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子妃驯夫记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8(1 / 2)

加入书签

我俩保持着这个姿势,四目相对。

借着银流般的月光,我终于得以看清他的神情,那对眼眸中带着几分担心与责备。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的?”我先开口问道。

“我今天早上下朝后,发现你不在东宫,又少了匹马,就料到你肯定来了扬州。我让人拿着你的画像,把城里所有的客栈都跑了一遍,问当天住进来的客人,最终找到了这里。”李祯只是很平静地叙述这件事。

只是很明显,这平静中,是带着气的。

我小心翼翼道:“我没给别人知道呀。其实我原本准备今晚就赶回去,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

“你觉得有些事情,你只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便可以当没发生过?”李祯眉头紧紧地蹙在了一起。

我哑然,顿了顿,才试图顺他的毛:“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有些事情,我没办法说服自己袖手旁观。李祯,我娘是随我爹爹上战场时,于军营帐篷里生的我……我无法对边境的危险视而不见,哪怕只是一个可能性。”

“你现在,是大邺朝的太子妃。”李祯的喉结滚动。

“我知道。”我抬手捧住他的脸,“也正因为我是大邺朝的太子妃,我也不可能对我朝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是不是?”

“我已经派人去追查此事了!”

我摇摇头:“可是他们并无动作。你能差遣动的大小官员,每日有那么多要事要处理,日日在朝堂上看着皇上的脸色。这件事,怎么看都没有皇上日日过问的政事重要。结果到头来,便是拖着,拖到那地探都死了,我连和他接头的人都没能追到,结果你的人手还没出动……”

“但你是太子妃!”他打断了我。

我登时语塞。

哪怕我努力地解释了那么多,可是到头来,还是敌不过这句话。

我也知道,无论我怎么想的,也都是敌不过这句话的。

他起身,亦把我拉起来,握着我的手甚是用力:“你可以培植势力,豢养爪牙,让他们替你行事,可你不能自己去。你不是探子,不是官吏,不是战士,你是大邺朝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

我愣愣看着他,手被他握得生疼。

我吃痛,竟口不择言道:“我宁愿不当这样的太子妃,不当这样的皇后!”

“你……!”

“你甚至都不问一下我,到底探到了什么情报。”我抬头看向他,声音很生硬,“想来你也不在意。”

“本宫没有!你为何要这样想!如果不在乎你,我一个人跑到这儿等你做什么?!”李祯是真的气急了,面色差得要命。只是恍然一瞬间,我借着月光,瞧见了他眼底布满的红色血丝。

我的心里像是有一面鼓,被重锤闷闷地一敲而下。

——有点儿疼。

——我见不得他这个样子。

“好了好了。”我觉得自己已然败下了阵来,“咱们回去吧。不提了,都不提了。”

*** ***

昨日披星戴月的来到扬州,今日却披星戴月地往回赶。

我和李祯分乘了两辆马车。我不知道他为何来时就准备了两辆,也不愿去细想,只是木木然窝在车子里双臂环抱着膝盖。

反倒是安德全,在我这辆车里“伺候我”——这是李祯交代的。

我猜,他把安德全带来塞在我边上,是一开始怕我不肯跟他回去,或者怕我中途跑掉?

算了,也想不得。

反倒是安德全,在我很明显心情极度糟糕的情况下,不怕死地对我开口:“娘娘,有些话,小的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那就是不当讲。”我立即道。

他陪笑道:“不是……这个……那什么……殿下亲自来扬州找您,一路上根本没休息,后来更是一直在客栈里亲自等着。如若不是爱重您,怎么会做到这般地步呢?”

“……嗯,我知道。”

“还有您不知道的呢。前天殿下就已经进宫禀了皇上,说要带您一同到扬州办差,是因为皇上不同意,殿下后来才没再提了。”

我一愣:“还有这事?”

“小的当时正好跟在太子殿下身后,全程听到了皇上的话。”

安德全把当时的情景,向我如实道来。

那日,李祯进宫,对陛下道:“太子妃程氏并非寻常闺秀,才干不逊色于一般朝臣。儿臣恳请父皇,让太子妃随侍扬州,说不定还能够帮上儿臣的忙。”

皇上却说:“太子妃的确是个能干的,颇有你母亲当年的风姿,但她毕竟是女人,身份又特殊,随侍你身边并不得体。你母亲当年嫁入皇家后,不也是放下了做将军府小姐时的恣意张扬么?”

“程氏是上过战场的……”

“荒唐!朕信太子妃清誉,也信她父母有好好培养这个女儿,可天下人信吗?若被天下人知道,我朝太子妃曾在军营里和军人同吃同住,那会被传成什么样子?像话吗?以后休要再提起此事!”

“……父皇说得是。”

……

…………

我把下巴磕在膝盖上,听安德全叙述完当时的经过,又想起了李祯眼底的血丝。

突然之间,就很过意不去。

很多事情,并非能如我所愿,但我都一路被推着向前了。

若我是个男儿身,很多事情,便不再是阻碍。我不会被娘强硬地拽到金陵来,不会让她发愁我的亲事,不会有那场马球会的乌龙……

也就……不会遇到李祯,不会嫁给他。

那样的话……好像也不是很好。

我总是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既来之则安之,进了东宫后,也一向以自己快活为优先。

可如今我却觉得,这宫墙似乎太高了些,高得瞧不见边际。

我能为了我喜欢的人,生生收起我的翅膀,安安心心地待在这方寸之地吗?

虽然很不甘心,但我可能只有尽力一试的余地了。

我还是很努力说服自己说:其实你看,李祯已经在很努力给你自由了,他不管你不服从太后的管教,也不管你在这金陵城里搜集情报、在他王叔的府里安插探子,他甚至没有把“后宫不得干政”这句话当回事……

我不能、也不该,再任性下去。

第22章

其实满打满算,我离开东宫不过一日。虽然走得悄无声息,回得也悄无声息。大家就是一天没见到我,第二天早上,众人又齐聚在了我寝殿的前厅里请安了。

但他们都敏锐地感觉到了,我和太子之间,发生了一些变化。

微妙的变化。

我没来得及去解决我和李祯之间的问题——事实上我觉得那更是我和自己的问题,我没想好该拿自己怎么办——所以我把这些事儿丢在了一边,先着手给家里写信。

贺辰月的步履肯定比我的书信要早很多抵达,是以,我更仔细地交代了我能想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包括京中的形势,以及我关于京中有内应的猜想。又说女儿不孝,未能在此时随侍左右,为父亲排忧。

尔后,八百里加急,送往广州府。

过了些日子,爹爹四百里加急,给我回了几封信。

一个八百里一个四百里,可见我去信的时候,觉得自己这封信十分之重要,我爹爹给我回信的时候,却也就稍微敷衍了我一下。

展信一看,好话没有,到先是劈头盖脸把我骂了一通。爹爹让我有个女孩儿的样子,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今非昔比,不可以再做这种事情(大约是指我夜奔去扬州的事儿),不然被发现了十个脑袋都不够掉的。更关键的是我娘很担心,我娘一担心就念叨他。还有,我不在金陵城惹事儿就是尽孝了。

我看完这封信后,嘴角抽了抽,感觉自己之前那么多话都白叮嘱了。

第二封是我娘写的。说家中一切都好,哥哥们也好,嫂子也好,侄子侄女们也好。大嫂嫂要再给我添个侄子了,明年春天就生。二哥游历归来,准备在家里多待一阵子。三哥正在相亲,情况比我当年好得多,我能成功嫁出去真是祖宗积德了。

……看来我的婚事真是给我娘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第三封是二哥哥写的。随着信件一块儿到了东宫的,还有一柄好刀,亦是我二哥哥为我打造的。他说他此次外出,游历西北边陲,登上了祁连山脉,见到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开阔之景,心境都有些不同了。他亦带了矿石回南边,回来后便锻造了这柄刀,这是他的得意之作,送给小妹我。

我瞧见那刀,柄部刻着一只展翅天际的苍鹰,便知二哥并不是随便拿了把刀来忽悠我。

我很小的时候,他便揉着脑袋对我说:“我的小妹不是笼里的金丝雀,而应当是翱翔天际的鹰隼。”

我的手拂过刀柄雕刻的纹路,久久没能挪开。

*** ***

当天晚上,我正欲歇息,吉祥突然来报说:“舒良娣问您睡下了没有,若没那么早休息的话,想来跟您说会儿话。”

“哦?”我有些好奇,“让她进来。”

结果舒良娣不仅人来了,还带了一堆瓜子点心酸奶冻,一看就是让小厨房提前备好的,拿着精致的小玉碟装着,一份份往我的红木雕花圆桌上摆。

她已经卸了一头的珠翠,头发散散的披下,只在头顶戴了支玉簪子,脸上不施粉黛,大大咧咧地往我这儿一坐。

“你这是什么套路?”我目瞪口呆。

“找姐姐聊天呀!我睡不着嘛,太无聊了,就来看姐姐睡没睡。”

我托着下巴:“你可别装蒜了,平日你就只在乎时新的衣服首饰,每天就知道把自个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谁家给你这个良娣递了帖子,你就盛装过去晃一圈,整个儿金陵城里到处都是你的闺蜜。谁无聊,都不会是你无聊。”

“姐姐平日里又不管家,又不爱出去露脸,我和陈良媛不过是分别替姐姐分担一下嘛。”她话说得理直气壮,一双美目里满含笑意。

她就这样笑着往我嘴里递了块奶糕:“你尝尝这个。”

那奶糕口感绵软,入口即化,唇齿间都是一股奶香,到真是味道极好。我忍不住赞叹道:“这个好吃。哪儿来的?你的小厨房做的?”

“是姐姐的小厨房做的呀。”

“瞎说,我以前没吃过这个。”

“骗你做什么?是你不在的那一天,殿下下朝后去宫里请安,尝到了这奶糕。据说是御膳房新来的一位西域番邦的厨子做的,各宫娘娘都有份儿。结果你猜怎么着?殿下把人给要进东宫了,说我们太子妃没尝过这个味儿~”

我拿着第二块奶糕的手悬空在那里,呆愣着都忘了往嘴巴里送。

舒良娣接着道:“结果皇上还真同意了,人便被送进了东宫。结果一直没传他的膳,他自个儿坐不住了,给陈良媛的大丫鬟塞了银子,让问陈良媛,为何太子妃又不喜欢他这口了。”

我:“……”

“陈良媛当笑话讲给了我听,我看这厨子可怜,本来在宫中御膳房大好的前途,结果被咱们殿下一句话就给雪藏到了东宫里来。我就让他今晚再露一手,拿来给你尝尝。看来殿下判断得没错,你到确实好这一口。”

我“哦”了一声。

舒良娣这么迂回地跟我讲厨子,讲的当然不止是个厨子。

安德全也就算了,从小就跟着他主子的。可我看李祯平时也不和东宫里的女人们讲话,怎么舒良娣也来给他当说客了?

舒良娣见我不接话,笑眯眯地问:“姐姐,你怎么还在和太子置气啊?”

“我没和他置气啊。不是诓你的,我真没有。”

“那你在跟谁置气?跟你自己么?”

我心头一跳。

是了,我确实在跟我自己置气。

或者说,跟这东宫的日子置气。

每个人都在告诉我说,李祯多么多么好,我也不是傻子,我知道他很好。

只是这个世界上,女人的追求,就只应该有夫婿对自己好么?这样就该心满意足、感恩戴德了么?就活该被拘束着一辈子么?

这样的话,我也没法跟舒良娣说。

她们几个从小都是在这样的礼教下长大的,想来如果我问舒良娣这个问题,舒良娣的回答也应当是十分肯定的。

我想跟舒良娣说,你不用劝我,我心里面门儿清呢;也不用担心,过几天我又活蹦乱跳了。

只是我还没来得及说,舒良娣就挽住了我的胳膊,道:“算了,不提男人。咱们聊聊八卦吧。我姑母的八卦,你想听么?”

“哈……?”

她姑母?

那不是宫里那位宠冠六宫的贵妃娘娘么!

我原本都准备赶她回去睡觉了,却被她这样一句话,好奇心都勾了起来。

“想听。”我很老实地道。

“你求我呀~~”

“死妮子!”我掐她的肉,“快说!”

“哎哟哎哟,好,我说我说!”

按照舒良娣的说法,贵妃遇见陛下,是在太后的宫中。

舒家是临安的大家族,书香门第,几朝为官,家谱上的人名字花上一天都数不完。舒贵妃的母亲,也就是舒良娣的亲祖母,因丈夫请封,得了诰命,要入宫谢恩。

太后道:早便听说舒家有一女,容貌冠绝金陵城,不如一并带进宫来,给哀家瞧一瞧。

那便是舒贵妃的初次入宫。

她并不知道,她跟着母亲给太后请安的时候,适逢新帝下朝,也赶来寿康宫给母亲请安。

两人就这样撞到了一块儿。

一见误终身。

是皇帝主动和太后提求娶舒家女的。太后起先不同意,说按规矩两年后才有选秀,但舒家女正值芳龄,家中正为她择婿,不可能平白耽搁两年。

皇帝说,也没规定一定要选秀才能入宫。直接一顶轿子抬进来,封个美人、宝林什么的,也未尝不可。

太后说这样也不是不行,但舒家忠心耿耿,三代在朝为官,这样的世家大族之女,只封个美人也不合适。

皇帝说,位分的事情好办,只要母后觉得不逾制,那就没问题。

于是最终,舒氏女一进宫便是妃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