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97章 隋唐:玄武门之变(1 / 2)

加入书签

——书接上回——

太子府中!

萧薰儿不由读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正是危急存亡之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商量宫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可以达到的效果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毫不懈怠,奋不顾身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跟将军向宠商讨军队中的事情,就会有“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的稳定局面。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南方平定,兵员装备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恢复汉朝基业,回到旧都。

《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刘禅能自行谋划,“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切追念先主临终留下的教诲。

就在萧薰儿备注《出师表》中的意思的时候,太子宫殿的一个密探把消息带给秦王府的李世民等人。

李世民等人开始秘密计划取代太子!

武德五年,七月萧薰儿制作迷幻药之后,太子李建成几乎夜夜与萧薰儿欢好,不过朝堂和李渊不知道原因,同时又谣言说太子李建成夜夜虐待才女萧薰儿。

武德六年,萧薰儿除了天天看书,进宫孝顺李渊,晚上被太子李建成夜夜“虐待”,只出了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出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

众人觉得太子李建成夜夜虐待才女萧薰儿的事情是真的,而才女萧薰儿居然不离不弃!

武德七年,按照历史上进行着,直到武德九年,突厥侵犯唐边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

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于是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

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不久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因隋末战争而人口锐减,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三月的扬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色,没见过的人是永远不知道的。

江畔的浅草中繁花似锦,行人走在路上,都能嗅到浅浅的淡香,不自觉的身心悠然。这江南总是如此,景似画中景,人如画中人。

河边停着一艘舫,该是会在这附近停留一段时间,舫上传来女孩的歌声还有若有若无的琴音。

一般来这江南的游人,手头宽裕一些的,大多都会选择坐着这画舫顺着河水一路游览。

舫上的一座楼上,一个中年人正坐在案间饮酒,杨柳依依,垂枝拂动着河面,使得河面上泛起阵阵清波。

徐秒云躺在杨柳树下,睡得悠闲,风和日暖,春日总是叫人慵懒,徐秒云才睡了一会儿,路上突然走来了一个人,走来的是一个女子,引得路上的行人都不自觉的回望。

她身后的长发盘着一个简单的发髻,对着躺在柳树下的徐秒云唤了一声:“王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