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章(2 / 2)

加入书签

韩非便是因此主动请缨,欲要前往咸阳,见一见这位君王的。

而另一边,此刻的秦王宫内。

韩非子?嬴政张开双臂,让宫女为他着衣,就是之前通古(李斯)给孤看的那策论的著者么。疑问的话语,这位秦王用肯定的话说了出来,早就想要见一见了,能写出那种文章的人,是何等模样。

对此最有评价资格的,自然是与韩非曾同为师兄弟的李斯:师兄的才华自然无可否定,就连老师也对师兄的见解颇为肯定。他说的是儒家的荀子,但是王上却不一定会喜欢与他交流。

哦,为何?小宫女战战兢兢的为王上挂上了玉腰带,低垂着头不敢去看这一屋子大人物,等到秦王满意的嗯了一声,便迫不及待地小步退了出去。

臣下那位师兄,可是个死脑筋的人。李斯笑着说道,王上若是想要招他于秦,可要费上一番脑筋了。斯前番见到师兄,师兄还说要为韩国效力,救韩国于水火之中。礼貌的话语却不掩他的嘲讽。

在历史的潮流面前,想要螳臂当车,真是天真的可以。

哇,李廷尉你对他的恶意好深啊~如今已经长成青年人的甘罗抱着一个小豆丁,一边说话还在一边颠腿,逗得小孩子哈哈直笑,显得与这严肃的气氛格格不入,莫不是怕王上看重那韩非,所以将你弃于一侧?

面对甘罗的疯狂暗示,李斯才不和被秦王宠大的小鬼一般计较:且臣下那位师兄,是个不折不扣的理论派,且他的性格实在是一言难尽。简而言之,是个说的比做的好听的人,待王上见到了,便知晓了。

父王,看看!小孩子拍手的声音伴随着稚嫩的声音响起,扶苏也要!小小的孩童并不知道大人在谈论什么,但他只是想要黏着自己的父王而已。

嬴政顺手从甘罗的怀里抱起了他的长子:那便去看看,总是要见一见使臣的,见到之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心中自有横梁,《孤愤》、《五蠹》、《说难》、《说林》、《内储》这五书皆言之有理且有理有据,若是能如郑国一般为秦所用,便再好不过了。

若是不能呢?坐在侧坐上的茅焦看见秦王起身,都准备往外走了,却没有放下怀中的扶苏公子,急忙上前道,王上这是要抱着公子一起去?公子还年幼,这些事情......

让他听听也好,等孤百年后,这天下迟早是他的。嬴政轻笑,心中却另有算计。

作者有话要说:日常高审不过?

甚至昨天抓虫的也在高审??

所以现在是连修改都有错误了么???

那些年你们不知道但是依旧发生了的事情:

1)茅焦劝秦王迎回太后

2)郑国渠,郑国疲秦

3)《谏逐客书》李斯

4)扶苏的出生

之前有思考过到底应该在哪里插入新卷,然后思考了很久决定还是把韩非写一下,主要是其他的部分也就算了,和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韩非这里会和真正历史有些区别,还是把我自己的这个版本写出来吧。

另外,韩非在真正历史上是个口吃,然而如果我这么写你......你们.......好。那你们一定会骂我凑字数的,所以大家知道他是个结巴就好了。这文里的韩非结不结巴全看你们自己的喜好了,反正他很快就要领便当了,我就不做设定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Cloud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停杯投箸不能食

韩非初见嬴政时,固然早知这位年轻的君王冠礼不过数年,却依旧为这位秦国君王的年轻和俊美感到心惊比起韩国境内那些年纪轻轻便面色蜡黄步伐虚浮的青年人,这位君王实在是过分健康了。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一位过于健康的君王,便意味着若不出意外,他的统治能够持续很多年。尤其当这位君王还是位贤主时,对于与他为敌的国家便更是一种灾难了。

不由想到如今韩国那位不算出色甚至可以说是懦弱无能的韩王,再想想秦国三代君王近百年的贤明,韩非心中不由产生出了一种苦涩之情他欲报效祖国,救韩于水火之中,可似乎连老天爷也站在了与他敌对的秦国。

后来震慑天下的始皇帝此时还不过是个刚刚坐稳王位的青年而已,他的眉宇似剑,比常人略深的眼窝中,是一双幽黑如寒潭的眼睛。或许因为怀中抱着个扶苏,他的神色并不严峻,上挑的薄唇里甚至还隐有几分笑意,满面是青年意气风发的张扬。

韩夫子,秦国年轻的国君身着一身黑色流水暗纹的华服,腰间是汉白玉腰封和龙纹佩玉,久仰大名了。他抱着咿咿呀呀,穿着同色华服,小手抓着个饼饼啃来啃去,一边啃一边掉渣的扶苏越过了韩非,朝着主座走去。

固然是夫子的敬称,可他的行动中却一点儿也没有见到大家的恭敬。他理所当然的神色,好似他本就应当如此尊贵,无须向任何人低头,难以让人心生责难之意:见过秦王。韩非如没有感知到秦王的怠慢一般,恭敬的对着他向上而行的背影行礼。

韩非少年时曾在外求学,他见过太多国家的学子,弱小的国家学子多儒懦谦卑,而强盛入秦,秦人总是昂着头大步向前,言语中是自信和骄傲:非此行,是有肺腑之言想要进献于王上。

他看了一眼坐在秦王怀里,不断往秦王黑色衣袍上掉渣渣的幼童,注意到秦王纵容着扶苏造作他的衣袍,溺宠又无奈的神色。看着他看似慵懒的姿态,却总有一只手护着小儿的惊醒,心下定了定。

劝阻孤放弃对韩国的计划?嬴政意味不明的哼了哼,心里想着的却是李斯在他来之前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证,此行韩非定然是存着存韩灭赵祸水东引之意而来,可是孤为什么要把送到嘴边的东西吐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