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5(1 / 2)

加入书签

还有香山、卧佛寺。不过没在这儿停过,因为这块儿没什么人家。”

“对了,北京郊区这地价怎么样”孙元起来大清以后没接触过三农问题,对这个没谱儿。

“那也分三六九等。好的河田,二三十两一亩也是有的。普通一点的良田,从二、三两到十几两,没个准儿。至于那些癞地,一亩也就几百文、几钱银子。”中国人,没有不关心地价的,无论哪个朝代。所以车夫是如数家珍。

孙元起指着面前的山地:“这片地,你看值多少钱一亩”

“这个一顷地要能卖十两银子,地主就应该偷着笑了。”车夫很惊讶,“这地能干啥不能耕、不能种的。”

老赵也走了过来,手里捏着一把土:“孙先生,这地可不好里面尽是沙子、碎石块,种草都不肯长。放俺们山东,这地,给人都没人要。”

孙元起心想:这就好这就好

吃了饭,大家休息好了,三三两两地往四周转悠。孙元起带着佟景圣、老赵坐着马车,绕着这片丘陵转了半圈,越转越满意。当下,孙元起轻声嘱咐老赵,回去让老郑出面,问问这片地的地主是谁,然后把地给买下来。

回到城里,孙元起心中略定:看来这地皮花不了多少钱,现在关键就是寻找合适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和建设了。不过这也不急,毕竟地还没有买下来。

次日早上,老郑出门打听消息去了。孙元起自己则准备好礼物,前往拜访美国公使康格先生。

美国公使馆似乎在去年的事件中没有遭受破坏,至少从外面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门口的卫兵已经换了一茬,都不再认得孙元起,只好依照规矩,请求拜见。还好,流利的英语和扬克约翰逊的名字还是起到不小的作用,孙元起很快见到了康格先生。

在经过一场大的事变,康格先生已经略显老态,不过见到孙元起依然非常高兴:“哎呀,哎呀,这不是扬克先生么今天有空来看我啦”

“是的,康格先生。你最近好么”孙元起递上礼物。

“谢谢你的礼物,扬克。”双方在客厅坐定,然后康格先生继续说:“扬克,你现在可是鼎鼎有名了。嗯,或许我应该称呼你为最杰出的青年科学家、耶鲁大学、it教授扬克约翰逊博士,哈哈”

“随你的便吧。”孙元起对于玩笑,也毫不客气。

康格先生用低沉的语调:“对了,对于去年发生的事情,我表示遗憾。我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那样,一如你所说的。”

“我相信,康格先生您已经做到您所能做的最好了。对此,我非常感谢”孙元起一鞠躬。

“好吧好吧我们都不提这些不愉快的过去了。幸好我们还有美好的未来。”康格先生端起一盏咖啡,黑人嬷嬷端上的。

黑人嬷嬷笑着说:“小伙子,我还记得你,记得你喜欢喝卡布奇诺。”

“谢谢”孙元起微微起身,接过咖啡。

等黑人嬷嬷退下后,孙元起才说明此次来意:“康格先生,我这次从美国回来,主要是想建一所学校。”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康格先生点点头,“不愧是耶鲁大学的学生,要知道,耶鲁的学子创办了美国最多的学校。现在,目标转向了中国。”

“如果这是夸奖的话,那允许我说一声谢谢。”孙元起哈哈一笑,然后很诚恳地说:“所以,我希望康格先生能推荐一所信誉良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康格先生顾左右而言他:“我推荐啊呵呵,或许你应该问你的校友更合适,毕竟他才是专业人员。”

“谁”孙元起心想:我认识的耶鲁校友,那是个位数。

“jetienyow。”

“什么什么”孙元起没听懂这几个单词,这几个读音怪怪的,感觉像是粤语,“詹天佑”

康格先生点点头:“应该就是他。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是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雪菲尔德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

哈啊詹大牛同志是我的“校友”孙元起心中一阵激动。

从康格先生处得知,此时詹天佑已经应盛宣怀和铁路总公司聘约南下,主持恢复萍醴铁路工程。孙元起回家后,开始给詹天佑写信,一者作为校友、后辈,主动联系一下感情;二者,就是希望他能推荐一个专业的建筑设计公司。

这样,征地拆迁、规划建房两件事就可以暂时放下,等待回音即可。下一步,主要是招聘师资、草拟章程了。学校的章程好办,把自己前不久写的学校学制初拟改改就成。关键是师资,现在可就自己一个光杆司令。

丁韪良这位老先生不错,关系也不错,就是人家年高位重,已经是清政府的二品大员,恐怕自己这座小庙容不得这尊大佛。

那其他的呢

这几天,孙元起就天天在愁这个问题。

这一日,孙元起给学生授完课,正在院中修改学校章程,就听门房禀告:“有位老爷来访,说是您的校友。”

校友难道詹天佑詹大牛来我们家串门啦快快有请不,我应该亲自迎接。

到门口,却见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穿着长袍,一脸书卷气。孙元起心里嘀咕:难道詹大牛就长这模样不对吧口中却说:“不知是哪位学长光临寒舍,快屋里请”

“你是孙百熙学弟吧当真是年少有为敝人唐国安,字介臣,是同治十二年1873被曾文正公选送的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费生,后来入耶鲁大学法律系。”那人边说,边与孙元起鞠躬见礼。

孙元起只好依样见礼:“果然是前辈学长快屋里请。”

等坐定后,唐国安说明由来:“以前,便知道耶鲁大学出个了不起的华人校友,很有些好奇。前段日子,读字林西报,才知道原来是学弟你。年纪轻轻,就是博士,还是耶鲁和it的教授,端的是少年英才近日,拜访美国公使,知道了学弟的地址,故冒昧来访。失敬之处,尚请海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