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福宝的七十年代 第21节(1 / 2)

加入书签

不过看看刘桂枝,她叹了声:“桂枝,你也是不懂事,怎么一口气拿六尾来,应该给家里留着,跃进跃华几个孩子在长身体,本来家里就不富裕啊……”

刘桂枝笑,比划着:很多,很多,嫂嫂放心吃。

刘桂枝嫂子和娘都有些惊讶,忙问怎么回事。

旁边的顾胜天就帮着解释了,说起来兄弟几个在山里捞鱼的事,听得刘家一家子只咂舌:“还有这种事,真是稀罕了。”

刘桂枝低头摸摸福宝的脑袋,她心里明白,只是嘴上说不出来而已。

她家福宝是个小福星,专能给家里带好运的,有了这个小闺女,以后日子定是越过越好。

一家子人吃了一顿好的,说得又热闹,当晚刘桂枝干脆就住在娘家。

刘桂枝娘挺喜欢福宝的,便让福宝和顾胜天跟着自己睡,晚上还偷摸从柜子里拿出来麦乳精给他们冲水喝:“这个营养,你们一人喝一杯,喝了能长高。”

到了第二天晌午,刘桂枝才带着福宝和顾胜天回婆家,竹筐里还背着她娘偷偷塞给她的麦乳精还有鸡蛋糕,说是给福宝和顾胜天补身子用的。

一路上脚步轻快,想想这好日子就觉得满心舒坦,谁知道一进村口的斜坡子,就听晒太阳的胡奶奶说:“桂枝,你才回来啊,你家出事了。”

刘桂枝心里一惊,诧异地看着胡奶奶。

胡奶奶揣着袖子说:“你大嫂和你二嫂昨天本来说要回娘家,不知道怎么走到半路就开始闹肚子,拉得都没人样了,赶紧跑回家里,听说从昨天到现在,就没消停过,你家大伯哥过去公社里拿止泻药去了,也不知道能管用不。”

刘桂枝听着这话,也是纳闷了,好好的,怎么会两个人都拉肚子?

胡奶奶:“谁知道呢,是不是吃什么不好的东西了?”

不好的东西?

刘桂枝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

平时都是吃棒子面窝窝头红薯干窝窝头高粱米窝窝头的,也没什么特别的,如果说最近吃了什么,那就是大鲤鱼啊!

可一家子都吃了,怎么可能只有大嫂和三嫂闹肚子?

刘桂枝不敢耽搁,赶紧领着福宝和顾胜天回家,一进家门就听到东边房里沈红英在那里哎呦哎呦,哎呦着,就突然爬起来,抱着肚子往茅房跑。

偏偏刘招娣这个时候也抢着要去茅房,最后两个人你争我抢的,一起跑进去了,很快茅房里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味道。

几个孩子见了,捂着鼻子赶紧躲开。

刘桂枝进了屋,纳闷地用手势比划着问苗秀菊,这到底是咋啦?

苗秀菊也是满肚子气,没好气地说:“这两个傻媳妇没福,没福气享受大鱼大肉,吃了闹肚子呗!你说有这种媳妇吗,好好的鱼吃进去,别人觉得好吃,就她们两个闹肚子,真是不够丢人现眼的!好好的日子过不成,还得花钱给她们两个买药去!”

刘桂枝听了,没敢吭声,赶紧过去灶房干活去了。

苗秀菊看着福宝,心情顿时好了,招呼福宝到自己跟前来,抱住她在自己膝盖上:“福宝乖,我福宝一看就是有福气。”

说着间,把一块牛奶糖掰成两半,一半给了顾胜天,一半给了福宝,小声说:“别让你哥哥姐姐们知道,赶紧偷偷吃了。”

福宝和顾胜天眼前一亮,一人接过来半块糖放在嘴里吃,牛奶糖香香甜甜的,带着浓郁的奶味,很好吃,福宝和顾胜天都忍不住美滋滋地笑,偎依在苗秀菊怀里一脸乖巧。

苗秀菊暗暗地想,这两个倒霉媳妇,怕不是背后念叨了福宝什么,根本承受不起福宝带来的大鱼大肉吧!

活该!

而接下来的日子,苗秀菊又提了两条鱼过去陈有福那里,也让陈有福尝尝,陈有福见有鱼,自然也是眼馋先说了一番现在的各种规定,让他们以后不许捕鱼捉鱼,之后就愉快地接受了。

苗秀菊看了看,分给隔壁孤寡陈大爷一条,又给往常相好的邻居比如胡奶奶分了几条。

其余的顾家自己留着吃,三不五时地把那些鱼拿出来宰几尾吃,虽然不像最开始那么敞开肚子吃,不过每个人都能吃到几块肉解解馋,日子过得别提多美了。

唯独那沈红英和刘招娣,开始还不信邪,后来尝试着吃口鱼肉,好不容易好起来的肚子又开始拉了,而且拉得稀里哗啦没个停。

最后两个人终于认命了:“我们命不好,天生不能享福,吃不了鱼肉。”

于是两个人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吃鱼肉喝鱼汤,自己闻着香味却只能捧着窝窝头啃,再吸溜喝几口糙米粥,馋得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可是又能怪谁,怪自己没福气享受呗!

第26章 市三好家庭1

进了腊月, 天更冷了, 地里也是彻底没活干, 平溪生产大队的男女老少没事时候也出来玩玩牌逗逗乐的。

顾家人却不敢松懈, 苗秀菊让女人们在家纳鞋底子缝鞋垫,纺线织布, 积攒一些偷偷拿到集市上去卖, 卖不出去就换点粗粮什么的, 至于男人们, 因为现在天太冷都上冻了, 早就没法编草席了, 就出去砖窑上找点零散活干干, 干一天人家能分点粮票,好歹是个进项。

孩子们则是一如既往去山上,在越来越光秃秃的山窝窝里找野菜, 灰灰菜白蒿什么的,运气好还能捡到一点酸枣野桃子,或者掏个鸟蛋。

顾胜天就特喜欢拉着福宝上山一起去找,因为他发现只要带上福宝, 好像就特别容易捡到鸟蛋或者什么野苹果来吃。

这是一个秘密,他贼精,没告诉家里别人——他怕哥哥们和他抢福宝。

在这样的腊月寒冬里, 天气虽然冷, 但是平溪生产大队的日子是平静而安详的, 人们贫穷但是安分勤劳。

如果说唯一的不和谐, 应该就是聂老三家那一家子了,她家闺女自打掉入了泥潭堆里,挨了冻,感冒了一场,跑去了公社里卫生所看病,看了好些天总算是看好了,但是却损耗不少,也花了一些钱。

为此聂老三媳妇可没少折腾,天天抱怨诉苦,陈有福没办法,三番两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又帮着报销了一些看病的花费,同时看着让聂家老大出了点,这事才算过去。

聂老三媳妇为此还不满:“我家孩子被谁害的啊!”

陈有福心里好苦,当个大队长不容易哪,好赖说出去是个官,管着一个生产大队的人,但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跑前跑后有时候还得往里头倒赔自己的粮食!

而就在他为了聂老三家的事愁苦的时候,总算一件喜事来了——老顾家的那个市先进五好家庭名额终于敲定了,人家上面给出通知,说是评上了。

陈有福听说这消息,骑着自行车直接从公社里飞奔回了生产大队,然后扔下自行车就往顾家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