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54章 汉尊:王政君亡西汉(1 / 2)

加入书签

——书接上回——

汉元帝刘奭,因为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让萧望之等儒臣看到改弦更张推行仁政的希望,但这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一个国家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统治制度,如此可以巩固皇权。

法以治统,儒以治世,道以治民,法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不得流传于民间,所以被禁止在民间修行。

而纵横家呢,被视为动以唇舌,扰治不安的学说被罢黜。

汉元帝刘奭初即位,由于性情柔弱缺乏主见,不敢做出调整,议论久而不决。

萧望之饮鸩自杀,汉元帝刘奭非常震惊,为之痛哭流涕,责怪弘恭、石显等人害死自己的贤傅。

后又在宦官的建议之下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

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王襄之女,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王昭君入宫以后,由于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将王昭君画得并不是十分美丽,因此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

王昭君进宫多年,得不到皇帝临幸,心生悲怨。

王昭君想勾引汉元帝刘奭,被太后发现,太后一怒让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的理由,将王昭君和亲远在欧,洲的匈奴王之一呼韩邪,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zhī)。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

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去世,终年四十二岁,太子刘骜登基,是为汉成帝。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让王昭君在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王昭君病逝,在王莽专政后,为取悦王太后,厚赏乌珠留若鞮单于,令其送王昭君长女须卜居次返回中原,进宫服侍王太后。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刘骜其母就是著名的太后王政君,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但是即位,沉湎酒色,荒于政事,而王政君进宫一年后,太子刘奭最宠爱的司马良娣突然暴病身亡。

由于司马良娣临死前说自己是死于后宫姐妹的流言蜚语,因而在司马氏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奭都把自己锁在寝殿内,谁都不见。

王皇后以为刘奭心悦王政君,赶紧命宫人将其梳洗打扮后,送入东宫。

在王政君被送入东宫以前,包括去世的司马良娣在内,东宫已经有十余名太子姬妾了,她们中居然没有一人为刘氏皇族生下一儿半女。

而王政君不同,第一次被临幸,即为汉宣帝留下了一名皇长孙。

王政君诞下一子。汉宣帝颇为高兴,亲自取名刘骜(骜,千里马之意),赐字“太孙”。

母凭子贵,王政君在东宫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刘骜与刘康,两相比较,立判高低。汉元帝常常想借故废掉刘骜,改立刘康为太子。然而,刘骜到底是曾获汉宣帝认可的继承江山的人选,汉元帝也不好轻易忤逆先皇的意思,只能继续让其在太子之位上呆着,对太子的生母王政君则更加地冷淡了。

汉元帝在位时间不长。在“昭君出塞”后不久,汉元帝病入膏肓,于竟宁元年崩于长安未央宫。

此时,在皇后位置上提心吊胆过了15年的王政君,已经39岁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由皇后升级成太后的她,终于可以摆脱束缚,活出自我了。

也就是从此刻开始,靠着王政君的“裙带香风”,王氏家族的“五将十侯”即将登场。

王政君认为,自己之前不得先皇重视,是因为自己家族的底子不够厚,势力不够强,借着操纵朝政的便利,王太后开始大肆分封自己娘家,

成都侯王商生病,为了方便疗养,他伸手向汉成帝要来宫殿避暑,想享受皇帝待遇,丝毫没把汉成帝放在眼里。

皇帝自然心里不痛快,拒绝了。

结果,王商直接绕过汉成帝,派人凿穿长安城,引渭水到自家庄园。这不仅坏了长安城的风水,也僭越了该有的规矩。

汉成帝的声色犬马,不理朝政,一定程度上是被母族强大的外戚政治逼出来的。

权力这玩意让王政君又爱又恨,紧盯着家里那几个兄弟,防止他们有篡位之心,如果刘氏王朝改姓王了,她能不能当太后那还得两说,她的这些兄弟们,虽然飞扬跋扈,权势熏天,但多少还是给老姐妹几分薄面,老一辈的人能这么想,年轻的可就不一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