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章(2 / 2)

加入书签

我的共命鸟?淳愚回头看了他一眼,眼底迅速攒上了一点含蓄的惊喜,它出世了吗?

杜含章摸出手机,本来想给他翻一下古春晓朋友圈的自拍,可手机拿出来之后才发现没信号,只能冲他颔首:出了,都六百多岁了,是个叽叽喳喳的丫头片子。

古春晓是上一辈是只沉稳的雄鸟,淳愚没想到它居然会转生成话痨,一时觉得十分新鲜,拉着杜含章问了不少问题,诸如她有多高,爱吃什么,这些年又是怎么过的。

这架势宛如一个心有亏欠的老父亲,杜含章的答案却难免浅显,因为他对古春晓不太了解,不过他愿意用一些瞎猜来的答案来答复淳愚,毕竟与世隔绝这么多年,这人一定深怀惦念和担忧。

淳愚也确实非常关心,不过他问到奶茶是什么的时候就反应过来了,将话题拉回了杜含章身上:抱歉,我太久没有大家的音讯,怠慢你了,方不对,含章,你是怎么进来的?

杜含章简单和他讲了遍药厂的经历。

淳愚听完后叹了口气:林镜如今心性大变,和当年几乎判若两人了。还有你,这里进来容易出去难,你不该进来找我的。

杜含章安慰他说:这个鼎有一种很古怪的吸力,所以是进来还是出去也不全是我说了算的。

这倒是对于他说的这种吸力,淳愚是深有体会,知道它有多难以摆脱,不过这次他都爬到鼎口了,所以杜含章来的时机不算是最坏的。

淳愚心想下次若是自己在下方托着他,那他出去的概率还是挺大的,眼下忧愁无益,只能稳住心态静待时机了。

杜含章对此没有异议,平心而论,他的境况比起淳愚当年要有利太多,首先这里就有个现成的前辈,其次外面陆辰看见他进来了,余亦勤很快也会知道,再往后推,段君秀肯定是助力之一,这么多人加起来要是办不了一个魔族,那只能说明林镜确实是在靠实力横着走。

他心下镇定,头脑也就清醒,走动间问起了淳愚进来的原因。

我吗?我是随军行进到峡谷地带,遇到埋伏后为林镜所擒,在魔族的大营里被关押了三日之后,醒来就已经身在这里了。

想来为什么会有个两日的时差,杜含章觉得是当时那口鼎还在酉阳城里助纣为虐,他说:他们关押你的期间,有没有说过什么?比如要求你交出四方印之类的。

淳愚:有。魔族听信了民间散布的谣言,以为四方印真有通天彻地之能,对它十分觊觎。

杜含章:那印台呢?

淳愚:给他们了。

杜含章没想到他这么没气节,愣了下说:给他们了没问题吗?

淳愚:无碍,那印对我族来说紧要,因为能够临摹族人额骨上的记忆,但对旁人来说就个凡物,与石头无异,魔族拿去了也没什么用。

杜含章看他淡定,就没再多问,只是看着路上飘过的雾形人说:他们原先都是人吧?只是被这个鼎变成了这样。

是,都是陆续被吸进来的人,有的早些有的晚些,他们身上的生灵气被抽干了之后,就会慢慢变成炉灰。

总有一天,他也会变成天地间一抹无名的尘土,不过淳愚心里很平静,死亡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了无希望才更可怕。事实也证明他那一份无人知晓的坚持是对的,他等到了一个故人,也知道了余雪慵和古春晓的近况。

杜含章其实想问为什么他还是人的模样,话到嘴边又觉得这个问题有些残忍,便默默地换了个话题:族长,你的四方印为什么能够临摹记忆?和它底部那种万字形的篆刻有关系吗?

我原先也不知,印是世代传下来的,父辈只教了我们如何用它,却并未告知它因何能如此,不过在这鼎中的时日里,我倒是发现了一些端倪,我们到了,你看。

淳愚说着抬手一点,一盏暖黄色的灵光自虚空浮现,它在空中往前飘,光芒十分黯淡,周围的雾气却应光而散,不多久一道高至绝顶的铜绿色山壁出现在了杜含章的前方。

这山壁看似出自高山,但实际应该是铜鼎的内壁,山石的纹路里都是凿雕的痕迹,细看都是重复码放的万字符。

淳愚的灵光在移升间逐渐变扁拉平,变成了一个同样暗含万字符的方块状花纹,它飞向山壁上的一块万字符,在旋转了一个角度之后叠了上去。

然后杜含章就见那两个万字符叠出来的乱纹的右上角,慢慢出现了两个模糊的古文字。

同时在它们下方的那个对角线框出来的空间里,出现了很多列密密麻麻的小点。

杜含章心里一动,突然有点领会到了秘藏的意思,原来四方印和这个鼎上的万字符需要叠起来才能看见里头藏着的东西。

他眯了下眼睛,可实在看不清楚,便转头去看淳愚,好奇地说:族长,那是什么?

是八穗书。

八穗书是相传是炎帝所造,早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对于杜含章来说,它是一种失传的古文字,可在用一代又一代族人颅骨做记录的矜孤族长眼里,它还是可窥其踪的。

淳愚在鼎中一千年,日夜都在琢磨这些,他继续说:那两个大的字应该是北斗。至于那些小字,内容自述是绝地天通时期的一份密盟书。盟书记载的内容是远古四族的首领如何分掌和秘藏历法,分土而治的经过。他们秘藏的办法就是将天之历数密化成阴符,刻进各族的巫使常用的器物之中。

这口万物鼎和我族的印信很有可能就是当中两族的巫家器物,剩下应该还有两样,我未曾见过,这盟书也还欠缺三块,所以那两样器物具体是什么我现在也不得而知。

杜含章脑子里登时冒出了两样东西,他说:我可能知道。

那两样东西很可能一样是他原先身上那块龙骨,另一样是段君秀根下的那块石碑。

他讲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同淳愚说了一遍,末了心里又有新的疑问:族长,你刚刚说是四族分掌,所以这种订立盟约的器物应该是四份,对吗?

淳愚嗯了一声。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杜含章说:可就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这种带有万字符的东西,在人间不止这我们刚说的这四样。灵王墓和匀留博物馆里分别又出现了另外六个带符的青铜器,这个又该怎么解释?

淳愚思索了片刻:也不是不能解释。你看,我们矜孤并不属于这份盟书中提到的四族中的任何一个,但四方印最后流落到了我们手中,也就是说,在千百年的更替之中,上古的盟约已然失效了。既然失效了,为什么就不能有知情又有野心的人,重新整合并再次秘藏这些历数呢?

矜孤的族长历来都具有非凡的智慧,杜含章无从反驳,服气之余又笑道:照你这么说,防异办要是能找齐那六个青铜器上的万字符,也可以拼凑出一份失传的天文历法来?

淳愚温和地笑了笑:有可能。

接着杜含章又和淳愚研究起了龙骨和石碑上的万字符,他手机里有照片,淳愚对着照片拿灵光描摹,描好之后往山壁上叠加。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四份万字符终于成功地叠在了一起,模糊的黑点填满了符框,淳愚不让杜含章动手,挥手借黑雾搭了条阶梯,两人沿阶而上,来到了那块整合符像的跟前。

杜含章一窍不通,淳愚则拿手指拂着字迹,逐字读道:天文之官,仰占俯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