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8(1 / 2)

加入书签

这天,郭九江和颖颖站在珍珠泉的地头。

“颖颖,草莓明年春天若是挣了钱,咱们就不育秧了。”吃过独食,谁还能忍受抢着吃的那份紧张和惨烈“我看了,明年菜秧说不定都要跌价,过两年就更不行了,说不定还不如种菜挣钱呢。”

颖颖笑着点头:“可不是,九叔,咱们要在这段时间,找到新的发财路。”

郭九江有些疑惑地问道:“你不是给你爸爸说了吗咱们两家明年种果树”

“是,九叔愿意相信我,咱们就一起种果树,哦,九叔,珍珠泉还有两年到期,你有什么打算不”

郭九江很坚定地道:“种草莓,颖颖,人都爱图新鲜,我想,刚开始种草莓的人,肯定能发财。”停了停,他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问颖颖,“等明年见咱们家的草莓挣了钱,你说王长贵会怎么样跟上来吗”

颖颖摇摇头:“菜人人都得吃,可草莓却不是,一旦种得多了,价钱立刻就会掉下去,王长贵不会那么没脑子吧”

“我倒是想让他们跟上来。”郭九江沉吟了一下,“颖颖,九叔讨厌他这样,就跟个恶狼一般时刻盯着,想从咱锅里抢饭吃。”

颖颖点点头,心里很清楚他的情绪为何这么激动。

郭九江虽然还算大度,但这一回,王长贵家人捅到了他的痛处。

即便郭大伟不成器,郭九江提起这个儿子就气儿不顺,但这个儿子打得骂得,却不是其他的人能欺负的。

半月前,王跃进赶着马车往地里送粪,很有可能是故意的,马车一晃,洒了路过的郭大伟一鞋子,王跃进还扭回头看了看,却一句道歉的话也没有,郭大伟忍不住骂了一句,王跃进就和他对骂起来,王跃武刚好骑着自行车从地里回来,不问青红皂白,过去就打了大伟一拳。

王跃进见郭大伟虚张声势,大喊大叫,唯恐引来其他人,又打了郭大伟两耳光,让他闭嘴。

郭大伟是个窝里横,坑他爸妈是好手,在外人跟前,却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王跃进兄弟俩欺负了人,心满意足地走了,郭大伟脸上还带着巴掌印儿,一肚子委屈回了家。

郭九江不是鲁莽无脑的人,他先礼后兵,找了王长贵告状,王长贵表面上声色俱厉,训了儿子几句,背后说不定高兴得做梦都能笑醒,也就是在郭大伟身上,他能找到报复郭九江的快感。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郭九江开始谋划反击了。

颖颖自然能分得清敌我,她问郭九江:“要我做什么呢”

“颖颖,明年咱们把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好不好”

“好啊,九叔,珍珠泉二十亩地都种上也没问题,若是鲜草莓卖不掉,还能做成草莓酱,城里的小孩子开始钟情夹心面包了,这草莓酱的用量肯定越来越大的。”

颖颖随后补充了一句:“做草莓酱的草莓价格,骑马也追不上鲜草莓的。”

郭九江见颖颖楞了一下,随即便明白过来,颖颖是表示,她愿意帮他报复王长贵:“颖颖,九叔有你这样的侄女儿,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九叔可别这么说,谁要咱是一家人呢”

颖颖帮助郭九江,郭九江就会对郭连弟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对有良心懂得报答的人,你的付出永远都不多余。

这个冬天,不知从哪里冒出那么多好事,喜庆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传出来,首先,是木得订婚。

这两年,郭镇的人有了钱,存款金额大涨,同时,贷款的人也特别多,信用社的代办员刘兴时赚了不少的钱,他和郭九江有一共同之处,就是宠儿子。

刘兴时有五个闺女,只有一个宝贝疙瘩刘印官,比振兴大一岁,是他在郭镇中学篮球队的队友,刘印官球打得不错,文化课却烂成了渣,暑假考试全班倒数第一,大红榜单刷在学校外面,十分丢人,刘印官死活也不愿再去学校,就这样辍学回家,他不是个能安静的主儿,没几天便闹着让他爸爸买了个摩托车,说得好听是要做生意,其实有事没事的骑着在外面兜风。

说起这个,刘兴时就后悔不迭,若是没有这害事的摩托车,刘印官也不会带着新交的女朋友飚车,就不会一头扎到大卡车下面了。

刘印官死了,刘兴时的老婆疯了,在大街上,见到十七八的男孩子,就拉着人家喊“印官”,有人劝刘兴时给女儿招个女婿,赶紧的生了孙子,老婆的情绪有了安慰,疯病或许就好了。

刘兴时自己也快崩溃了,便接受了这个建议。

可是,哪有好男孩肯入赘呢

刘兴时前四个闺女都嫁了,最小的这个,偏偏是家里最丑的,赘婿就更加难找。

有一天,刘兴时溜达到珍珠泉的地头,向郭九江说倾诉心中的苦闷,不知怎么就看上杨木得了。

木得到郭镇几年,人的精神面貌和在杨家圪崂大不相同,他为人本分,勤快,敏捷、讷言,五官清秀,四肢消瘦有力,已经入冬,他还穿得很单薄,不是没衣服,而是身体好,能扛住冷。

除了个子只有一米六七是个短板,小伙子各方面都不错。

刘兴时让郭九江帮自己问杨木得,愿不愿意招赘,回去,也跟小女儿商量此事。

第167章 别人的喜事

刘巧官已经二十了,为了找对象的事情,没少犯愁,她看上的男人,男人看不上她,能看上她的,她又不乐意,还有,郭镇比周围几个村子都富裕,她不想嫁出去,可郭镇富裕,周围村子的女孩都愿意嫁过来,无形中,把郭镇男孩子的眼头吊高了,刘巧官更是难嫁。

听爸爸说杨木得长得还不错,刘巧官特地去珍珠泉的地里看了一回,这一下,杨木得就入了她的眼拔不出来了。

杨木得已经二十四了,对自己的婚姻也很发愁,虽然招赘不好,但刘兴时许诺他,若是答应亲事,就把杨木娃的户口转到郭镇。

用自己给弟弟换一个好人生,杨木得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刘兴时家因为没有人干活,并没有建大棚,他和郭九江都是信用社的代办员,以前,两家的光景差不多,现在,郭九江已经是十万元户,他还在万元户的坎儿上上上下下浮动呢。

刘兴时与其说是看上杨木得的人,其实是看上他跟着颖颖种了三年菜,积累的丰富经验,他家也有几亩地,以前因为没劳力,就没弄塑料大棚,若是有了杨木得,他也能鸟枪换炮,建起大棚,即便追不上郭九江,也能年入上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