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1 / 2)

加入书签

技术,就得多练习,接下来几天,她有空就过来练手,还有功课要做,再加空间要打理,颖颖忙得团团转,时间就这样哗哗地过去了。

菜种的多了,颖颖的劳动量也大了,空间不是万能的,有些工作,比如黄瓜嫁接,为西红柿和黄瓜搭架子等,就必须亲自动手。

虽然很累,但看着那些蔬菜长势喜人,颖颖又特别高兴,她每隔十天,便去一趟纺织厂。顾阿姨又介绍她认识了那里的后勤科长,颖颖可以直接把菜卖给他。

颖颖的小钱包里,已经有了一百多块了,够一年读书的费用呢,她更有干劲了。

就在黄瓜长到半尺长时,学校临时安排了一次参观,地址在一百里之外,颖颖不明白车票为何是王桂香去订的,上了火车,同学们在一个车厢,她单独在另一个。

不就是两小时嘛,颖颖不以为意,她比同学年纪大,还是补录生,本来也不太和他们说话,独自一人还清静。

王桂香一脸得意地走过来:“郭颖颖,你一个人在这里行不”

看着那张假惺惺的脸,颖颖淡漠地道:“挺好,清静。”说完,拿出一根嫩黄瓜,咔嚓咬了一口:“呵呵,不好意思,就这一根了。”

石睿山虽然到处都是树,可能吃的果树并不多,而且还干果多,水果少,冬季里的黄瓜实在是稀罕物。

王桂香看了一眼火车外面的冰天雪地,看了一眼颖颖手里的黄瓜,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没想到单独在一起也有好处啊,可以吃独食。她在家十分娇宠,也爱吃零食,可惜上车时买了几包五香瓜子,和同学分着吃,没几下就完了。

王桂香暗恨身边的同学都是穷鬼,若是有郭颖颖这样的,那该多好。

看到王桂香扭曲的脸,颖颖得意的一笑,又拿出一根小黄瓜,喀嚓喀嚓清脆的咀嚼声,让王桂香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她气恼地跺跺脚:“哼,烂黄瓜,谁稀罕。”扭身走了。

颖颖不屑地笑了一下,拿出学习笔记,看一个问题,然后闭上眼睛默背。

就在这时火车到站,颖颖身边换了一位中年大叔。这家伙十分健谈,一坐下就呱啦呱啦地开始说话,不知疲累。走到山阴、睿城、魏水三县交界的郭镇,他指着一块工地给旁边的人道:“瞧见了没有那里要建一个水果加工厂,第一期工程,是一条山楂膏生产线,大概明年就可以投入生产。”

“哪里来那么多山楂”颖颖立刻觉得这条消息很重要,接声道。

“咦,姑娘,一听就知道你不关心国家大事,现在,国家允许农民拥有更多的自留地,也允许私人在房前屋后栽种树木,石睿山行署已经在报纸上号召农民栽种山楂了。”他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瞧这儿。”

颖颖接过来,迅速扫了一眼,:“那就是说,明年春季,山楂树苗可就抢手了”

那人怔了一下:“是啊,可是谁也没有先见之明,除了苗圃有少量的山楂苗,别的地方大概还真没有。”

这话让颖颖忽然灵光一闪,她的空间,庄稼长得特别快,这时候在塑料大棚里进行培育,到了三月中旬,就算是小点儿,也可以卖出了吧

回到学校的第一个星期天,颖颖找到顾阿姨,把菜卖了,拿着手里全部资产二百块钱,跑到生产资料供销社,可惜这里只有三斤山楂籽儿,颖颖全买了,然后,雇了一辆三轮车,拉着她把城里大大小小的商店都跑了一遍,不仅是山楂籽儿,连山楂的果实颖颖都全买了,另外,还有几卷的塑料薄膜,一堆竹竿,趁人不备,颖颖把东西放进了空间。

回到学校,颖颖在学校图书馆找到相关书籍,看了之后,心就凉了,

第11章 是谁不及格

山楂种皮很厚,一般都是前年一秋天开始处理,第二年春天才能播种,最少生长一年,才能作为苗木卖出。

钱不是那么好挣的,颖颖也不是财迷精转世,看到这些,反而不急了,按部就班地开始处理种子。

谁知,空间和外面的世界还是不一样的,山楂种子的种皮很快就裂开了,颖颖立刻做催芽处理,种子的变化也和书上说得完全不同,只用了半个月,山楂种子就可以下种。

颖颖把大棚搭起来,然后,开始播种,一斤山楂种子,大约有四千粒,十多斤种子,哪怕出芽率在百分之五十,也有两万接近三万的山楂苗。

颖颖打听了一下,石睿山国营苗圃的树苗,一般两角钱一棵,她这些山楂苗,估计能卖五六千块钱。

这个计算很简单,颖颖却被巨额收入惊呆了原来苗圃这么挣钱,难怪那里面的员工,哪怕是个临时工,都牛气哄哄的。

她这时候还不明白,计划经济时代,苗圃的收入都归国家,国家再下拨款项给他们发工资,挣多挣少,跟苗圃的人没关系。

到了学期最后一个月,学习越发紧张,虽然空间能让她精神百倍,但身体消耗也很大,颖颖现在很注意劳逸结合,她在工具房搭了一张床,有空就抓紧时间睡会儿。

空间睡觉都比外面的效果好,起来后心聪目明,精力旺盛,学习劳动的效果都特别好。

颖颖白天上课,晚上就进入空间,为了安全,她在床边围了一圈布帘,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私密空间。

宿舍已经有两位这么做了,她并不显得特殊。

紧张的学习,颖颖没时间太多关注山楂苗的生长,不知不觉,塑料大棚里已经绿茵茵的,把地面挡的严严实实。

所有的课程都结束了,考过试就要放假。

大学不像高中,两三天全部考完,而是拖拖拉拉,一门考完,常常过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考下一门。

遗传与育种,第一个考试。这门课,因为代课的老教授是以前省农大的,他博学多才,讲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甚至很深奥,大家都觉得这门课很难。

颖颖半学期没听课,课本内容又和教授讲的不搭界,刚开始很是吃不消。魏教授便让她去图书馆,借阅两本这方面的本科教材。其中一个是北京农学院的教授所写,书倒是薄薄的,却非常深奥,看得颖颖头大如斗,请教了魏教授好几回,才算是全啃下来了。

遗传基因的知识,实在太多了,颖颖越学,越觉得不够,要考试了,她心情十分忐忑,直到到卷子发下来,上面的题目都会做,这才松口气。

魏教授出的考试题数量不多,但每一道题的答案都特别长,颖颖埋头苦写,在下课铃响的一刻,才勉强写完,监考老师收卷子走了后,教室里哀嚎一片:“太难了,好多不会。”

“没学过啊”

“我全都不会,怎么办”

“哎哟,我要不及格了”

接下来几天,同学一个个的满脸阴霾,谁不担心呢不及格要提前返校补考,大过年的,这个假期别想好过,最主要的,万一还有别的课程不及格,那可就危险了。

紧张复习和忧心中,课程一门一门地考完了,成绩也陆续发下来,这天,颖颖正在收拾行李,宿舍年龄最小的梁丽兴冲冲跑进来:“我及格了,遗传与育种我及格了,六十五分,课代表说咱班九个不及格。”

“我呢我呢”其它人都急不可待地问。

“具体成绩我不知道,不过,课代表说了,咱们女生中只有一个不及格。”

所有的人都拍拍胸脯长舒一口气,然后有些悲悯地看向颖颖,她是补录生,基础最差,半学期没上课,如果有不及格,那肯定就是她了。

王桂香忍不住轻笑了一声:“我早就说过的,再努力也是白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