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5(1 / 2)

加入书签

,是想让你帮忙找个工作,没办法,幸好老婆还有份工作,够她娘俩吃饭,我得挣够我的吃穿。”

杨森觉得,白羽飞没说实话,他的身上,明显有股子挡不住的颓唐。自己的这位老战友,从小到大就没吃过什么苦,性格也特别乐观,若是没有别的事儿,不会情绪如此低落。

“老白,你不会离婚了吧”

“唉没离婚也差不多了。手里没钱了,我一时受不了,天天醉生梦死,媳妇受不了,回娘家了,孩子,今年也考上大学,去了上海。”

“臭小子有出息啊,老白,你也不打电话说一声,我好歹给侄子庆祝庆祝。”

“别提了,那是我最难过的时候,说起来惭愧,我妈让我气得住了院,孩子走时,学费、行装,都是外公外婆弄的。”

“你可真不仗义,我呢平日里,我就是你的好兄弟,有事了,忘脑袋后头去了”

白羽飞摇摇头:“我那时鬼迷心窍着呢,说起来你不懂。”

“我怎么不懂懂得很老白,我也曾有过那样的日子。”

白羽飞抬眼,有些疑惑地看了看杨森:“你哪有”他忽然明白过来,“你是说,你复员的那阵子”

“不仅仅是那一回啊,后来和万里还被关进拘留所,唉,想起来我的心都发紧呢。”

白羽飞伸手,握住杨森的:“我,我当时也曾怪你:怎不早点来找我现在,总算是懂了你的心情。”

第407章 翻身农奴把歌唱

想当初,杨森曾经是他们战友中最出色的,白羽飞等都复员回家了,就他,部队作为精英培养,又是要提干,又是准备送到军校培养,谁知晴天霹雳,杨森也被复员了。

白羽飞本就是城市户口,又因为在部队表现好,分配到物资局这样油水丰厚又清闲自在的单位,而杨森,却一落千丈,成了山沟里的农民,那段时间,杨森就不愿去找白羽飞,他是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后来,杨森遇到万里,打着帮助战友的旗号,他才去找了白羽飞,白羽飞仗义,好不犹豫、不计任何代价,帮了杨森,杨森那时,非常感动。

后来,杨森又被关了一次,他的面子再次被踩到地底下,杨森再次觉得羞耻不堪,宁可蹲监狱,也没有向白羽飞求救。

可以说,八十年代,杨森在白羽飞面前,只有求帮助的份儿,从来没能帮上白羽飞什么。

那十年,白羽飞虽然并没有看不起杨森,但心理上,却是优越的,即便后来,杨森有钱了,成了大西有名的富人,白羽飞在他面前,也从来没有仰视的感觉。

即便,后来物资局撤消,白羽飞和老秦弄了个“优钢公司”,也和杨森一样成了商人,白羽飞也从来没有求过杨森,他为此,都不肯经营螺纹钢。

老秦和白羽飞关系好,也没少帮助杨森,他能理解白羽飞的那种感觉,两人这两年实在经营不下去,他也没有逼着白羽飞来找杨森。

杨森在京城弄这么大的楼盘,若是钢材从老秦和白羽飞手里进货,光这一个订单,就足够把他们几百万规模的“优钢公司”养住了。

来找杨森之前,白羽飞的心情特别压抑,四十多岁,不得不低下自己一向高傲的头颅,那得要多大的压力和勇气啊。

没想到,杨森一下子就说到了白羽飞的心上。

“老白,咱们战友,现在哪个不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面子什么的,都是虚的,过日子才是顶顶重要的。你给老秦打电话,就说我这里转不开,要他来帮忙,他要是不来,就是看不起我杨森。”

“老杨,我可不是要你白养的,你既然把我叫来,那就得实实在在给事儿做。”

“老白,你和老秦搞了这么些年的钢材,对那个的质检,应该没问题吧”

“那当然,老杨,别的不说,我白羽飞,从来不做坑蒙拐骗的事儿。”

“好,这就够了。老白,我现在盖楼,最担心的就是质量的事儿,就怕钢材、水泥或者施工时,让人蒙了,我也没有三头六臂,就算有也看不过来,所以,你和老秦来了,帮我把好进料这一关,如何”

“没问题。”

杨森端起酒杯:“干了,老白,你来了,我好歹能多睡几个安稳觉。”

虽然白羽飞知道,这是杨森在安慰自己,可心中还是涌出一股暖意。

朋友就是这样,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体贴。

“老白,只有一条,我觉得很对不起你。”

白羽飞有些奇怪:“哪一条”

“我这里,可忙了,就怕你清闲了一辈子,有些受不了。”

白羽飞笑了:“杨森,你可别挖苦我了,当年,我是这么劝你,不要你来京城的,你知道吗自从我和老秦,关了公司,每天游手好闲,可把我闲死了,我恨死无所事事了,你让我忙,我才高兴呢。”

杨森摇摇头:“你先干着吧,等喊累的时候,再说啦。”

过了两天,杨森再次设宴,给老秦接风。

老秦比杨森他们大,再有五年,就可以退休了,他恼火地在自己脑袋上拍了一巴掌:“都怪我,老白说,我们俩就是什么生意也不做,都够这辈子花的了,可我,不想年轻轻就成了行尸走肉,还想搏一把,结果,把老白都带到沟里,倒煤碳,都是我的主意。”

“说那些干嘛”白羽飞一摆手,“现在,咱们说说,如何把老杨这里的事儿弄好。”

因为颖颖在地产公司还有股份,杨森便把这事儿说了。

颖颖很理解杨森的心情:“谁没有三朋四友你花钱养闲人我不反对,就是担心,你两个朋友万一把不好质量关,出事了不好。”

杨森摇头:“颖颖,你小看老白了,这家伙,绝对不是白吃饭的,我能给他一个月一万块工资,他绝对要给我做出两万块工资也换不来的成绩。”

“那就好。”

一期工程的顶楼,有十多套是复试的,颖颖很喜欢这种阳光充足又空间宽敞的房子,便给自己留了一套,俞家二老,却喜欢带个小花园的一楼,觉得有当年住小院的感觉,于是,颖颖和婆婆,一个住一楼,一个住顶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