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1 / 2)

加入书签

谬赞了。当不得溪南君如此夸赞。

非也。司传纪道,我此番并非仅仅是为了功绩而来,以我这一系宗室现状,功绩唾手可得,咏月应当也是知晓的。

燕赵歌点了头,认可这话。的确,若是能让秦王系坐到长安一边来,给点功绩算什么,再封一个秦王出去都不在话下,当然封地肯定是比不过故秦王的,亲王封爵如今边疆最多一个郡,关内最多一个县,这是不可破的规矩。

叔祖父说,咏月当得我这一辈第一人。我虽不曾出仕,却也在家读书习武,自蒙学以来不曾荒废。叔祖父都不曾如此夸赞我,我如何甘心,便主动请缨,来河东一观。司传纪语气不急不缓的,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在里面。来之前,家父已经说了如今局势,也和我言明家中选择,决定向长公主靠拢。但我毕竟是未来的世子,咏月从我名字中也能看出,秦国公府注定要交到我手里,我若是不肯,我父亲所做的一切都会付诸东流。所以他同意我来了河东。

燕赵歌安静地听着,等他说完了,问道:伯纲兄在河东看到了什么?

国泰民安,安堵乐业,歌舞升平,河清海晏。司传纪说完微微一笑,道:你是不是以为我要这么说?

燕赵歌默然。

不是的,我看到的不是这个。我看到的是,百姓没有房子住但是神情很平和,没有人借着安置灾民而侵吞他人财产,没有孩童在路边饿死,没有百姓在夜里冻死受寒,没有妻儿被卖掉为奴。论为政手段,宗室子弟里年轻一辈当属第一。司传络长长叹了口气,接着道:若只是如此,我还不会心服口服。可你杀了河东二十三家勋贵,二十三家的血仇都在你身上,回京之后必然会遭到攻讦,不只是你,你在河东所做出的一切无论为何,都会被有心人反对,他们会穷追猛打,连一个字都不肯放过。

你基如此,所以每一条政令都出自赵国侯世子之口,赵国侯乃是当朝国舅,攻讦他的世子就相当于攻讦先帝,攻讦太皇太后,没有人敢这么做,如此一来,河东安稳无忧。赵国侯世子有此功绩,无论进退皆有路,最少最少河东太守能落到他手上,这可比有名无实的中郎将强多了。从头至尾,担了风险的就只有你,就只有大开杀戒的燕侯。

我才疏学浅,不敢贸然评定燕侯杀二十三家勋贵之行对或是错,尽管此举的确过于激进,且有伤天合。但,再恰当不过。天下之事,所不能决者,一杀字足以破之。燕侯教导,我铭记于心。

燕侯,谢你为大晋天下,为我司姓天下,背此骂名。司传纪对着她深深鞠了一躬。我自愧不如。

燕赵歌怔了怔,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

刚刚是以我秦国公长子身份谢你。现在以我私人身份,谢你如此辅佐长公主。我年幼时,曹王照料我颇多,他青年早逝,我碍于长辈意愿,不能助长公主,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曹王指的是长公主的长兄,被封为曹王。皇子降生之后先封国公,再封亲王,若是太子则再立太子,这是规矩,曹王却没有等到立太子那一天就病逝了。碍于种种原因,仁宗皇帝也没有为曹王追封太子。

第三,权当我托大,我以兄长的身份,谢你如此心悦我妹妹,谢你如此看重我妹妹。她婚事不顺,又成了仁宗皇帝的筹码,我不敢非议仁宗皇帝,却也为她感到心痛。

两甲子前,大晋幸而有一位燕庄毅王,两甲子后,大晋幸而有一位燕侯。

燕庄毅王乃是燕家先祖,马革裹尸后被当时苟活于江南的大晋朝廷赠谥号庄毅。她何德何能,可以和先祖相提并论?

燕赵歌沉默许久,才哑然失笑,她只是道:莫要夸赞我,我所作所为只是为了长公主。

司传纪看着她,用带着些许遗憾的语气道:咏月于河东的种种措施,只一条就足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你做了这么多,却能为大局,为百姓隐居幕后,心性了得,非我能比。

燕赵歌知道他是在表达善意,但这一通夸赞下来,她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接话,琢磨了半天,就只能干巴巴地说一句:伯纲兄谬赞了。

咏月此次回京定要小心,宵小无处不在,莫要被人寻了机会。河东无须担心,我在河东一日,便不会被宵小窥伺。

司传纪叮嘱起来的模样像极了她爹,燕赵歌一肚子话说不出口,又被夸的晕头转向,怀着不明所以的心情走了。

司传铄和司传纪关系比较陌生,只能算是互相知道对方的名字,对着他点了点头,算是问过好了,追着燕赵歌而去。

司传纪在雨里看着虎贲营护着燕赵歌走远,幽幽一叹,才回了安邑县衙。

天下衙门都是一个布局,前院是办公处理事务的,后院就是居住的地方。司传纪绕过前院去了后院,在门廊脱了蓑衣,但因为雨势太大,他的外衫还是不免变得湿漉漉的了,脚上也是一脚一个泥印,他刚一进屋子,没等说话,就被盖了一脸毛巾。

快点擦擦!若是病了可怎么办?体型娇小的女子凶巴巴地吼着。

司传纪脸上的笑意加深了不少,他本就不是好争的性子,也没必要和对方争,依言用毛巾擦干了脸颊上的水渍,才凑过去在对上的唇上亲了一口。

对方霎时红了脸,嗫嚅着嘴唇,半天才挤出一句蚊子声音大小的话来。

还、还没成亲

快了。司传纪在她身边蹲下来,握着她的手,情真意切地道:燕咏月可以为了心悦的人入赘皇家,我有什么理由不能为了你和我父亲争上一争?我不要别人,你就是我的妻,只有你可以是。

他头发湿漉漉的,一身狼狈,如此做派有些好笑,被他握住手的女子却笑不出来。

他们是青梅竹马,自小一起长大,又是表亲,她的姑母就是司传纪的母亲,情投意合之下喜结连理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早年她兄长犯了事,连累父亲丢了爵位。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正妻了,连妾都不能奢望了。可她眼前这个人为了娶她,抗住了秦国公府所有人给予的压力,硬生生咬着牙不松口,甚至扬言府里敢给他议亲,他就敢带着人私奔,让秦国公府成为长安的笑料。

秦国公恨得不行,却又不愿意妥协,事情便拖到现在,不然司传纪如何会年近三十还没有娶亲。也因为这个,他的世子之位到现在都没有请封。

真的,你信我。司传纪笑着看她,道:我都想好了,我先和燕咏月攀交情,等我在河东做出一番功绩来,就去求长公主为我们赐婚,有燕咏月为我们说和,又有当年我和曹王的情谊在,这事一定能办妥,我父亲就算再不愿意也要依了我们。你长兄的罪名我也想好了,又不是害人性命夺人钱财的罪名,以金赎罪便是了。不过是不小心冲撞皇陵罢了,还是南狩皇帝的皇陵,哪里能压人一辈子。

我尽快请长公主同意我们定亲,好不好?你等等我。

好。

女子眼里的泪落了下来。

司传纪笑着笑着,眼底也有了泪。

从年少熬到几近而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燕赵歌一路上走走停停,也没明白司传纪到底什么意思,想表达秦王系屁股坐到长安这边了?可那一大通夸奖和感谢莫名其妙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她对司传纪这个人感官不坏,给她的感觉不像是秦峰那种假装文雅的做派,秦峰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她心里不适。司传纪说话却和风细雨,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

而且很诚恳,每一句话都很诚恳。

她想了又想,还是想不明白,眼看着长安到了身前了,干脆将这个问题放下,总归司传纪是没有什么坏心思的,想不通就算了。

燕赵歌先去宫里述职,长公主在御书房里等她,见她一身雨水地回来了,先是一愣,接着笑了起来。

先去洗一洗,换身衣服。

洗澡只能在晋阳殿里洗,晋阳殿之外的地方都有暴露身份的风险。

燕赵歌泡在热水里,缓解疲劳,感觉浑身骨头都请了二两。

更换的衣服放在这里了。

她趴在浴桶上,懒洋洋地应了一声,抬眼只看见一片裙角,似乎材料不俗。

咦?

材料不俗?

能让她觉得材料不俗的还有谁的衣服?

所以刚才是长公主进来给她放的衣服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