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816(1 / 2)

加入书签

d咱们先挑的是官女子。总得先以官女子身份进宫伺候才是正经。”

那拉氏拨了拨腕上的金镯,“这头一宗,咱们便得替皇太后的宫里选几个女孩儿了。你也明白,皇太后跟前儿伺候的安寿、安颐等一班人,年岁也都大了。就算身子骨儿也还都硬朗,可是终究手脚慢了,眼神儿也不济了,这便不能再如从前似的,什么都指望着她们。便总得选几个聪明伶俐的,更要紧是能叫皇太后能看得入眼去”

婉兮便也含笑点头,“那便是说,应该为皇太后选几个家世贵重的姑娘。便是内务府下旗下的,也得是内务府世家的格格。”

那拉氏轻哼一声儿,“你倒剔透。”

婉兮含笑垂眸望向眼前的排单。

便是还没见女子们的面儿,可是那排单上早已清清楚楚写明白了这些女子的家世:哪个旗的、某某氏、父亲是谁为何官职、祖父是谁为何官职既然要照着家世来选,那倒也好挑。

婉兮便也一眼瞧见了一个汪氏,小名凌之,出自内府下正白旗,包衣佐领下;父亲名四格,官职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兼内务府奉宸苑卿。

婉兮也不由得挑了挑眉。

单一个奉宸苑卿,已是内务府的三品职官;而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就更是二品官了。

这样的家世,自是内务府世家,且门第甚高了。

这样家世的女孩儿进宫来,便只是官女子,也不能在普通的主位宫里伺候,必定要指进高位宫里才是。

若此说来,那这个汪氏,倒是可以拨进皇太后宫里伺候的好人选。

可是婉兮不由又是望了那拉氏一眼。

既然这位的家世门第这样明摆着呢,那拉氏怎么没提到此人呢

婉兮再垂眸细看排单,心下便也是了然,悄然一笑。

汪氏父亲“四格”这个名儿,一听就是旗人的名儿,不是汉人的名儿,倒不容易分辨是满人还是汉人去;

而汪氏,单看这个姓氏,依旧不好确定是满人、汉人因满洲姓氏中,也有“瓦勒佳氏”亦称“汪拉佳氏”,渐渐简称了成为“汪氏”的;除了老满洲姓氏之外,还有金朝皇室的完颜氏,在明朝时被成为“王甲氏”,后来也慢慢儿地选了汉字为“汪氏”。

究竟这汪氏是满人还是汉人,抑或金人,还得看她们家世居之地。

婉兮一瞧那排单上的记载,也是不由得微微挑眉这个汪氏也是世居沈阳。

婉兮自己母家从入旗之后,便也都在旗籍上记作“世居沈阳”,故此这一看既然是同为沈阳的出身,婉兮便知道这是谁家了这个汪氏,果然是汉人;这汪家也是内务府世家里著名的汉人世家了。

他们家先祖是在大清立国之初就已经入了包衣的,已经世代是皇家的心腹世仆,故此那四格才能以包衣的身份,却当了镶蓝旗的满洲副都统去。

怕也就是因为这个汪氏虽然门第高,可却是汉姓人,这才叫那拉氏心下不是那么喜欢,所以才没提起吧

虽还没见到这个人,但是因为同为内务府下的汉姓人,且都是世居沈阳的,婉兮心下倒是对这个汪氏颇有了些亲近之意。

婉兮将手头的排单都先看了看,微微垂首凝神,便含笑道,“依妾身的理解,此次挑选女子,便该是满人、汉姓人、蒙古人、回人等各佐领皆有选入,方不负皇上一体爱护世仆之心。主子娘娘说,妾身的领会可有错”

那拉氏哼鄂一声儿,“内三旗又不同于外八旗,终究都是咱们皇家的世仆,是家里人,自然便更该一碗水端平些。”

婉兮心下便更有了数儿,含笑点头,“妾身终究是汉姓人,对满洲世家了解得自比不上主子娘娘妾身便只帮主子娘娘选着汉姓人吧”

那拉氏皱了皱眉,“不光汉姓人,便连那回人佐领的,你也一并看了吧”

那拉氏因与容嫔的隔阂,便连整个回人佐领都有些不待见。

婉兮含笑点头,“妾身明白了。”

话说到此处,婉兮忽然起身行礼,“妾身请一会子时辰,去更个衣。”

已是引见在即,竟忽然要起身更衣,有些不合礼仪。这事儿放在令贵妃身上,倒是少见的。

那拉氏挑了挑眉,“快去快回吧,没的叫时辰都乱了去。”

走出殿外,婉兮却没往净房去,而是带着玉蝉绕过回廊,朝秀女们列班等候的地方儿去。

玉蝉瞧出来主子不是真正要更衣,这是寻个由头朝待选女子这边儿来。

玉蝉便轻笑一声问,“主子是有心想抬举这个汪氏”

婉兮点点头,却又摇摇头,“都是汉姓人,又都是母家世居沈阳,我对她自是心生亲近之感。可是,我倒是觉着,她却是未必想要进宫的。”

玉蝉一怔,“主子缘何这样想”

婉兮立在翠竹下,挑眸望向那湛蓝的天。

“内务府女子挑选,十一岁便要报上名姓,叫各佐领、参领备档;十三岁便为及岁,要预备进宫参选。待得十七岁便已逾岁这个汪氏,今年已是十七岁了,倒是女子挑选的最后年岁。”

“我便想起了我自己。我原本也该十三岁就进宫备选,可是我逃了一年,十四岁才进宫的。”婉兮朝玉蝉淘气地眨眨眼,“这个汪氏就更是十七岁才进宫来应选,赶在最后的年岁里,倒是比我更有抻劲儿。可是你瞧,若以她的家世,只要十三岁进来应选,便必定是选中的,何以十七岁了才来”

玉蝉便也明白了,“主子是说她也是跟主子当年一样,本不愿进宫来,这才寻了法子去逃避。况且她阿玛自己就是都统,家里门第又高,这便更容易想出法子来逃避。只是今年已是十七了,按着宫里的规定,若不经挑选,即便逾岁了,也不准自行婚嫁,所以她今年还是不得不来了。总归,她是不想进宫的。”

“我正是这样想的。”婉兮点头,“不过我也担心是猜错了。终究宫里也有旁人十七岁才进宫的例子,比如忻嫔忻嫔的阿玛正好儿在她十四岁本该应选的时候儿溘逝,她便也要守孝,这才晚了三年,十七岁才进宫的。”

玉蝉便也会意,“主子是担心,她进宫来应选的年岁晚,不一定是不想进宫,怕还是有旁的缘故。”

婉兮便笑了,“你这小妮儿,果然一点就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