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节(1 / 2)

加入书签

他说罢筷子尖朝她桌上甜的如同裹糖的排骨伸来,崔季明道:“特别甜啊。”

殷胥斜她一眼放入口中,这才没咽下去,就齁的捂嘴猛烈咳嗽,简直被甜味震惊了:“你这怎么不直接吃糖呢!一口牙迟早要坏!”

崔季明笑眯眯的咬着筷子:“做这菜,糖要和排骨等量。你不爱吃就别吃嘛,不是让人给你做了一堆淡出鸟的菜,你吃自己的去。”

殷胥偏要来尝遍她的菜,一会儿又被辣的满脸通红,一会儿又被酸的直皱眉头。

崔季明不知道他为啥非要来抢她的饭菜吃,殷胥吃过了一遍,这才道:“我想着以后能跟你吃一样的饭食,看来还是做不到。”

崔季明笑:“何必找罪受。”

他坐在旁边,专心吃饭,他倒是后背挺得像上朝,嚼的不紧不慢。崔季明老是偏头看他,殷胥忍不住道:“难不成你也想尝尝?”

崔季明托腮笑:“没,只感觉你吃饭真是一点也不着急。筷子夹住的鱼肉都看起来比我有艳福。”

殷胥强忍着没翻个白眼,不理她的胡话。

崔季明感慨笑道:“你说那些人动不动要投胎成美人发簪帕巾的,到底是多么缺乏想象力啊。哪天我要是死了,让我投胎成你的牙刷得了。早晚一次,销魂。”

有前次在船内以手指探入口中的无耻行为在先,这个比喻一下子意味诡异起来,殷胥想象了一下,都觉得日后无法面对马尾毛的刷牙子,忍无可忍,将筷子拍在桌案上:“食不言!更不该言这种廉耻之语!”

崔季明完全不怕他,耸了耸肩膀去戳弄自己的菜,道:“有本事你回头也寝不语,咱俩到看看谁先叫唤。”

殷胥:“……”

她怎么什么都能扯到那事上去!

他真的庆幸自己没跟崔季明住在一处,否则真的能被她烦死缠死!跟她斗一天嘴也什么都不用干了!

用罢饭,殷胥有要事也不得不离开了。他怀揣着那块玉,对于要从后门离开这件事也能释怀了,吃饱喝足,站在靠着外苑的门边。长眼的下人都知道给自己找点事儿去做,崔季明伸手挂在了殷胥脖子上。

殷胥:“你好歹也是个带过兵的人了,如今跟没骨头似的,让旁人见到,难道不觉得丢脸?”

崔季明笑道:“不丢脸不丢脸,毕竟某位端庄的王爷都能干出过更没骨头的事儿了。”

殷胥瞪她一眼,依依不舍,想让她说两句正经话。

崔季明伸手探进他厚重的披风内,头偏在他肩上,似乎犹豫很久后,轻声道:“提防永王与李姓。身边人都只信姓氏,你只能信自己。”

第155章

殷胥没想到她会说这个,他惊了一下。前世他是因为永王政变才知晓此事,而崔季明为何在这个时候提醒他?

他想低头看一眼崔季明,她却紧紧抓住他的衣领,埋头道:“胥,天底下很多人都是你的敌人,隐忍与低调已经不能使你渡过眼前的坎了,你必须亮出獠牙,才能控制别人。”

殷胥拥着她肩膀,因她说这话的语气而一抖。

崔季明本还想说些什么,却再难开牙关。以殷胥的敏锐,他必然能察觉到事情的端倪。

她对他的行事和能力向来没有过怀疑,从当年在万花山的火堆旁,她就知道殷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有理智与宽容,有前路崎岖绝望却慷慨而行的勇气,也有敢承担责任且矢志不渝的信念。崔季明不知道前世他面对内外的忧患,可曾想过撒手荒唐一了百了。但纵然如此,他这一世还是没有逃避。

她是从心里敬仰他身上沉默的品质,也从不觉得有什么能击倒他。

可她不想让殷胥的人生里也出现那四个字。

无能为力。

殷胥显然也知道崔季明似乎瞒了他许多,但毕竟在弘文馆时,崔季明就说过很难与他同行,此刻他也能够理解。他的手才搭在崔季明的肩上,崔季明却松开了手,道:“别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这雪要是再下,你过两天不还是要来我家蹭饭。快走吧走吧。”

她说罢猛然收回手来,连个侧脸也没留给他,转身回了院内。

殷胥有种预感,或许崔季明以后又会嘻嘻哈哈,当这话再没说过了。

崔季明走在院内,她一直在考虑,这一年多以来,她手中关于行归于周的证据已然足够多。然而证据又有什么用?

在去年这个时候,她也已经将自己的计划与崔式说。崔式怕是没想到崔季明,竟然会重蹈他当年的覆辙,他无法接受此事,一心劝阻,甚至希望崔季明能诚心去加入行归于周。

然而崔季明心意已决,在她知道李党与几家门阀都在扶持军镇,在山东河北以及江左一带,由于曾经府兵紧缩造成的大量外流兵力,部分军镇公然抵抗朝廷政策,一人任几处军镇节度使,大量吸收流兵,俨然有随时掀起内战的准备。

她绝对要在军镇割据动手之前,先将行归于周的计划打乱。

崔式或许是感觉到了山雨欲来,或许是他自己当年心火未灭,他最终在崔季明坚决的态度下,站在了她这一方。

崔季明去年初春曾短暂的见过他一面,二人在家中小酌,崔式应下此事,如同为远征的孩儿送行般,多喝了两盅。他喃喃的叨念崔翕对他的教导。

崔式反复重申自己的愚蠢良心。

可他也不认为崔翕所谓的聪明是聪明,所谓的家族传承是光荣的。人正因为没法像王八活得那么长,就极其爱用血脉来当成生命的延续,用祖宗增添自己有限生命里的光辉。

然而只记得祖上的荣光,忘记了荣光背后的义无反顾,忘记了功绩背后曾经背水一战的勇气与脊梁。只为了让姓氏能跨越一个时代后一直传承下去,已经失去了可传承的东西,只剩下传承本身了。

崔式端着酒杯,笑骂:“这要是传承,母猪下崽也不是传承。一只母猪的血脉可以无限传承下去,一只母猪要是有能耐,半个陇西都能叫她祖宗。哪里有不灭的世家,气数总要将尽,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想拖到最后一步,快上了岸都非要扑腾别人浑身是泥水。”

崔季明默然给他倒了一杯酒。

崔式甚少如此贪杯,仰头而下,他如同一个醉了酒之后开始掰扯八年抗战历史黑幕的老大爷,说的却是他心里头憋了太久的话语。

他哼哼笑道:“人人都以为自己是那扑腾的鱼,或是那最后将鱼抓到手的人。谁知我们不过是那被溅起的可怜泥水而已。”

崔季明坐在他旁边,崔式手指抚摸过她的头发,道:“季明,我有很多话想与你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什么一切化成一个词一句话,你阿耶我这辈子竟知道了些散碎玩意儿,跟你讲不出几个字箴言来。但,银钱、理想与良心,这三样东西一个腌臜,一个无望,一个拖后腿,却是能让人活的不像猪的关键。”

崔式:“大丫头,你要信自己的心。比死于权势斗争下更惨的是,漫长的人生被后悔与无能为力而折磨,到那时候连给自己一刀的勇气都会被消磨干净了。”

崔季明眼底微微发疼,抓着崔式的手臂,将脸埋进去。她从一个家人得了那药丸,却从另一个家人口中得到了这样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