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00(1 / 2)

加入书签

,买砖的人就在厂子外面排成了长龙。

舅舅闻讯,又给了五十万块钱,让再买两台制砖机。

俞和光帮着颖颖,找来两个部队里退伍的老兵,制定了严格的爆破制度,防止采石时发生意外。这俩个人,一个负责采石运输,一个负责生产管理,制砖厂采用半军事化管理,所有的事情,都有严格规定,生产进行非常顺利。

与此同时,刑光明努力了三个月的藤编厂,也建立起来。

荣国很喜欢东渠当地人编出的藤席,他把样品发到了深圳,尚夫人一看就喜欢上了,她亲自出马注册了一个藤制品销售公司,还请人设计了非常好看的包装,从东渠发出的用草包裹起来的藤席,在她手里换了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了高档货,然后一头钻进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大受欢迎。

尚夫人没想到,自己当了半辈子的全职太太,现在竟然能自己开公司做老板,不仅能赚够自己的零花钱,连女儿读书的学费也能负担起来,而且公司规模越做越大,这让她非常兴奋,每天起来,打扮地漂漂亮亮,让司机送自己去写字楼上班,她对俞和光这个外甥,一下子欣赏起来。

邢副书记更是乐得都找不到北了,只要这边把货发出去,过不多久,汇款就过来了,藤编厂按质量和数量论工资,谁干得好,谁拿得多,工人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第214章 医院的际遇

邢书记文化程度不高,工作方式有些粗暴,为了调动工人积极性,防止再出现吃大户现象,他竟然要求当地百姓,过节不许走亲戚,而且,招待客人有标准,盘子不许大了,不许超过两个肉菜,这还不算,他甚至规定了赴宴的份子钱,最多不能超过一块钱。

当地百姓的确怨声载道,但真正努力赚钱的人,心里暗暗窃喜,那些希望不劳而获的人,见没法白吃白喝,便也开始劳动赚钱。

藤编厂的工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一个家若是有一人进厂,一家人就可以吃饱饭,若是两人考进去,那就有余粮。

好多人家,几辈子都没有过过这样的日子,能有存款,这怎不让人心潮澎拜、兴奋异常呢

由于舅舅的帮忙,东渠给深圳送去了一百个年轻女孩做鞋子,还有一百个男孩,开机器做手表的,后来,又有人过去做玩具、餐具、服装等等,俞和光派去的劳动局干部很尽力,半年不到,东渠送出去五百多个年轻人。

虽然这些还远远不够,但俞和光给了东渠百姓希望,当他按照颖颖的计划,在来年开春,让百姓栽种果树时,工作进展特别顺利。

转眼,冬天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了。

春节过后,颖颖的肚子已经非常大了,随时会生产,但她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东渠百姓做点实事。

俞和光在晋为群那里软磨硬泡,把石睿山苗圃的数万棵富士苹果树苗,全部要到东渠县。

可是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树苗,即便有些人家能买一点儿,但他们根本认识不到,栽下果树就是给自己家栽了一棵摇钱树,事情该如何开展呢

颖颖把小山调到了东渠,注册了一个“朝晖农牧业开发公司”,出资把树苗全部买下来,然后,向百姓赊欠,承诺等果子成熟,才开始收回树苗的钱,这还不算,每年,县里的技术员,还有免费给大家指导如何剪枝、施肥、浇灌、除虫。

老百姓有的是力气,他们到不怕栽树欠债,有人说了,若是发现上当了,果子的收入根本不够还树苗的钱,大不了,把树苗还给公司。

颖颖挺着大肚子,来来回回地跑,俞和光担心死了。小山正月里定亲了,女孩是十里堡中学的毕业的学妹,俞和光干脆让她做妻子的陪护:“有事,赶紧给我打电话。”

“好的。”

颖颖自己也十分小心,那天,发现裤子上有点血渍,便让俞和光送她回睿城,住到李淑兰负责的病房里,第二天晚上,就开始阵痛。

俞和光接到电话,连夜赶到睿城市人民医院,颖颖已经进了产房。

俞和光向外面的护士打听消息。

每天太多这样的病人家属太多了,小护士很不耐烦,对俞和光爱搭理不搭理的:“你老婆几床的”

“十五床的。”

小护士翻着眼睛想了想:“哦,难产的哪个。”

俞和光的心一下子就被揪起来:“严重不”

“你说严重不难产,要了命都是可能的。”

小护士绕过俞和光,端着治疗盘昂首挺胸地离开了,俞和光只觉得天旋地转,浑身的力气似乎都流泄一空,他头晕眼花,软软地靠在手术室的外墙上,头一回,他屈服于命运,双手合十,对着老天祈祷,保佑颖颖母子平安。

司机小郑在医院外买了两个肉夹馍,提着塑料袋急匆匆过来,却发现自己的boss一脸苍白,流着冷汗靠在产房外墙上,目光直瞪瞪的,眼珠子都不会转动。

“俞书记,你怎么了”小郑吓坏了,惶然无措地冲到俞和光面前,又迅速转身,对着医生办公室冲去,却被惊醒的俞和光一把拉住了。

“我没事,休息一下就好”

小郑虽然比俞和光小,但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而且,他本来就机灵,才深得俞和光的喜爱,这会儿,他脑子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机灵一动,便叨叨着说起了闲话:“俞书记,这女人生孩子,听着凶险,其实现在医学水平那么高,根本不可怕。”

俞和光的眼珠子转过来,看着小郑。

“俞书记,我媳妇和我儿子都是急性子,哎哟,连这事儿也不肯缓和缓和,那天,我们才走到医院门口,他就露头了,我当时慌得不知所措,拿军大衣把她们娘俩一包,抱着跑到妇产科,医生检查了一下,母子平安,白花了我五十块钱住院费。”

俞和光苦笑了一下:“平安就好,那些钱,已经不重要了。”他宁愿花光积蓄,也希望颖颖生产平平安安。

就在这时,产房门开了,走出一个大夫,俞和光急忙迎了上去:“我是十五床的家属”

“十五床”大夫似乎还想了一下,然后才道,“哦,挺顺利的,是个男孩,恭喜恭喜”

俞和光一愣:“不是说难产吗”

“哪有二十五床才难产,不过已经过去了,刚刚做完剖腹产,也挺好的。”

就在这时,李淑兰从走道经过,看到俞和光一愣:“哎,这不是老俞吗颖颖在五号产房,你怎么在这里”

俞和光四下看了一眼,带他来的小护士早就不知哪里去了。

“哦,老俞,颖颖娘儿俩都很好呢,呶,最西边的那个产房,你快去吧,护士正要把她移送到普通病房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