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3(1 / 2)

加入书签

心已经全乱了,他想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怎么能说放手就放手呢

“俞老师,我再考虑考虑,好吗”

“好吧,希望你能处理好这件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耽误了学习。”

看着沈景云蔫头耷脑地离开,俞和光的手攥紧又放开,放开又攥紧,他知道自己说的都对,沈景云就是个老老实实做技术工作的,最好找个实实在在的媳妇儿,可想到那么优秀的郭颖颖,被比沈景云还有粗糙无能的汉子觊觎、诋毁、恶意中伤,他的心里,就难受地无以复加,他忍不住涌出一股冲动,想要保护她,安抚她,为她挡开一切暴风骤雨、热浪寒流。

可那样,自己回京了之后呢俞老师深深叹口气。

若不能牵手一生,他还是离得远一些,让她在风浪中搏击,练就一双高飞的翅膀。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引导她,教育她,让她学会保护自己。

国庆节到了,一连有三天假,颖颖紧迫的脚步终于可以缓一缓,九月三十日下午,她在小山那里转了一圈,见一切正常,便拿了些糖炒栗子烤红薯还有鲜枣嫩包谷,外加自己空间的黄瓜西红柿,装了一篮子,送给纺织厂的顾阿姨,人情往来,在于平时一点一滴,不能等用人的时候,才想起抱佛脚。

顾阿姨很高兴,为了答谢颖颖,非常热情地几乎是硬拉着颖颖,在厂里内部处理的商店买便宜布料。

“小郭啊,这毛涤华达呢,可结实可挺括了,若不是染色处理出了点岔子,一米卖十多块呢,拿回去给你爸爸做身衣服,保准特别精神。”

布料的边缘有些深浅不一,裁剪的时候,注意些是可以避开的,颖颖很满意,除了爸爸,她还想送给郭九江和郭旭各一身,爸爸妈妈初来乍到,有这两人帮助,难处就会少很多。

“我能多买些吗”她小心地问道。

商店的女人一口应诺:“可以的,反正染坏了,卖不出去。”

顾阿姨脸上有些僵硬,辩解道:“谁说卖不出去厂里只是为了照顾职工,没有对外而已,不然还不哄抢一空”

“这倒是,白坯布还十块一米呢,厂里这一批可赔了不少钱。”

颖颖立刻满是感激地谢过顾阿姨,她表情这才好看了。

颖颖在处理品商店看了又看,有一种蓝色的含毛哔叽,大概先织的格子,效果不好,又重新染成蓝色,阳光下,能看到深浅不一暗格,并且,布料染色也有瑕疵,价格是六块一米,颖颖给妈妈买了一身,然后,又买了几米深军绿的涤纶布料给弟弟,最后,她还给自己买了一件紫红底色黄色细线格子纯毛呢大衣料子,这料子在外面市场,要卖到二十多块一米,在这里也要二十块,说是有瑕疵的处理品,颖颖找了半天也没看到瑕疵在哪里,显然是纺织厂给职工的福利品,颖颖按照售货员的建议,又买了里衬等辅料。

售货员见来了个小财神,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又向颖颖推荐一种浅粉底色、上面有金色细线条纹的涤纶布,她建议颖颖做一件小西装,配穿玫红西装裙:“绝对好看。”

“冬天怎么穿裙子”

“那就配一条毛蓝西装裤,姑娘,阿姨绝不骗你,你做好了穿到街上走一圈,保准那些小伙儿口水都能流到地上去。”

颖颖见她说得这样肆无忌惮,有些娇羞,那售货员根本不当回事,把布料搭在颖颖身上,让她对着镜子看,结果,颖颖又多花了三十四块钱,她包里原本只有二十块,还不得不在商店的试衣间,从空间取出二百块,才算解决了问题。

总共花了一百九十五块钱,颖颖提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出去,高兴得合不拢嘴儿。

女孩子没有不爱购物的,即便颖颖一向节俭。她心满意足地将布料放进手提袋里,这才发现耽搁时间太久了,她匆匆告别顾阿姨,往长途车站赶,还好,末班车没走呢。

商店里,售货员和顾阿姨聊天:“老顾,这女孩谁呀挺有钱的,就算是布料便宜,我也没见过谁一下子买二百块钱的。”

“农校的学生,你别看人家是农村考出来的,可会赚钱了。”

“大学生”

“是啊。”

“长得还真好”

“怎么,看上了”

“可不,我侄子,我哥的老二,怎么样很帅吧你说般配不”

第69章 琐事

顾阿姨心里很不屑:只是长了一副好皮囊的绣花枕头,还想觊觎郭颖颖人家可是外表漂亮,内里有料的大学生。

见顾崇心没有接声,售货员有些不高兴。

顾崇心在工会工作,成天和人打交道,自然会察言观色,也会说话转圜一下:“两个孩子长相倒是很般配,只是,生活习惯不一样,没法在一起过日子啊。”

售货员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儿,便不再言声。

顾阿姨道了再见往家走,却有了心思,她姐姐的儿子是七五年保送的大学生,去年毕业在睿城人事局工作,长相英俊,性格又好,她给外甥介绍了不下三十个对象,到现在也没成,条件好的女孩子看不上外甥家在农村,条件差的外甥看不上。

郭颖颖就是农村来的,肯定不会嫌弃外甥,而且长得又这么好,又有钱,外甥肯定会喜欢。

顾崇心越想,越觉得这事儿能成:“哎哟,我怎么这么粗心呢没有问问人家姑娘到底有对象没。”顾崇心懊丧地拍了拍脑袋。

颖颖却不知道顾阿姨还忽然有了这样的心思,末班车到郭镇时,太阳已经落山了,隔着车窗玻璃看到爸爸伸长脖子眺望的样子,她心里又温暖又感动,这就是家人啊,无时无刻不惦记关怀着自己。

颖颖下车的地方,和宅基地很近,刚才路过,地基已经初见轮廓。

“爸爸,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呀”

“呵呵”郭连弟笑,“你比你妈妈还急,这里地势低,地基可不能掉以轻心。”

“哦,我,嘿嘿,爸爸,石头够不够”

“够啦,足够建五间大房子的。”

“爸爸,地基最重要了,你一定要把地基升高三尺,九叔说了,这里到夏天很有可能会聚很多水。咱不能让王长贵看了笑话。”

“呵呵,放心。”

父女俩说着,已经走到地基跟前,大小的石头,用水泥密实的砌起来,已经快和路面平齐了。

“速度不快呀。”

“现在都收秋去了,谁有时间给咱家建房就这,还是爸爸从杨家圪崂叫来的人,再说,慢工出细活,可不能马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