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福宝的七十年代 第22节(1 / 2)

加入书签

顾大勇年轻时候家里境况还是不错的,当时就想着让自己孩子去私塾读书。顾卫民从小就不爱学习,听说被顾大勇打着进去私塾里念了三天书,只会背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之后就再也不踏进私塾门口了。

牛三妮听着去市里那么好,当然盼望,但是想想顾卫民那情况,大字不识睁眼瞎,去了市里还不是两眼摸黑,知道没机会了,于是无奈的说:“你们几个争吧,这么好的机会呢。”

沈红英却眼里放光,跃跃欲试:“卫国倒是识字,去市里应该没问题,他能应付得来,不过这当然得看爹娘的意思……”

说着拿眼偷偷地瞅苗秀菊,盼着她能发话。

刘招娣听了,手一下子攥紧了,渴望地望着苗秀菊。

她也希望自己男人去市里长见识啊,这种机会一看就不多见,当然是能抓住就抓住。没准去了市里长长见识,回来运气好了她就能怀上个大胖小子了。

刘桂枝倒是没多想,她觉得自己男人是老幺,从小也不太受苗秀菊待见,这种好事怎么轮也轮不到顾卫东头上,所以也没什么指望,听陈有福说那么多,不过是听个热闹,听了就算,低头继续干活去了。

苗秀菊看看几个儿媳妇这脸色,一时也是唇边一抹冷笑。

她早就把几个儿媳妇的性子看得透透的。

大儿媳妇沈红英什么事就知道往前冲,什么是都少不了她,虎视眈眈地看着她就等着她发话呢。

二儿媳妇性子还算爽朗但是缺心眼,说话没个把门的,听听,说的那叫什么话?

三儿媳妇不说话性子藏藏掖掖的但是小心眼最多,平时专会盯梢看事摆道子,背后使坏撺掇是非她最强了。

至于四儿媳妇,那就是傻子啊!

泥捏的性子,连争都不带争一下的,可真是没用,想想也是来气!

她面对着沈红英和刘招娣期盼的目光,咳了一声,郑重地说:“这个事,我得和你们爹商量商量,再开一个公平公正的家庭会议。现在,你看先干活去吧。”

一句话,把儿媳妇都给打发了。

第27章 市三好家庭2

沈红英回去房中, 和自己男人就开始低声叨叨上了:“你说咱娘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到底想让谁去市里啊?”

顾卫国纳闷:“让谁去谁就去呗, 操那心干嘛?咱就听咱娘的, 看娘怎么安排呗!”

顾卫国觉得,这是娘要操心的, 当儿子的就听话就是了, 有爹娘在, 当儿子媳妇的不能越过天去, 自己也不需要操心这些。

沈红英一听恼了, 心里那个恨啊:“你就算是个榆木疙瘩, 能不能也有开窍的一天, 这是小事吗?这是大事,哪能真听娘安排,真听娘安排, 我看娘肯定给老四家的!”

顾卫国:“给就给呗,怎么都是自己兄弟,肥水又流不了外人田。”

沈红英:“我呸,当我没看出来, 咱娘心里向着老四家的,对老四家的动不动就是笑模样,反正这次不行, 这次咱也得努力争取啊!””

顾卫国纳闷:“怎么争取?好好的你闹腾什么?”

沈红英:“你这就去和娘说说话, 掏心窝子说, 就说你是家里老大, 家里什么事你出力最多,你是嫡长子,你就该成为咱家的代表去市里领奖去市里长见识。”

顾卫国一摆手,直接躺炕头上扯被子要睡觉:“得,这种话我可说不上来,你要说你说去,这不是丢人吗?”

沈红英看着躺在炕上蒙头的自家男人,气得眼泪都快落下来了:“我操心费神的,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吗?还不是为了孩子吗?你就不能往前走走路迈迈步,争取争取?这可是天大的荣誉,一般人想等都等不来的,你咋就这么不争气呢?”

顾卫国听着她叨叨,突然就恼火了:“争取?我为什么要去争取?咱这一大家子,我什么好事都得揽我怀里啊?咱娘平时的为人你也知道,她什么时候偏心眼过?她什么时候不公正过?家里是她当家,你就听着她安排就行了,这次无论选谁,娘自然有娘的道理!”

沈红英:“那我就没我的道理?我们家孩子都十几岁了,凭什么还一直听你娘安排?咱们就不能自己安排安排自己的事?”

顾卫国猛地坐起来,诧异地看着她:“你这是什么意思?嫌一家子日子过得太平,想分家还是怎么着?还是你觉得家里一直听娘的你委屈了?”

沈红英一噎,不说话了。

她心里早盘算过了,自己家两个儿子一个十一岁,一个九岁,再上几年学能识字就可以不用上了,回到家里干活一天能半个工分,这样自己一家三口挣工分供养四个人,日子就不会太吃紧,慢慢地就能好起来。

可是如果和其它几房混在一起就吃亏了,二房也就算了,不至于是拖累,三房三个丫头片子其中还有个四岁的,不知道要拉扯到什么时候,四房有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能吃,这都是累赘。

论起年纪来,自己家孩子最大,最早能上工干活,分家对她当然是最沾光的。

只是分家这种事,她不敢说出口,怕自己男人恼火,也怕苗秀菊那里给她冷脸子骂她。

算计来算计去,她决定去找找苗秀菊,和苗秀菊说说,试探下口风。

而苗秀菊这里躺在炕上后,就和自家老头子顾大勇聊起了这个事。

“你说这个名额到底给谁啊?”她也有点犯愁。

“你想给谁就给谁呗。”顾大勇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其实我想给老四家的,但是就怕老大和老三那里不高兴。”苗秀菊却觉得这事很为难。

老二不识几个字,估计自己都知道自己没资格去,但是老大和老三好歹读了一年书,识字,不让他们去他们可能不愿意。

可打心眼里,她想让老四去。

老四从小就机灵,有想法,读书读到了初中才辍学的,相对最有文化,况且最关键的是——

苗秀菊总觉得这个机会是福宝给带来的,人家李明栓怜惜福宝这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也记挂着福宝,这次陈有福写的材料也多半是因为他们收养了福宝才过关的,要不是福宝,哪里来的这么好的机会?

苗秀菊认为自己私底下偏疼福宝一下很理直气壮,人家福宝就是福气好,给家里带来了好处。

可是这种话不能挑明了说,如果挑明了说,这事传出去怕别人嫉妒眼红,也怕聂老三媳妇那里闹幺蛾子,毕竟聂家也养了福宝四年,万一他们死皮赖脸非要抢呢?

“这也没办法,看你吧,其实只有一个名额,四个儿子,给了谁,其它媳妇都不高兴。”顾大勇人虽然老实,但也明白一大家子几个儿子,儿子实心眼无所谓,儿媳妇却会计较。

平时连你少吃一口我多吃一口都得算计,更不要说这种大事了。

“算了,这种事就听天由命看命吧!”苗秀菊痛下决断,想出了一个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