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05(1 / 2)

加入书签

吧”众人也应声附和。孙中山对此可谓驾轻就熟,稍稍谦逊几句,便昂然走上前台,开始了他的演讲:“遥想数十年前。清廷次第剿平洪杨天国、东西捻军以及西北回乱,朝野上下都弹冠相庆,自以为经此祸乱金瓯复整,当盛世可期、万年可待。百官士绅竞相主张开厂矿、修铁路、购军舰、造巨炮、练海军,民间也是意气风发。到处一片繁华,时称同光中兴。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最后不得不割地赔款委曲求全。

“当时孙某年未而立,最初见国势蒸蒸日上,也想学得一技之长为生民略尽绵薄之力。谁知国家居然颓败如斯,甚至不敌东瀛弹丸小国在屈辱、震惊的同时,孙某开始积极反思,试图寻找落败的原因。记得战后。日本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评价道日清战争是文明战胜野蛮。我才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表面下,清政府早已病入膏肓,所谓同光中兴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要想让中华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唯有驱除鞑虏、建立民国一途于是在1894年年底转赴檀香山,募款创建兴中会。是为革命之始。

“自甲午到现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孙某一直奔波海外,与诸位同仁为民族、民权、民生而艰苦奋斗。赖全会同志尽命,我们终于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民族、民权斗争基本达到目的,政治上革命已经如愿以偿。然而革命尚未全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我们面前,尚有大量的工作必须完成,使中国能以强国的身份与列强并驾齐驱。现在当务之急是施行民生主义,从事社会上的革命。社会革命比政治革命更属重大,因为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而地权向来是国民生活的根本,不是放几排枪、扔几颗炸弹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使用和平手段才能奏效。

“在孙某看来,平均地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所谓征收地价税,就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贵地收税多,贱地收税少;而土地增价归公则是以后地价涨高的部分归国家所有,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当然,土地是传统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即便采用征收地价税、土地增价归公等手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国人对土地的依赖和眷恋。所以我们还要从其他方面着手。

“首先,我们同盟会要在精神上开展启蒙运动,积极宣传西方的重商思想,让国民摆脱愚昧,增广见识,冲破以往皇权、神权等造成的思想桎梏,减少民众对土地的迷恋,把资金投入到实业与商务中来,以此重建我们的国家。这项工作就有赖遁初诸位了

“其次,我们同盟会要在物质上以身作则,大力兴办实业,使得中华工厂遍地,机器轰鸣,烟囱密布,高楼林立,火车通行南北,轮船畅游江海。早在二十年前,孙某北上拜谒李文忠公李鸿章时,就曾提出国家要使得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现在革命已经初步成功,正是大有为之时,而且孙某卸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也恰好有空闲,所以这项工作孙某当仁不让

“实话说,中国的经济非常落后,工农业基础非常薄弱,需要发展的实业太多太多无论是粮、棉、油、纺织、日用品、印刷、蚕丝、茶等的加工,还是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藏的开采,又或者钢铁、石油、机械、水泥等各种原材料的制造,都需要我们同志认真努力。然而要想让各种实业健康发展,前提是必须尽快修建沿海、腹地和边疆联成一片的庞大铁路系统,确保各种货物顺利流通,从而促进商业走向繁荣。

“袁项城给予敝人全国铁路督办的空衔,孙某何尝不知其背后的羁縻之意只是铁路关乎国计民生,意义重大,所以敝人才欣然接受。孙某愿以十年时间为国家修建十万英里铁路,为商业繁荣、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用这个活生生的现实告诉全国民众,我们革命党人不仅善于破坏,更善于建设”

话音一落,“大总统万岁”的欢呼声便响彻丁家花园。

当然,如果孙元起在现场的话,必定要为孙中山异想天开的设想捧腹大笑:你知道十年修十万英里铁路是什么概念么一英里约合161公里,十万英里就是161万公里。举全国之力,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才98万公里,还不及孙中山设想的六成。而且纵观世界各国,也只有美国一家达到了孙中山的要求孙中山既没有穿越众的金手指,又没有美利坚帝国那样的庞大财力,何德何能在十年之间修建十万英里铁路

如果说孙中山十年修十万英里铁路的设想让人捧腹大笑的话,那么他一本正经刊登在建国方略中的铁路规划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那张十万英里铁路规划图是孙中山查阅铁路工程资料、考察既有铁路沿线之后亲手绘制的草图,但是,只要任何有一点地理和交通常识的人都规划不出孙中山的那个铁路建设伟业,而且即便以现在的工程技术也无法实现他的宏伟蓝图因为那张规划图与其说是铁路规划,还不如说是各大中城市之间的连线游戏。

更要命的是,不管两座城市之间是崇山峻岭、荒原大漠,还是长江大河、丛林沼泽,孙中山一概无视,直接以线段连接,仿佛是在证明他学过平面几何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相信施工人员看到那么多笔直线路,上吊投河的心思都有了

孙中山又说道:“不过,在当今中国兴办实业也非一件易事比如兴办铁路、商港、军工等大实业,国家贫困苦无资本,则不能不借外债,然而借外债又会被某些国家主义者诋毁,轻则怀疑你政治操守,重则攻讦你卖国求利。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难啊

“此外,在兴办实业富国强民的同时,我们必须防止资本家的垄断。所谓的资本家,以压榨平民获取暴利为本分,但对人民的痛苦却全然不负责任。一言以蔽之:资本家者,无良心者也。所以我们一定要排斥少数资本家,使得最广大人民享有生产劳动上的自由”

第三三零章润物无声春有功

当天晚些时候,孙中山在饯别会上的讲话稿就被陈训恩送到了孙元起的案头。

孙元起看完,弹了弹那几页纸:“说起借外债,别人或许还不知道他意中所指;但要说到现今中国最大的资本家,还有谁比得过我中山先生这番讲话,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陈训恩点点头:“大人所言极是此次同盟会在内阁中势力尚不及我们新中国党,作为党首,孙逸仙难免会有怨怼之情。但话说回来,内阁总理唐少川不仅是袁项城的亲朋故旧、大人的大学校友,也是他们同盟会的会员,如何组建内阁他心中自有成算,与我们何干”

孙元起道:“如今南北和议刚刚达成,中山先生主动让贤,引得全国上下一片赞誉,同盟会也随之名声大振。这次同盟会在内阁中吃了闷亏,就算他们想找袁项城的麻烦,也不可能选在这个时候,免得让人怀疑他们是在挟恩求报,然而总要找个发泄的对象。我们新中国党改组未久便在内阁异军突起,一举占据三个席位,在同盟会看来,分明是我们强占了他们的位置;而且敝人、张啬翁、汤蛰翁等都曾在清政府任职,正是他们革命的对象。如此想来,他们把矛头指向我们也在情理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