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40(1 / 2)

加入书签

事事,跟个米虫一般。

还好大院有少数人,知道颖颖眼光独到,御人有术,自己每天优哉游哉,偏偏还极会赚钱,每天锦衣玉食,花销却是自己赚的,从来不手心向上朝男人伸手,必然肖冰、黎雅敏等,她们现在是大院里的风云人物,无论是干部家属,还是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干部,羡慕嫉妒之余,对这两位极其尊重,而这两个又对颖颖推崇备至,那些不了解颖颖的人满肚子疑惑,但也多少猜测出,这位市长夫人,肯定不是表面那么平庸。

颖颖虽然不怎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可是出门在外,让人尊重自然比被人背后指指戳戳,白眼鄙薄的好。

颖颖在这边过得逍遥自在,有人却过得艰难困苦,这就是姜水仙。在办公室坐了几年,身子养娇了,脾气也养大了,跟着寇建国在外面跑了几个月,眼界也和以往完全不同,姜水仙本正得意着,忽然天降横祸,她们的事情,被寇建国的老婆发现了,这个女人心机深沉,并没有四处闹腾,而是很巧妙地撒播出谣言,先是让方宏进和她离了婚,接着,又把她发落到车间里,这才和寇建国闹起了离婚。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姜水仙才知道寇建国的老婆是轻工局一个老干部的女儿,虽然父亲已经退休,但在纺织厂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姜水仙还想求寇建国帮着换工作,没想到这个花心萝卜,早就办了个停薪留职,跑得影儿也不见了。

姜水仙可以说是一日回到解放前,重新面对噪音极大的织布机,三天两头上夜班,和和换班的纺织工斤斤计较织布的质量和数量,姜水仙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天,吴志强背着刘芳芳来找她:“给你带点油饼,嘿嘿。”

不过是早上卖剩下的,姜水仙心里不舒服,但却不像以前那样反唇相讥,她被方老太太赶出家,手头虽然有些积蓄,可她气得病了一场,请了一个多星期的假,奖金被扣了精光不说,还要付房租,她又是个懒惰和嘴馋的,心情不爽,便懒得做饭,每天买着吃,一个月工资差不多都进了嘴,姜水仙也知道这样入不敷出不好,可却控制不了情绪,常常烦躁,此刻,吴志强送来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也够她吃两顿的,便不像以前那么矫情,笑了笑,如数收下。

“你也是见过世面的,怎地还贪恋纺织厂这一亩三分地一个月才挣一百多,就算车间奖金高些,杂七杂八加下来,也不过是我一星期的收入,还把人累得,看看你,憔悴了好些。”

姜水仙知道吴志强就是个哄死人不偿命的,该到出力的时候根本指望不上,但这段时间也是被打击得狠了,几句体贴的言语,也能让她心中酸涩,眼泪泛起,低声道了一句:“谢谢”

吴志强看到姜水仙的样子,心中忍不住得意起来:“谢什么,咱俩什么情分哦,你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就是,千万不要憋屈自己。”

“哦”姜水仙淡淡了应了一声,心里的波澜却已经退了下去,她知道刘芳芳是什么样的女人,吴志强也是个se中饿鬼,不到手绝不会轻易罢休,每天这样歪缠,她就是没有和他有什么,刘芳芳闹起来她也说不清。

吴志强来找姜水仙,并不全是为了se,他也打听了,知道姜水仙已经过了三个男人的手,是脏的不能再脏了,那种心思便淡了许多,他看姜水仙对自己不像往日那般厌烦,赶紧将心里打算好的事儿,说了出来:“哎,听说你还去过广交会广东那边的生意,是不是比咱这边好做”

第305章 被卖

姜水仙和吴志强曾经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他是什么人,自然门儿清,闻言忍不住撇了一下嘴:“你还想去广州卖胡辣汤那边,根本不吃这东西。”

吴志强深受打击,强撑着道:“那他们吃什么我做的胡辣汤不好吃吗再说,我难到就不会做别的我有个表弟,从那边贩衣服,再在安西批发市场卖出去,一年就挣了几万块。”

“那事儿也不容易,那些广东佬贼坏,我们厂有个职工去了一次,好好的衣服不知怎么被掉了包,回来就上面几件是好的,里面都是碎步和垃圾,赔了三千多,差点没上吊。”

吴志强吓了一跳,咧了咧嘴,不敢再说。

“我有些累了。”

姜水仙不留情地赶人,吴志强很是恼火,但却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依然腆着脸全是笑容,说了声再见,退了出来。

姜水仙起身在院子里的水管下洗过手,回来关了门,拿了个油饼,靠在床头,一口一口慢慢地咀嚼,想她重活一回,知道社会发展的方向,竟然过到眼下如此窘迫的境地,可真是无能到家了,纺织厂的工作,她真不想干了,可是,出路呢

姜水仙闷了半晌,终于想起在广州出差时,认识的一个客户,那个又黑又瘦的男人,开了一家小小的纺织厂,用劣质面纱生产小毛巾,供给几家玩具厂做抹布,那男人去广交会,只是想买些废棉纱,姜水仙当时眼高于顶,便不想多搭理,只是那个男人,硬塞给她一个名片,还在包里装着。

或许,我可以倒点废棉纱给他。

想到这里,姜水仙立刻行动起来,跑到厂里的家属工厂,问了废棉纱的价格,库存数量,然后到邮电局给那边打电话。

广东佬当然不知道姜水仙落魄了,电话里还很热情,只是他的普通话实在蹩脚,本来几分钟可以说完的话,硬是扯了一刻钟,害得姜水仙电话费都掏了十几块,令她很是心疼。

姜水仙拿出积蓄,从厂里买了些废棉纱,请家属工厂的人,把面纱从铁路运输发货到广东新会,自己也在车间请假,坐火车往南方进发。

这一回,姜水仙十分顺利,面纱的价格对方给的也很不错,一星期时间,便挣了上千块,姜水仙乐得合不拢嘴儿。

大概过了半个月,广东客户给姜水仙拍了个电报,还想要面纱,而且,量还比较大,姜水仙两辈子加起来,也没有碰到这样容易挣钱的事情,忍不住高兴地直想放声高歌。

没想到这一回,姜水仙第一件事就不顺当,车间主任不给假,姜水仙一怒之下,办了停薪留职,面纱都发出去了,她人还在睿城耽搁着,姜水仙很是着急,匆匆买了张火车票,跑到新会。

没想到,却有个南通纺织厂的人,捷足先登,给那边供应了面纱,姜水仙到了新会,小纺织厂却因为资金周转不开,一时没法付款。

“姜小姐,要不,你在这里等几天,我就要出一批货,拿到钱,立刻就给你。”

那老板挣钱盖了个小二楼,他老婆拾掇出一间房让姜水仙住。

姜水仙见可以白吃白住,心里暗喜,嘴里假意抱怨了几句,便安心住下。

改革开放后,全国发展最快的,当数广东,姜水仙住了两天,闲得发慌,便跑到广州玩耍,其实,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回去批发些服装或者电器,再挣一笔钱。

广州的天气,比睿城热太多,服装批发市场又人挤人,姜水仙转了一圈,汗水就湿了衣服,她在批发市场门口,买了一瓶汽水,正喝着,出来一个中年妇女,大概也是热坏了,买了瓶汽水,站在姜水仙旁边,一仰脖子,便灌进肚里。

姜水仙见这个女人如此粗鲁,忍不住多看了几下,那女人倒是个好脾气的,反而不好意思地对姜水仙笑了笑:“实在太热,大妹子,你也是进货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