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7(1 / 2)

加入书签

高云淡,气候宜人,车窗外一派丰收景象,想着能见到爸爸妈妈,颖颖的心情就特别愉快,甚至和儿子一起唱起歌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丰城、睿城和安西,呈三角分布,绕道回去,要多开两百公里路程,火车也没有直达的,何况又特别挤,这也是颖颖好几个月不回去的原因。

与颖颖母子一路上的兴高采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车的司机老路,一路上眉头紧锁,心事重重,但他还想努力给出一个愉快的笑脸,结果那脸上的苦涩滋味,简直比哭还难看。

颖颖看他两鬓斑斑,中途就有意让车停下,歇息了两回,直到司机发现了颖颖这是为了他,才不好意思地苦笑了一下:“郭主任,我其实还没五十岁呢,这白头发,嗨,都是我那不成器的臭小子给折腾的。”

老路家里出事时,正是原来的市长调走时,人家泥菩萨过河,自然无暇管他,等俞和光调来后,因为不熟悉,他又不敢说,硬生生憋屈了小半年,终于找到了倾诉的机会。

第275章 妨碍

“唉,说起来话长,我儿子读书也很好的,七九年考到北京农业自动化学院,都说我儿子有出息,我和老婆别提多高兴了,没想到,他毕业之后,竟然嫌天天上班喝茶看报没个正经事儿干,把工作给辞了,下海经商,赔得一塌糊涂,欠了五六万的外债,现在东躲的,我老婆气得病倒在医院,我也愁得要死。”

他偷觑俞和光的脸色,见没有显出厌恶的神情,赶紧提出了要求:“俞市长,你能不能帮我儿子安排个工作哪怕临时的也行,五六万虽然很多,我们三个人节衣缩食,每年还一点,总有一天会还完的,现在这样躲着人家,不是办法。”

“你儿子是学什么专业的”

“企业管理,唉,就因为学了这个,这小子才心比天高,非要自己办企业,刚开始还是挣了些钱的,亲戚邻居这才愿意借钱给他,结果让人骗了”老路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他现在工资加奖金,也才一百三四,加上老婆的,一年攒不下两千块,五六万的外债,那得还到猴年马月呀,换做谁,都会难过伤心。

“回头,让你儿子来找我。”俞和光没有拒绝,若是小路真的是个人才,他也不介意给他一个出路。

老路大喜过望,一路上殷勤备至,倒让颖颖有些不好意思。

俞和光这一次,在安西待的时间有点久,期间虽然回了两回丰城,但又很快再去安西,他在向省委,报告丰城的发展计划。

原来,这几个月,他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还是找到了发展丰城的办法,可惜,张广贤对他的想法非常不认可,为此,两人在常委会上闹得很不愉快。

俞和光是真心想要丰城经济发展起来,可张广贤却认为他在抢班夺权,他也没少往省委跑。

张广贤认为,睿城那边反季节蔬菜发展很好,俞和光可以有样学样,把那边的模式带过来,丰城比睿城,无论是灌溉水平和土壤肥沃程度,都有优势,肯定能很快发展起来。

丰城富起来,睿城就得穷下去,这是俞和光不愿意看到的,何况,丰城农民有养猪的风俗,为何不从这个方向,杀开一条血路呢若是发展起来,不比睿城那边差。

俞和光的想法虽然好,其他常委却不赞同,他们才不管睿城会不会穷呢,再说,两个城市是竞争关系,那边穷了,他们还少了个对手呢。

俞和光便问他们:“蔬菜大棚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再说,丰城的人才和科技水平,比睿城强多了,怎么到现在,还没人种大棚菜”

与会的人,各有各的说辞,那些理由在俞和光看来,都是瞎扯。

但俞和光想要有所作为,真动起来,这才发现阻力非常之大,令他意外。

丰城比睿城的自然资源好,但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思想意识却非常保守,这一点,和睿城没法比。

睿城很穷,穷得老百姓没吃没穿,正因为这样,当地人想要改变的心意才非常强烈,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做什么都行,比如,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睿城的人可以毫不犹豫,整理了行装就出发,丰城的百姓却打死也不肯出门。

毕竟,他们在家里,也不愁吃穿,没必要去冒险,因此,这里的老一辈教育小的,总是这么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于是乎,即便有想去闯荡的年轻人,也望而却步。

石睿山地区,考上的大学生非常少,却几乎都留在外地不肯回来,丰城刚好相反,考上的人那么多,谁都知道回家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但还是有好多人奋不顾身地跑回来,然后,这里人满为患,几乎所有的机关单位都超编。

这话说得也不准确,那就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和基层农村的单位部门,也缺人,而且,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不像睿城人那样勤快,他们总是赖在机关里不肯下乡。

总而言之,丰城人给俞和光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懒”

俞和光没法改变这里人的,只能从部门分工和考核制度上下功夫,他确立了丰城的发展方向,取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便放开手脚推动起来。

颖颖在娘家舒舒服服过了一个月,收拾了东西返回丰城,下车走进丰城一号大院,立刻感觉到一股异样的气氛,多数人看到她都冷着脸儿急忙躲避,少数人,则用仇恨的眼光,偷偷瞪眼她们母子。

不用问,这肯定是俞和光做了什么,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了,颖颖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她牵着儿子,神态自若,回了新的家。

因为俞和光去了安西,家里到处都是灰尘,颖颖让儿子坐在院子里吃鲜枣,自己包了头,把屋里清扫抹擦了一遍,刚刚干完活儿,还满身尘土,有人敲门。

来人颖颖不认识,他递给一张通知,解释道:“市里要求所有的单位职工,必须到岗工作,这个月底,若是无故不上班,就做自动离岗处理。”

颖颖拿着通知看了一眼,有点疑惑地问:“我的工作关系,还在睿城呢,并没有调到你们丰城苗圃,你们怎么给我发这样的通知”

那人脸色一凝,质问颖颖:“你人在丰城,显然没有在睿城上班,凭什么”

原来,颖颖把二道河的苗木全部卖掉,人员也撤走了,委托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办理解约事宜,却被赵博文卡住了,他非要让颖颖缴纳三万违约费,不然不准终止承包合同,借口是,俞和光已经调走了,颖颖不是在丈夫的权利范围经商办企业,就不违背中央的政策。

颖颖的承包合同上,承包费一年比一年贵,而且,果树苗的价格,却直线下跌,赵博文又故意耽误了半年,让二道河撂荒,他这是故意让颖颖赔钱呢。

赵博文听说俞和光在丰城举步维艰,这才难为颖颖呢。

第276章 冷落

俞和光暂时不知道睿城发生的这些事,颖颖当然也不会给他说,自己能解决的事情,没必要无端增加他的烦恼。

赵博文的老婆王清芬和姜水仙整天在一起叨咕,对颖颖还是了解的,她料定颖颖会这么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