怎么没来?

于大娘的闺名叫于芹,月玲珑起的。

三娘脆生生道:我叫她了,她不来,非在家憋着挨骂,死脑筋!

这话说得不甚客气,乍一听像针对司南。

二娘扯了扯她的袖子,慌忙解释:长姐入了秋出阁,这几个月不方便出来。

司南笑笑,其实他早就知道,就是故意问的。

他烤了好大一盘蔬菜和肉串,借着这个由头,给于大娘和于三儿夫妻送过去。清婶提高声音,道:你们瞧瞧南哥儿这心胸,换做是我呵!

后面的话不用说,大伙都知道。

当着三个孩子的面,没人把话挑明,只一味夸司南。如今,司家俨然成了茶汤巷最受敬重的人家。

这边,司南端着烧烤敲响了于家大门。

于三儿和胡氏早被他家的热闹气得鼻子冒烟了,这时候正扒着门缝往外看。

瞧见司南端着烤串过来,明明馋得直吞口水,却愣是端着架子不肯开门。

司南听到门内的呼吸声,勾了勾唇,假装和路人闲聊:今日把大伙叫过去,主要是想给邻居们提个醒,包大人说了,既然有人举报我家私铸铜器,那便趁着今晚把整条街都查一查。我想着,若是家里真有,恐怕说不清,不如事先藏一藏既然家里没人,我就先回去,回头知会二娘三娘一声,也是一样的。

说着,还真就回去了。

走之前,特意举着烤串在门缝里晃了晃,于三儿馋得不行,刚要去抓,司南便把手收回去,哼着小曲走了。

于三儿差点把舌头吞下去,你说他、来都来了,怎么不知道把东西放下!

胡氏没好气地拧了他一把,都啥时候了,还想着吃?没听他说吗,今晚开封府要来搜街,咱们家那些东西,万一让他们搜着可还行?

于三儿皱了皱眉,听那小子胡说!包大人真要搜街,能提前告诉他?就算告诉他,他能那么好心知会咱们?

谁说他是从包大人那里知道的?指不定就是那个燕郡王说的。

胡氏翻了个白眼,要不说他缺根筋呢,连那些没爹没妈的死孩子都往家里揽,什么事干不出来?呵,跟他爹娘一个德性!

说着,又狠狠拧了于三儿一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赶紧着,把那些见不得光的玩意弄到酒窖,过了风头再说。

于三儿疼得直咧嘴。

得了,烤肉吃不成,还得大半夜干活。

这俩月怎么倒霉事一件接一件的?

入了夜,司家小院依旧热闹。

司南从唐玄那里讨的四月霜,大方地拍掉封泥,请大伙喝。

人高兴,小黄狗也跟着享福。

孩子们没有像往常那样把小羊排的骨头都嚼碎,而是特意留下完整的,喂给它。

小呆吃得直甩尾巴。

司南守着灶台给大伙熬去腻的汤水,同时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于三儿推着送酒的手推车,拉着满满一车斗铜镜子、铜烛台、铜首饰,骂骂咧咧地出了门。

出门就出门,还非得跑到司家门前,狠狠啐了一口。

司南听到了,嘴角一勾,笑呵呵地喊了声小呆。

小呆连忙跑过去,小毛尾巴摇到飞起。

司南拿着串烤肉在它鼻子前晃了晃,嗖的一下隔着墙头扔了出去。

小呆聪明急了,汪汪叫着跑出门,去追它的大肉串。

结果,刚出去叫声突然变了,汪汪!汪汪汪!

夹杂着恶狠狠的人声。

司南表情一变,有贼!

说着就抽出灶中的柴禾,当作火把一样握在手里,冲了出去。

大伙根本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跟着他往外冲。

然后,大家看到了极其无语的一幕

于三儿正跟一只狗抢肉串

关键是,还没抢赢!

小呆一只爪子按着他的脸,一只抓子按着大肉串,凶猛地叫着。

司南像是吓到了,慌慌张张冲过去,一不小心打翻了小推车,只听叮叮当当一阵响,大大小小的铜器翻了出来。

火把燃得极亮,把那堆铜器照得闪闪发光。

司南一脸惊讶,三儿哥,你不是开酒馆的吗,怎么改行卖铜器了?什么时候办的许可证,没听说啊!

清婶的新女婿姜四郎刚好在六曹之一的法曹做事,一眼就看出其中有猫腻,为何大晚上偷偷摸摸运铜器?

这时候,倘若于三儿好好解释,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然而他偏偏做贼心虚,撅着屁股就要跑。

姜四郎拔腿就追。

槐树也追了上去,帮着他一起把于三儿捆了。

其余汉子不好直接上手,只是有意无意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胡氏原本想出来理论,一见这架势连忙缩了回去。

于大娘倒是出来了,想替于三儿求情,却被于三娘捂住了嘴。于二娘扯着于七宝,眼圈红红的,表情有些复杂。

司南暗自叹了口气。

就是苦了孩子。

于三儿这时候总算反应过来,扯着脖子大骂:小兔崽子,你诈我?邻居们诧异地看向司南。

司南一秒变影帝,三儿哥,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还想问你呢,铜火锅的事我只跟你说过,别人都不知道,是不是你去衙门告发,说我私铸铜锅?

说着说着,不由红了眼圈,明明从前咱们两家那么好,如今我爹娘不在了,怎的三儿哥和嫂嫂像是换了一副面孔?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吗?你说出来,我改。

不等于三儿说话,刘氏便带着哭腔说:哪里是你做的不好?分明是他们心里脏!从前司大官人在时,他们沾了多少光?这时候只剩下两个孩子们,就里里外外地算计起来,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她向来好脾气,在茶汤巷生活了十余年,从未与人红过脸,如今突然骂起于三儿,那威力比司南自己骂强上十倍。

邻居们的心本就偏向司南,这时候更是对于三儿不满。更何况,刚刚还在司家吃肉喝酒呢!

清婶气得脸都青了,冲自家女婿道:把他送到开封府,让包大人定夺!

司南好心提醒:铜器带上吧,让包大人查查,兴许不是私铸呢。

清婶叹气:你呀,就是太心软、太善良,才让这些屈心丧良心的欺负!

邻居们纷纷摇头,自发地把那车东西收拾起来,跟着姜四郎一起去开封书,权当做个见证。

拐角处。

唐玄微勾着唇,从阴影里往外看,只瞧见那簇耀眼的火把,还有火把下少年精致的脸。

木清暗搓搓吐槽:这下放心了?可以回去忙正事了吧?

唐玄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若不是有人放跑了赵德,用得着忙?

木清一僵,讪讪道:那是他自己跑了,不是我放的。

唐玄挑眉,你在紧张。

木清哈哈一笑,指了指司南,老大,我觉得吧,现在该紧张的不是我,你再不走,司小郎君就该过来了。

到时候,就走不了了。

巷子里,司南正靠着门垛,微笑着看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