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1 / 2)

加入书签

恍惚间,她听到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唤她,出口的不是冷冰冰的长公主,是那温声细语的殿下,有多少缱绻缠绵都藏在这两个字里。

燕赵歌,你为什么不肯等我呢?我们不是说好了的吗?

你怎么反悔了?

我们说好了的,你怎么能反悔呢?

作者有话要说:我有预感,你们看到提要会先骂长公主几句,看完了又会和长公主道歉。

我猜对了的话请评论,猜错了的话也请评论。

嘻嘻。

第26章 守灵

燕清月, 你可知道, 兴平十五年的新年,冷得彻骨啊。

我自己一个人在冷宫里,连母后的面都见不着, 连庭哥儿都不在了

你怎么能那么狠心,留我自己在兴平十四年?你知道那之后的日子有多难熬吗?你怎么能笑着说出那么残忍的话你怎么能笑着对我诀别?!

殿下, 微臣敬您,重您, 视您如君父, 如今君父有难,家国安危系臣一人, 此行不得不去,若是一去不回想必也没有若是了,此行定然是不归路。那人轻轻笑了一声,笑得风轻云淡,自兴平四年宫变, 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历经波折整整十年,为我燕家血仇,为我大晋国恨, 为那北上一路葬身荒野的千万忠义男儿,微臣此行此去,心甘情愿, 纵使尸骨无存。

彼时她被束手捆住,被绢布堵住了嘴,她瞪着眼睛,眼眶里全是泪,想说的太多,太多太多了,你为什么不肯听我说呢?

司裕详只是想要你的命,他根本就不会开长安城门的。

司鉴宏心怀不轨你知不知道?他只等着你死了之后他好篡权。

你弟弟根本就不会掌兵啊,他护不住自己的。

别去啊。

算我求你了别去

你要是死了我到哪儿再去找一个燕清月你如何再赔我一个燕清月!

可燕清月还是走了。

她说:殿下,臣燕赵歌,愿为大晋世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她说:殿下,燕赵歌死了,还有燕宁康,燕宁康死了,还有燕家代代子孙,燕家从前可以镇守北地一百年,那也能再镇往后的一百年。

她说:阿绍,燕清月以后不能再伴你左右,为你颂诗弹奏了,以后你自己一个人,要好好的。若是有了心上人,记得给燕清月上一炷香,也好安了她在地下的心,让她无牵无挂地投胎转世。

那个心狠得不得了的人,对着她微笑,然后温热的泪就流淌了下来。那脸颊上明明全是泪,却还是笑着的。

臣燕赵歌于此辞别长公主。殿下,燕清月走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有无数的哭喊声被噎在了喉咙里,一国之长公主,一国之下千万人之上,如此之尊贵,救不回来一个燕清月。数十万大军在城外严阵以待,兵甲在身,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燕王赴死。

她记不清自己坐了多久,一直到被缚住的手臂酸麻得毫无知觉,红着眼睛的季夏走了进来,先用匕首割断了捆住她的绳子,之后跪在地上,三跪九叩:季夏拜见长公主。

到底还是没了。

你到底还是去了。

她笑了起来,笑得浑身发抖,状若癫狂。

司裕详,本宫要灭你蜀王一系满门,师徒故旧姻亲好友,一律抄家灭族。

之后也如她所想,司裕详拒不开门,城外大军围困长安六个月,直到长安城内弹尽粮绝,饿死了孩子的叛军将领杀司裕详,提头献城投降。她杀得长安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可燕清月再也回不来了。

再之后?再之后司鉴宏又反了,他手握兵权逼得新帝退位禅让,圈禁长公主,登基改元,大赦天下,统统与自己无关。她甚至连争都没争,还争什么呢?有什么可争的,司鉴宏愿意当皇帝那他就去当,谁愿意谁去,这天下,和她一文钱关系都没有了。

为了父皇那一旨遗诏,她被迫失去了多少?又还剩下什么?

若不是司鉴宏逼反了燕宁康,她恐怕会在皇宫里枯守一辈子。

后来燕宁康兵败自杀了,司鉴宏命人告诉她,匈奴首领派人来长安求娶大晋公主,他允了。

大晋还有哪位公主?不就剩那一个了吗?

她笑着说好,当夜便横刀自刎。

燕清月,这是司鉴宏逼我的,你不要怪我,要怪,你只能怪你走得太急,怪司鉴宏逼我去和亲,我都嫁了你,怎么能再嫁呢

恍惚间,长公主似乎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那张脸一直都是笑着的,为她披上外袍,为她倒上一杯热茶,为她领兵作战,为她保家卫国,为她自寻死路。

殿下,该起了。

长公主眼泪蓦地流了下来,她抬起头,眼前便是那张熟悉的面孔,唇角微扬,眼眸含笑,远远比梦里更真实。她一时间有些发懵,眼泪顺着眼角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张嘴就要说些什么:燕

长公主?太皇太后怕是

太皇太后。

长公主身躯微微一震,混乱的思绪也立刻回神,这是蓟侯世子燕赵歌,是燕咏月,不是燕王燕永谣,不是她的驸马,燕清月。

赵歌,你受累了,本宫去看看太皇太后。

燕赵歌只当她担忧太皇太后过甚,在睡梦里也不住地流眼泪,有心想安慰一下,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仔细想想,她又摇了摇头,她又什么资格去安慰长公主呢?

长公主坐到床榻边,试了试太皇太后的鼻息,几乎是气若悬丝了,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去,时辰上早过了子时,她也没心思再去看什么奏章,便一动不动地坐着,看着太皇太后,慢慢地眼眶又红了。

她本以为从来一次,便能坦然地面对太皇太后驾崩的事情,前世她没能赶上,也不知道太皇太后走之前是否觉得痛苦遗憾,这件事她一直惦记到自刎那一刻。这次终于见到了最后一面,能亲眼看着太皇太后过世,太皇太后是寿终正寝,没病没灾的,走得安详,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遗憾的地方了。可她还是感觉痛心,想到太皇太后的那些交代,那些牵挂,她心里总有块地方堵得难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