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经济大清 分节阅读 80(2 / 2)

加入书签

京畿道以南那几乎是半个朝鲜了。胤祚心中一阵狂喜,道:“马上派人去朝鲜采购棉花,以后各年也优先选用朝鲜的棉花。”

“是。”吴泽顿了顿道,“龙公子,为何优先朝鲜呢直隶等地的棉花也不比朝鲜差啊。莫非是想效法管仲治鲁梁”

胤祚摇摇头道:“我有一个更科学一点的说法,调整经济结构,转移落后产能。另外管仲治鲁梁这故事,都是管仲自己瞎吹的,骗骗普通人也就罢了,你一个商人可不能上当啊。”

吴泽连忙点头应是。

解决了棉花的事情,胤祚的心情也轻松了一些,喝了一口手中的凉茶,压低声音道:“我今天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

盛京城,对大清来说意义非凡,其格局也很有特色,内城是正方形,内设井字形街道,外城呈圆形,暗合天圆地方之意。

在南顺城路上,许多商贩正沿街叫卖,大街上人流如织,茶楼酒肆热闹非凡,很难想象这是关外能看到的景象。

在城门边上一处不起眼的位置,一男一女支起了自己的小摊子。

那男子弱冠年纪,面白无须,长得倒也周正,身着一件藏青色长袍,虽然满是补丁,但也难以他一身儒雅之气。

那女子不过十六,长得眉清目秀,气度谈吐一看就是大家闺秀,但一身鹅黄色襦裙也满是补丁,身材也显得瘦小。

不一会,二人就搭好了摊子,从包裹中拿出几幅字画放在摊子上售卖,只是这二人既不吆喝,商品也不吸引人,是以摊前没什么人光顾。

那男子倒也气定神闲,找了块青石,拂去上面灰尘后,坐了下来,从怀中拿出本诗经读了起来,偶尔读到妙处还微微一笑,若不是身上穿的破旧,这一幕倒也颇让人赏心悦目。

那女子则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露焦急之色,半天后又转身看着那男子道:“哥,别看了,咱爹的字画卖不出去啊。”

那男子头都没抬淡然道:“小言,看得出这字画妙处的自然会来的,放心。”

被称作小言的女子“哦”了一声,然后又转过身去,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片刻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小声的喊道:“卖卖字画了”

然而她的声音太小,根本没人听见。

“卖卖字画”小言又加大了些声音,这回终于有人注意到了她的摊子。

一个做富家公子打扮的人踱步过来,轻摇手中折扇问道:“这是何人的字画啊”

“我爹啊不对是耕烟老人。”

那富家公子放下折扇,挑一幅画卷,打开一看,这幅画画的是夕阳下的一处渡口,一个苍老的摆渡翁正在驾船,周围的环境一片萧瑟,树上的叶子都已掉光,露出突兀的枝丫,远处残阳将落,天边满是凄惨的霞光。

在左上还题着一首诗“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入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戌楼。”落款为耕烟老人。

“这画多少银子”那富家子弟问道。

“十两”小言小心的说道,“要不,九两也行”

这是她一旁看书的哥哥开口了:“十两银子少一两也不行。”

那富家子弟气得把画往桌子上一摔,骂道:“什么屁画买这么贵还少一两也不行,当爷稀罕活该卖不出去”

说完就一甩袖子走了。小言把画重新卷好,气鼓鼓的盯着那男子。

“哥都像你这般卖画,就是苏东坡的字画也卖不出去啊”

“苏东坡的画作尚可,论字却不一定比的过咱爹。十两银子买的已经算少了。”依旧没有从书上抬头。

小言小脸憋得通红,指着那男子道:“戴高你知不知道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娘亲身体本就不好,还要天天跟着大哥二哥他们上山捡榛子,爹的字画要是再卖不出去,我们我们一家人就要饿死了”

戴高把诗经放了下来,盯着小言:“我戴家人就算饿死了也是有气节的,你忘了咱们为什么被流放到盛京的吗”

小言眼中有泪光闪动,恨恨的道:“要饿死也是你饿死”说完就转过身去,继续叫卖字画。

然而来的人不是嫌字画太贵,就是觉得耕烟老人这个名号不响,一个上午一幅字画也没有卖出去。

肚子传来一阵咕噜声,小言捂着肚子,一屁股坐在地上,眼泪又不争气的在眼眶里打转。

这时旁边突然有人嚷嚷道:“德胜门边上有人发银子啊,大家快去看看啊”话音一落周围的人流纷纷往北边涌去。

小言闻言也疑惑的站起来,看着人流跑向的方向。德胜门乃是内城的南门,离他们这里不远,小言正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过去。

“天下哪有这种凭白发银子的好事,不许去。”戴高似是看出了小言心中所想。

小言听到这句话反而坚定了决心,瞪了戴高一眼道:“我一会就回来你看好摊子”说着就钻到人流里了。

戴高见状叹口气,把字画和摊子收好,也往那边去了。

德胜门周围已经围了厚厚一层人,小言虽瘦小但在人群中挤了半天,却也挤到了前面。

之间人群之中搭了一处高台,高台上摆了几个托盘,托盘中都都是一钱左右的碎银子,差不多有上百块,加起来有几十两。

在托盘前面站了个人,手上拿了个锣,敲了半天,然后拿出了个喇叭形的纸筒举到嘴边大声道:“诸位,诸位,今天是我百事行开业半周年庆典,感谢诸位莅临”

台下闻言响起一片恭喜之声。小言听到身后有人交头接耳。

“百事行是啥半周年庆典有什么好办的京城里百年老字号都没这么张扬。”

“管他是啥呢,一会给发银子不就行了。”

“百事行都不知道那可齐齐哈尔那边的大商号,去年的时候把咱们这所有的棉花都给收走了,现在是东北地界第一大财主呢。”

“哦哦,这么厉害,看来发银子的事,跑不了了。”

小言听到身后的人的窃窃私语,对发银子的事情又多了几分期待,垫着脚直往台上看。

那台上的大嗓门喊道:“一会我们会散发银两,表达对诸位到场的感谢”

听到这话,人群顿时拥挤了起来,大家争先恐后的往前挤,争取能找到个接银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