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0(1 / 2)

加入书签

副无所谓的嘴脸,他也知道王江山说得对,可一时半会儿,还是放不下。

“九江,听我说,水莲她大哥去了新疆工作,二哥又在部队服役,老两口满心思都是这个老闺女,你何不把包袱甩给他们反正,你这个儿子也就这样了,你不能把自己这一身本事都白瞎了,听我说,咱们老哥俩携手大干一场,给孙子留一份家产,好不你大儿媳妇也有留下的理由处的,我听说,你那孙子,聪明伶俐,非常可爱。”

说起小宝,郭九江先是欣慰的笑,接着又一脸苦涩,若不是不愿小宝没了妈妈,他早就逼儿子离婚了,而不是到了现在,还优柔寡断。

王江山做了几十年乡镇干部,外号就叫“王大谝”,忽悠人的本事一等一,看到郭九江的表情,知道这是他的软肋,便拼命拿这个蛊惑他。

颖颖在家住了几天,郭九江多聪明啊,猜出她回家来,就是来解决水莲爸妈的问题的,嫌他们去城里闹腾丢俞和光的脸。

自己拖了侄女后腿,这让郭九江十分内疚,就在这时,魏水县出台了一项激励政策:承包荒山荒坡种树,二十年不交承包费,三十年内不交农业税,承包者还可以得到国家免息贷款扶持。

原来王江山早就听到内部消息,是有备而来的。

郭九江也是被逼到了绝境,答应水莲爸妈,让大伟去了吴家堡开商店。而他竟然真的承包了三百亩荒山坡,期限一百年,开始了他辛苦砥砺的“愚公”之旅。

颖颖也曾阻止郭九江来着,觉得承包荒山坡太辛苦,但郭九江却不以为然:“颖颖放心,九叔雇人栽树,再说,国家还给十万五年期限的无息贷款,我修水利、种树,全都雇人,能累到哪里呢颖颖,种菜已经吃不开了,九叔还有几年能干得动,好歹为小宝他们念书攒点学费,我决心已定,你婶子也同意了呢,”

颖颖知道事情已经成定局,多说无益,只能接受了现实。确定水莲爸妈不会再去闹事,她这才带孩子回了睿城。

赵博文拖到最后期限,不得不去梓阳上班,他还梦想和俞和光一样,留住市委的院子他孙子都有了,这样宽敞带小院的房子,在纺织厂工作的儿子一家,还想赖着住呢。

无奈,接替他的向明华不同意,不停地催促着他搬家,赵博文满腹怨气,去找晋为群诉苦:“当年,俞和光的房子就没有退。”

晋为群摇摇头,觉得赵博文小题大做:“你怎么能和那时候的俞和光比再调回来,肯定是要升副厅的,还留着处级的房子做什么至于俞副书记,你当时能想到他在东渠取得那么大的成绩不”

赵博文接不上话茬,是的,他希望自己转一圈,回来能升一级,可是,他凭什么就能肯定自己可以出成绩没有成绩,说不定晋为群都会翻脸不认账,再也不会记得自己的承诺的。

“想什么呢”见赵博文沉默不语,晋为群略有些不高兴。

赵博文倏然而惊:“晋书记,我真的能再回市委吗梓阳,哪有那么好发展起来的我可不像俞和光,还有海外亲戚来帮忙。”

晋为群急忙为他打气:“博文,别灰心,车到山前必有路,你的能力在这儿摆着呢,我看好你哦”

这话听着十分振奋,可内容却很苍白,对他没有任何帮助,赵博文暗暗叹气,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他连连点头:“晋书记,我一定会努力把工作做好,发展梓阳的经济,重回市委来。”

“这不就是了我等你好消息。”晋为群还亲切地伸手,拍了拍赵博文的肩膀。

秘书进来提醒晋为群主持会议,赵博文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市委。

想当初,他在晋为群面前说了很多俞和光的坏话,现在,两人换了位置,俞和光近水楼台,能不在市委做手脚吗赵博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俞和光若是想要挡住自己的晋升之路,易如反掌,他越想越丧气,心里悲观到了极限,觉得俞和光不离开睿城市,他就永远翻不了身。

和他一样想法的,也不乏其人,比如接他当上秘书长的向明华,毫不留情地逼着赵博文腾房子,没了晋为群撑腰,赵博文只好带着老婆,灰溜溜去了梓阳。

赵博文前脚离开,向明华后脚就搬进了那个院子,刚开始还有人嘀咕几句,没多久,市委大院就有其他新闻,淹没了对这件事的议论,赵博文离开的事儿,就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也就是涟漪荡漾了那么几下,便水过无痕。

第237章 窃取

“俞书记,平山的方家寨乡有山泉水,水质好,水量也大,还紧靠万泉,若是在那里建一个奶粉厂,万泉和平山就可以大范围的养奶牛了。”

办法虽然好,可是启动资金太大了,这个计划实施起来,真的很不容易。

见俞和光一脸严肃,赵振华有些失落,闭上嘴不说话了。

俞和光觉察到屋里的气氛有些沉闷,不好意思了,解释道:“赵校长,你的提议非常好,我发愁的是没有资金,这个办法一时没法实施啊。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谢谢你,等我想出解决的办法,还要再请教你呢。”

“俞书记,这么说,我还可以继续这方面的研究”

“是的,赵校长,你也可以发动全校的教职工关心咱们石睿山的发展,多多想出你这样好的方案来。”

赵振华不由精神大振。

俞和光觉得赵振华的提议不错,他拿着去了一趟大西农学院,找到两个畜牧专业的教授,和赵振华一起,对那个计划进行补充修正。

赵博文去了梓阳,却并没有忘记和俞和光做对,他知道晋为群也想把石睿山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可惜没有启动资金,他不知从哪里听说,世界银行会给中国一笔贷款,扶助经济发展,便跑到晋为群那里一通胡说。

这天,晋为群找到俞和光,想让他去北京,争取贷款。

“世行贷款”俞和光没想到晋为群竟然如此敢想,“晋书记,我也曾打听过这方面的消息,世行贷款只针对一些可行的项目,你让人准备好资料了吗想要发展睿城那个方面呢”

晋为群愣了愣,赵博文根本没说这些,他如何会有准备

俞和光就知道自己这位顶头上司,是一时心血来潮,根本就没有可行的方案,他苦笑了一下:“晋书记,你有没想过,即便世界银行给了贷款,咱们到时能还得起吗”

晋为群根本不管能不能还得起钱,不是还有国家的吗再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长期贷款,到还贷的时候,他早就调走了。

俞和光以为,他提醒这些,晋为群会知难而退,没想到,几天后的常委扩大会议上,晋为群忽然提议:“俞副书记,你去北京给咱们睿城跑贷款吧,你是北京人,环境和人都熟悉,咱们睿城市的发展,可就看你的了。”

市长郑抗战也满眼希冀地看着俞和光,打的却是感情牌:“晋书记,俞副书记为了工作,探亲假都没有休,这回,干脆把老婆孩子都带上,也算是工作探亲两不误。”

“对,对,俞副书记,孩子都大半岁了,还没见过爷爷奶奶呢。”常委们好几个都随声附和,显然,他们早就商量好了,逼着俞和光就范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