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章(1 / 2)

加入书签

郭汜半信半疑,先取一些菜喂狗,狗吃了以后一命呜呼。

第二天,李傕又请郭汜赴宴,两个人一起喝到大醉,不知道是饭菜搭配不合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郭汜回家以后肚子疼,怀疑自己中毒,急急让家仆弄了一碗粪汁灌下肚去,一阵大吐特吐,吐完之后,说来也巧,他的肚子突然就不疼了,只是满嘴恶臭,怒火冲天。

于是,郭汜点本部兵马,和李傕互殴。小皇帝刘协派侍中和尚书去劝架,一个没兵没权的傀儡,谁听他的?李傕让侄子带着几千士兵,包围皇宫,挟持小皇帝刘协。

这还不够,李傕纵兵将金帛、宫娥、御用之物劫掠一空,还在长安的皇宫里放了一把火,将宫殿、尚书台等建筑烧得面目全非。

御驾行至李傕的军营,恰逢郭汜带兵杀到,乱箭齐发,来不及进入大营的宫女和内待死伤无数。

刘协继续派人劝和,这一回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大司农朱俊领着百官去劝郭汜停止攻击。

郭汜:正愁手中没有筹码呢,百官即然送上门来,那干脆别走。

他顺手就把百官给挟持了。顺便多说一句,现在的大司农朱俊,就是那个在黄巾之乱的时候、立功封侯的名将朱俊,这个人十分刚烈,气性很大,被当作人质,愤懑发病而死。

小皇帝刘协和贾诩眉来眼去,谋划着逃出长安,脱离李傕的掌控。

郭嘉掩上帛书,如果他没记错,正史上李傕和郭汜一个挟持天子,另一个挟持百官,是在两三年以后,曹操和吕布在兖州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郭嘉的各种筹划和安排,终于还是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让这段历史变得面目全非。

相隔一盏茶的时间,郭嘉又将帛书展开看一遍,确认将所有信息都记住,就把帛书投入炭盆之中。提笔给长安那边写信,这回的信,内容有些大逆不道,所以他用左手执笔,以密文的方式书写。

他要帮刘协一把,让他早日回到洛阳。

不过这么一来,曹操这边,也必须提前拥有足够供养皇室、给百官发俸禄的钱,这么一大笔钱财,从哪里出?难道要他去建议曹操,封一个摸金校尉?

第69章

野史上说,曹操麾下设有发丘中郎将,发丘中郎将率领着几个摸金校尉,以及众多普通士兵,组成一支专业挖墓盗宝的军队。

这支军队所过之处,掘尽高丘大墓,古代达官贵人的尸骨散落于荒野之中,连贴身的衣物都被剥下来换钱,死都死翘翘了,还要被迫裸一回,也是悲催。

然而正史上,并没有曹操设立过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记载。

这个说法出自官渡之战前夕,袁绍让大才子陈琳写一篇讨曹檄文,从曹操他爷爷曹腾开始,挨个骂到曹操结束,不是不想骂遍曹操的祖宗十八代,实在是曹腾是个宦官(太监),曹操他爹曹嵩未能审其本末,不知道是曹腾从哪儿领回家的养子,只好作罢。

这年头,发兵征讨别的诸侯之前,都要发布这种檄文,宣扬对方是多么的失道寡助、恶贯满盈、天怒人怨,活着只会污染空气,挂掉还会污染环境。一句话总结就是:别拦着我,我要代表正义消灭这股恶势力。

据说曹操看到这篇檄文的时候,正处在头风病发作,头痛难忍的状态,他被陈琳犀利的文笔惊出了一头冷汗,头风都暂时不疼了。

这种由于政治需求产生的文章,其可信度,本来有待商榷,很难作为证据。但曹操本人的反应有点奇怪,他只反驳了陈琳骂他爹是乞丐出身的话,却对有关于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挖陵掘墓的指责不置一词。

于是,世人觉得曹操的态度、其实是在默认这件事,他们更愿意相信:的确存在那样一支盗墓的军队。

郭嘉也倾向于有这回事。他在扶沟雾烟山修建的屯居点中,还养着几个挖地洞很快,能穿山卸岭的盗墓人才。

等开春以后,找曹操探探口风,看他敢不敢做这种注定要背负千古骂名的事。说真的,曹操这位枭雄不是一般的能扛,敢做敢当,敢爱敢恨,抗打击能力那绝对是小强级别的,应该没啥问题。

就是荀文若那一关,恐怕不好过。郭嘉摸了摸自己的脸皮,仿佛在确认能不能当防弹衣使用一回。

怎么让正直端方的枕边人不反对那些缺德事,这是一道世纪难题。

他可以狡辩说,与其让那些珍宝埋在地下,不见天日,不如取出来,造福百姓,养活小皇帝,但这无法掩饰盗墓这种行为的本质,影响恶劣,谁会乐意死后再被人挖出来晒一晒?

除夕这天,有一场不容错过的驱疫祭祀活动,最是热闹非凡,朝廷举办的叫国傩,私人赞助的叫大傩。总之都是跳傩戏,就是规模大小的区别。

城中一夜雪,到天明之时才放晴。千门万户,屋瓦上一片雪白晶莹。千树万树,都变成琼枝玉树。

曹操领着一众文臣武将去围观大傩。百姓也纷纷走出家门,翘首以盼。

尤记得当年,曹操在洛阳当官、担任洛阳北部尉的时候,灵帝刘宏的身体还健朗,喜欢热闹,除夕跳傩的活动,一定要大办特办。

由朝廷挑选一百二十个十岁以上,十二岁以内的童子,头裹赤帻巾,身穿皂衣,有的手执大鼗鼓(相当于大一些的拨浪鼓),有的手持桃木弓,弓上搭着用棘木枝制成的辟邪箭,集体跳祭舞,举行官方的驱疫仪式。

领舞的人玄衣朱裳,脸上戴着黄金打造、雕琢出四只眼睛的面具,肩上批着闪耀的金甲,一手执铁戈,一手拿盾牌,装扮成驱鬼的方相氏,和装扮成十二神兽的一百二十个童子一起,一边跳着斗恶鬼驱妖邪的祭舞,一边配合着击鼓的节奏大声呼喝:傩!傩!傩

数千人装扮成各种鬼神妖魅,什么女娲、伏羲、神荼、郁垒、女魃、素女、灶神、山鬼、九尾狐通过夸张的舞蹈表演,方相氏一路斩蜲蛇,砍方良,溺女魃也就是带领着十二神兽、以及各路神仙,假装战胜各种鬼魅妖怪。

然后,十二神兽、一众神仙前呼后拥着方相氏,舞遍禁宫。一眼望去,五颜六色,千奇百怪,堪称群魔乱舞,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最后,由方相氏领头,诸位神仙以接龙的方式,把象征着驱疫胜利的火炬传出宫门,由北军五营中威武健壮的勇士接过火炬,骑上骏马直奔洛水,将燃烧着的火炬扔进滚滚东流水中,仪式才算圆满结束。

兖州大族举办的跳傩,规模当然比不得洛阳的国傩。

这位方相氏没有黄金四目面具,也没有亮闪闪的金甲,他甚至连面具都没戴,直接用彩漆在前额上又画出一双骇人的大眼,脸上原装的眼睛也描了又画,加大了整整两三圈,勉强凑齐方相氏四目,看他的身形,也是一个十分健硕的年轻人。

驱鬼逐疫的专业户、方相氏如此寒酸,身后居然没有神鬼妖魔随行,显得有点缺兵少将,不够威武。可见战乱不仅危及王侯士族,苦了黔首百姓,就连神也要跟着受穷、受委屈。

不过再寒碜,标配的十二神兽还是有的,虽然没有一百二十个这么多,但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一种也不少,由十二个童子装扮而成,分成四小队,跟在方相氏身后,跳着古朴粗旷的祭舞。

而他们的任务,是为本地百姓驱散方良(一说是长得像三岁小儿的山精鬼怪,喜欢吃亡者的肝脏,一说是草泽之神。)鬼虎、疫、魑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蛊等十二种疫。

没有帮手的方相氏只能坚强一点,必须挺住,在几乎舞遍所有主要街道之后,还要手持火把,跑步丢进河流中。

郭嘉微微抿唇,这位方相氏头上的汗水都把四只眼给冲成六只眼了,玄色上衣被汗水浸透,黏在身上,看起来又狼狈又滑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