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5(2 / 2)

加入书签

其他的神灵身下的神座各有不同,上面的雕琢花纹也各不相同,不过只要能通过观看神座的形质,就能很明白的看清一个神灵所执掌的法则。

一个个神灵汇聚成属于自己的神座,在场数以万计的神灵诞生神座,原本看起来就很空旷的众神殿,被一个个神灵的神座给填满。作为的排次有前有后,全都是围绕着上首的六个王座而设立。

三百多位星神的神座集合在一侧,占据了前列的地方,混沌神灵在另一侧,也占据了前列的地方。凌云身上身兼数道神职,后面跟有造化神职和朱天之主的位格支撑,他的神座是最靠近太一和五帝王座的存在。

在场诸位神灵中,只有凌云和几位星神的王座最靠近中心,也是在最前方的神座。而大多数山神地祗形成的神座,很多都非常靠后。这就表明了,这些山神地祗本身本源眷顾不多,同时也因为实力弱,根本无法将神座挤进前列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证道大罗

众神殿中,诸神都在神殿中接受本源洗礼,太一和五帝的本体并未进入众神殿中。高居神殿首位的六个神座上,只有六道光影盘踞其上,默默地注视着诸神接受本源洗礼。

神殿中,无数的天地本源垂落下来,一个个神座先后闪现,从上首最高位的六个神座看去,面前密密麻麻一片,每个神座间距离不近,却也不远。

不说上首的六位至高神如何看,单说这众神殿的变化,就吸引住了凌云的注意力。也许是因为造化神职在身的缘故,凌云能够感觉到众神殿更加深层次的变化。

随着众神进入众神殿,立下一个个神座之后,原本并不复杂的神殿中,开始充斥不同的法则道韵。数以万计的神灵汇聚在这里,几乎没有一个神的神职法则是相同的,哪怕有神职相同或是类似,作为神职根本的法则领悟也会有所不同。

就如前面所说的预言神职,可以是时间侧的预言神职,也可以是命运侧的预言神职,更可以是因果侧的预言神职。所以这样一来,众神所领悟的法则不同,导致了神殿拓印他们所领悟的法则的时候,也是变得复杂无比。

不过众神殿正是需要诸神的这种复杂性和不同性,哪怕相同的神职,也有不同的领悟,千人千面,千心千道,正是这种复杂性,才组成了网罗大千的天道。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对于促进世界演化有着巨大的好处。

众神殿连接着世界本源,这本源洗礼其实就是世界本源为诸神加持洗礼,同时将诸神所领悟的法则复刻拓印,使得诸神和世界的联系更加深刻。这样一来,不但是诸神得到好处,连带着世界本身也有极大的好处。

造化神眼中,这些不同的法则道韵交织,碰撞,融合,分化,演绎,重新架构,演绎出纷繁而复杂的大道法则,隐约间,天地间的秩序都开始发生变化。

如果说这一趟最大的收获是谁的话,恐怕非凌云莫属了,他的造化大道本就偏向于包罗万象,在旁观看这么多其他神灵的道韵法则演化,对他的道行促进极大。甚至对他前面所受的道心之伤都有一些好处。

从诸神立下神座,到诸神最后离开神殿,时间约莫过去了三四个月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众神离开众神殿之后,只有凌云还待在众神殿中未曾离去,等到众神都消失不见,高悬在凌霄殿上空的众神殿悄然隐没身形消失不见。

而没有和众神一起进入神殿的太一和五帝,这时才姗姗来迟一样,出现在了上首的六个神座上。

太一和五帝目光一扫,看着下面空空如也的诸多神座,除了凌云还闭目坐在神座上之外,其他人都已经离去,有些神灵离去之前,还在神座上留下一道分神,留下分神的神座上,全都有淡淡的神光闪烁着。

“凌云殿下还未离去啊”看着凌云端坐神位上,太一和五帝思索了一下,觉得他并不会影响到五帝行事,便不再去理会。

而坐在神座上正在参悟造化大道的凌云,感觉到太一和五帝的气息忽然强盛起来,便睁开双眼,朝上首的六个神座看去。

看到太一和五帝的身影,他倏然一怔,“几位陛下方才不是未曾前来么,怎么又来众神殿”然后他们接下来的话语,更是令他惊讶了。

“我欲助五帝修成大罗之业,所以需要众神殿的辅助”太一这时笑着解释了一句。

“众神殿还有这种功能”凌云闻言,更是大讶,众神殿什么时候有这么神奇的作用了,竟然能帮人辅助修行大罗之业

“那倒不是,这次众神立下神座,神殿中充斥着无数道韵,我正是要借助诸神的这些道韵,来帮助五位殿下来辅助修炼”

原来如此,神殿中此时充斥着无数道韵,哪怕是凌云,也在这次的事件中获益良多。更别说上首的太一和五帝,以他们道行而言,现场的诸多神座所包含的大道本就是包罗万象,想要从其中领悟出更多的玄妙,简直不要太容易。

六人也没避着他,他就看到太一伸出一只苍劲大手,虚虚朝着面前虚空一抓一摄,似乎有什么东西被他抓起,神殿中泛起层层神光,无数神座上闪烁着浩大的大道威严。

无数的神道法则从神座上显现出来,凌云看到这一幕景象,忽然明白了,原来众神殿的神道法则绝大多数都蕴含在神座中,外显的神道法则都是本源波动的时候,外泄出来的一角而已,真正的神道法则其实是蕴含在神座当中。

原本的时候,凌云还当神殿中万神神座是件装饰物,或是衬托诸神威严的宝座,现在他才知道,神殿最重要的就是这万神座了。

太一将神座中蕴含的法则激发出来,五帝立刻开始阅览观看,同时在细细归纳参悟,越来越多的神道法则显现出来,而后被五帝铭记心中,并且参悟透彻。

他们以各自所执掌的大道作为根基,化纳不同的神道法则,对于五行大道的演化和领悟越来越深刻。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五帝身上绽放璀璨神光,太一惊喜说道:“好好好,今日几位兄弟大罗可期”

凌云听到太一的话,立刻就知道五帝要证道大罗了。

就在这时,凌云看到五帝身上的璀璨神光倏然收束起来,直入冥冥虚空之中。

突然有一股巨大无形的意念,用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传播开来,寰宇虚空世界一起震动起来。

凌云的心中一动,那条属于天命的长河上泛起的波澜,高悬物外的天命长河中升起了属于五帝的璀璨灵光,这五道灵光纯之又纯,粹之又粹,竟然不分任何颜色,通透光明,圆润无暇,照彻命运长河。

五道灵光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从波涛滚滚的天命长河中一跃而起,从天命长河中脱离了出去,五道灵光在高悬于长河之上的冥冥虚空之中停驻了一段时间。然后高悬在长河上空的灵光消失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