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节(1 / 2)

加入书签

艾娉婷问道:“他不认错会怎么样?”

“拒不认错,处罚就不必说了,关键是对他的个人影响更差,媒体一直在追踪报道这件事,他是否认错,态度很重要。”

所有人都陷入沉重的气氛之中。

风嘟嘟扯扯齐欣的袖子,低声说:“师姐,你想办法劝劝小关哥哥,没准有用。”

齐欣抿抿嘴唇,对律师说道:“麻烦您明天去见关灯的时候,把我的话带给他。”

律师点头,“好的,你要我带什么话?”

齐欣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缓缓道:“你跟他说,我爱他,我还没有追到他,他不快点出来,我怎么追上他?”

屋里的人全都愕然,谁也想不到,一向内敛的齐欣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亲口承认她爱关灯,她要追他,这对一个女孩子而言,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很快,关灯就承认错误,并且态度良好。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他处以十五日拘留,赔偿相应损失,并处罚金两千元。

这天夜晚,齐欣来到他公寓的阳台,躺在他的摇椅上,望着浩瀚苍穹,几颗星子明暗闪烁。由于羁押期间可以折抵刑期,所以明天,他就能够被放出来了,真好!

天空广阔,大地无垠,人和人能够相识相爱是多么神奇?

如果她是一粒种子,那他就是一滴清露,有他的滋润,她才能破壳发芽。

如果他是一束火把,那她愿意做他的氧气,让他燃烧得更旺,不惧风雨。

爱他,念他,想他,胸腔里满满的,全是爱。

此刻,他是不是也在想她?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有配乐

☆、第47章

晚春时节,气候渐渐变得炎热起来, 还未到夏天, 午后的气温便已冲上了三十度。

这么炎热的环境下, 城市里的一切事物都显得十分萧条,空气中一丝风也没有,街边绿化带里的植物没精打采地耷拉着, 稀稀拉拉几辆汽车驶过,人行道上连个鬼影都没有,只有知了还在孜孜不倦地鸣叫。

忽然几朵乌云飘来, 犹如黑色抹布把烈日包裹起来,霎时阴风阵阵。乌云翻滚涌动,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 像在放炮。路面被雨水打湿,气温很快就降了下来。

齐欣从社区便利店里走出来, 穿一双白色平底单鞋, 一条浅蓝色及膝的连衣裙,手里还提着一袋食品, 显然是刚买了东西从店里出来。

“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下这么大的雨?”她抬头望了一眼,明明不过中午十二点, 这天黑沉沉一片,就像是傍晚要天黑了一样。

她咬咬牙, 提着东西冲进雨里,飞快地往公寓楼跑。由于跑得太快,鞋还掉了一只, 不得已停下来,捡起鞋,光脚往回跑。等她跑到公寓楼下时,浑身已经湿透,头发一缕缕地贴在脸上,连衣裙也湿漉漉地贴在身上。

“阿嚏——”她打了个喷嚏,赶紧回家冲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

关灯容留他人吸毒的案子澄清后,关灯并没能顺利出来,他被放出来的头天晚上,出了意外。跟他同时关在一起的,有一个因为嫖-娼被抓的男人。那男人在拘留所也不肯消停,大概觉得身边有个歌星很新鲜,便调戏关灯,性骚扰他。

关灯的脾气可想而知,怎么可能容许自己被一个男人骚扰,两方冲突在所难免,以至于……他又要被多关了二十天,还被移交给看守所管理。

听到这个消息,齐欣和其他人皆是又痛心,又无奈。

齐欣只能去看守所见他一面,劝了他很久,他才答应,余下的时间安安分分,不再让别人有机可乘。

团聚的日子被无奈地延长了二十天。

齐欣先吹干了及腰的长发,再从购物袋里拿出一盒方便面,烧开水泡着吃。吃完泡面,她喝了一盒牛奶,吃了一个苹果,回到电脑面前,对着屏幕上的曲谱思考。

这是《长生殿》里的片段,她在原版的曲谱上做了一定的修改,使其节奏感更加明快了一点,打算明天上班排练的时候,唱出来,让编排戏曲的导演董老师听一听。

两个多月前,她重新回到昆剧院上班,刚开始的日子并不好过。也许是因为陈潇潇和邹副院长不喜欢她,加上关灯又出事了,院里其他同事对她都有很多误解,大约觉得她是个爱慕虚荣的女生。她虽然回到昆剧院,但是头一个月院里并没有安排她演出,那阵子关灯的案子一直没有公布调查结果,她也没有多少心思去理会昆剧院的事。

她回到昆剧院的第一场演出是《西厢记》,她饰演红娘,陈潇潇饰演崔莺莺。给陈潇潇唱贴旦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反而是陈潇潇总是有意无意针对她,跑到邹副院长那里说她不甘心做女配,总是喜欢抢戏。

邹副院长自然是要替陈潇潇出气的,便找到排练的教室,把齐欣教训了一顿。要在从前,齐欣只会低着头不吭声,邹副院长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一次齐欣没忍,直接把排戏的导演董老师请来,请董老师当面对邹副院长和陈潇潇说清楚,她到底有没有抢戏。

董老师一向挺公正,也是昆剧院的元老人物,一直担任导演职务,排戏的过程中齐欣有没有故意抢戏,他是一清二楚的。齐欣的师父林幼芯闻讯也赶回昆剧院,请来院长主持公道。

这事儿这么一闹,邹副院长的面子挂不住,陈潇潇和邹副院长有意针对齐欣的事,大伙儿也就心知肚明了。

没过多久,齐欣又重新获得了女主角的饰演机会。陈潇潇有邹副院长帮她,倒也不必再反过来给齐欣唱贴旦,两人在不同的戏里唱旦角,各唱各的,谁也碍不着谁。

她和韩立的立欣昆曲艺术班没有继续创办下去,艺术班的失败对她和韩立都是极大的打击,一腔热情,诸多付出,统统都如同流水一般,消逝而去。他们想要发扬昆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昆曲真的就那么难么?

齐欣并不打算放弃,总会有更好的办法。既然她还在昆剧院,既然昆剧院每隔一两周就会有昆剧表演,那为何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呢?

如果昆剧院所表演出来的昆剧经过一定改良,更符合现代民众的审美和喜爱,是不是就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是不是就能慢慢推广开来?

就好比舞台剧,音乐剧,话剧,只有内容好,故事好,才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昆剧、京剧这类戏剧,不就是音乐剧吗?将音乐与故事相融合,通过舞台表演呈现出来。好的音乐剧,就必须有好看的故事,好听的音乐,让观众在一边观看故事的同时,一边聆听美妙的音乐。

齐欣有这个念头,就想付诸实施,可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昆曲演员,不是院长,也不是导演,无法决定昆剧院演出的剧目,更无法改变这些剧目的表演方式。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改变昆剧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必须想办法说服昆剧院里的老一辈艺术家。

这一次她没有邀请韩立。她回到昆剧院上班,不可避免要经常与韩立接触,还是能感觉到韩立喜欢她。在这种情况下,她不能邀请韩立跟他一起,甚至能不跟韩立搭戏,都尽量避免不跟他搭戏。

韩立不傻,知道齐欣有心躲着他,多半是不想给他任何机会。她心里有关灯,而关灯很快就能出来,他也不会有任何机会。

齐欣平时排戏,多与董老师合作,便想从董老师这里着手,让他接受改编后的昆曲。她也不敢像关灯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那肯定会令董老师和其他老一辈昆曲工作者不满,她仅仅只在节奏上稍作改编。

这一次她选了《好姐姐》的片段,只是打算做一个小小的尝试,只要董老师接受了,其他人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

这一整天的时间,齐欣都在琢磨曲谱,饭也没出去吃,饿了就吃泡面和零食,最多再加两个苹果,曲谱的改编,必须下足功夫。

翌日清早,齐欣来到昆剧院上班,照例把排练的教室打扫一遍,等着其他人都来了,开始正常排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