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6(1 / 2)

加入书签

想到,电话里哒地一声,便出现了忙音他挂了。

“哇呜呜”张璨璨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浑身无力得坐倒在公用电话亭,此时此刻,她觉得活着一点意思也没有,还不如死了算了。

夜色阑珊,公用电话亭外面,依然有人来往,一个形容猥琐的男人,探头探脑地往电话亭里张望,张璨璨一抬头瞧见了,吓得一个激灵,想起她遇到的那伙儿se鬼,满肚子的怨忿也顾不得了,脑子里只剩下担心和害怕。

就在这时,一群年轻人嘻嘻哈哈地从电话亭外经过,张璨璨急忙走出来,跟着这群人走了一段路,再回头张望,那个窥视她的男人,早就消失无踪了,她这才松口气,回到住处。

接下来该怎么办厚着脸皮回去,还是咬牙坚持似乎这两种选择,都不是多好的选择,张璨璨左右为难

俞胜光那里,见老婆不肯回家,也烦不胜烦,他又没法把这些说给弟弟搞不定老婆,哪个男人都觉得是羞耻的事儿,自然不会宣之于口。

俞和光过了十几天,见二嫂还没有回来,便知道哥哥的事情办砸了,他只好暂时装着不知道,暗里寻机会,再劝劝二哥。

颖颖让丈夫接回了公婆,却留父母继续待在j县,这也是和父母弟弟商量之后定下来的。

郭家老两口比俞家二老年轻十岁,身体好,又是在农村待惯了的,再加上龚家庄那里,还有几十个杨家圪崂的乡亲,郭连弟和冯桂枝也不觉得陌生。

颖颖给父母建的房子也收拾好了,还在院子里建了个大棚,爸爸妈妈不愿意出去,在家也有事可做,若是闷了,去养殖场也能找到人聊天。何况,房子里取暖、泡汤泉设备齐全,比郭镇住着要舒服多了,她和弟弟也能不定期地探望探望,老两口对颖颖的安排,表示非常满意。

振兴是军人,比战士一个月只有一次出营房的机会来说,要自由些,可也不能像地方上的人,下了班想去哪儿去哪儿,因此,他只要能离开营房去探望父母,都会问一声姐姐,要不要一起去。

除了第一次到姐姐家,正式拜访俞家二老,振兴还来过几次俞家,俞妈妈的几个老伙伴,便有碰上振兴的。

大妈奶奶们年纪大了,别的事情做不来,有一件事情却最是热心,那就是当媒婆。

虽然颖颖的父母是农村人,但姐弟三个,都在城里生活,而且,俞妈妈又说,亲家为人很好,很知趣,人又勤快又热情,而且,收入还非常可观,比一般拿退休金的城里人要富裕多了。

第364章 振兴的亲事 1

郭振兴引人注目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颜值太高,本来他就长得高大俊秀,再配上笔挺的军官服,越发显得鹤立鸡群,英武不凡,别说是年轻姑娘见他会忍不住脸红心跳,就是那些老太太,都忍不住多看几眼,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家里或是亲戚家的后辈儿。

于是,给振兴介绍对象的络绎不绝。

振兴的表现非常奇怪,不管是什么样的女孩子,他都见也不肯见,那些老太太没少在俞妈妈面前说酸话,好在,振兴不是俞家的孩子,俞妈妈还好推脱,每次,俞妈妈都会摊摊手:“我和那孩子,八竿子打不着,也只能替你们传个话,人家不答应,我还能怎么地”

振兴大学毕业也三年了,颖颖每次看到弟弟,都忍不住感慨时光太匆匆,她还没什么感觉呢,昔日那个贪吃捣蛋的小弟弟,就成了该成亲的大小伙儿,对他的终身大事,颖颖也十分关心。

“不急,姐姐,我还小。”每次,振兴都会如是说。

时间长了,颖颖心里忍不住有了想法:“振兴,给姐姐说实话,你是不是爱上谁了不然,为何不肯相亲呢”

“真没有,姐姐,我还年轻,打算拿上硕士文凭再考虑。”

颖颖知道弟弟在职读硕士,还有三年才能完成学业,那时候,他可就二十九了,这个年龄,绝对算得上大龄青年。

郭振兴并不是在功课上全力以赴、两耳不闻窗外事是的呆子,这个说辞,颖颖根本不信,她当即把脸儿拉下来:“振兴,你大了,姐姐管不了了是不是撒谎也撒的靠谱些。”

“姐姐,真没有,真的没有。”振兴急得举手发誓。

颖颖看弟弟不似作伪,再问,他又不肯说,只得作罢。她只恨自己的耳朵太短,伸不进军营,弄不明白弟弟到底为什么不肯找对象结婚。

这天,颖颖把自己的忧虑,说给了丈夫,她也就是那么念叨念叨,倒也没有别的心思,没想到俞和光很在意这事儿,找人想法子打听了一番,还真弄到了些信息,回到家告诉了老婆。

颖颖非常惊讶:

“有个女孩子追振兴,追得很紧”

“嗯”

“可是振兴为何说没对象呢他为何要保密呀”颖颖觉得不可思议,她本来打算回头问问弟弟,第二天却自己想通了,她问丈夫:“追振兴的女孩,是不是家里有背景我怀疑振兴看不上她,却又惹不起她,只能拖着。”

俞和光有些沉重地点点头:“那个女孩,和军区副司令员家是拐弯亲戚。”

“这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这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都是什么事儿。”

颖颖气得不行,忍不住抱怨起来,俞和光好言安慰:“最近,我都听过两起告发那人的消息,估计他也蹦达不了多久了。”

“这个人,你以前认识”

俞和光苦笑了一下:“符东的弟弟符刚。”

颖颖非常惊讶,没想到转了一圈,她弟弟面对的竟然是符家人。

确切地说,那个女孩并不姓符,只是和符东有很遥远的亲戚关系,是符东姐姐妯娌的女儿,就是管符东的姐姐叫伯母的。

符东这个弟弟在部队发展,比符东职位还高,不仅符家嫡系血脉的人,跟着鸡犬升天,连亲戚的亲戚都沾了光儿,追振兴的,本就是靠关系进的部队,她在西北演出时,见到郭振兴,便再也从眼里拔不出来,回到家,便央求妈妈去找伯母,通过关系把郭振兴调到了京城。

颖颖这才明白,为何弟弟忽然调入北京,这里的专业和他读大学的专业并不怎么对口,刚开始,振兴还以为,是因为他所读研究生专业的原因,毕竟军队的专业人才缺乏,这些年军事科技又发展非常快。

想到弟弟每次见到自己和父母,都把心事严严实实的掩埋起来,面子上乐呵呵的,颖颖心里就特别难过。

“那个女孩是以舞蹈特长进的部队,却连伴舞都干不了,她却不甘寂寞,利用关系去演小品。据看过她表演的战士说,她演小品不是因为幽默令人发笑,而是演技太差,让人忍不住想嘲笑”俞和光说起来也是颇为不忿。

“这样的人,怎么能配上我的兄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