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零九章:刘武说底气(下)(1 / 2)

加入书签

王璎珞很是震撼,她没想到刘武竟然给她说了这般天大的事情,虽然这仅仅只是她起的头,但这相当于刘武的根本啊!

不过现在大势已成,这个根本别人好似已经动不了了。

但她有个疑问:“夫君,你这般做岂不是就是以德行选拔贤能,这与你常说的开青史倒车可有不同?”

其实这就是一个问题,现如今汉军的问题就在这里,选拔人才依靠的就是大同社,而大同社却要以这种百姓为根基。

这样的,岂不是跟上古时候一样。

如此一来,科举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

这对那些苦读书的士子来说,岂不就是断绝了他们上升的途径?

而这不就是刘武常常所说的阶级固化?

如此一来,变化在哪里?

还不如现在的科举制度呢!

对于王璎珞的问题,刘武自是胸有成竹。

“不一样,这种方式不一样的!”

“其实这种方式也是一种考核,他是与科举制度并行的,不然我也不会大肆推广教育了。”

“什么意思?”

王璎珞很是不解,她这下更不明白。

这种以所谓得德行加科举选拔才能的这种,好似也是在科举前就有过的吧?

当然,王璎珞这么多年了,按道理来说应该不至于这样。

但实际情况便是,现如今汉军实力地盘扩充都太快,这些人被隐藏在众多的军队和行政人员内,表面上是真的看不出来。

其实若是真的有人注意或者说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大同社有一个审查组。

这个审查组很是神秘,但又很是寻常,他专门针对那些入社人员和高升的指挥官以及行政人员进行审查。

而经过他们审查过后,能过去的,都会在汉军治下担任要职,比如县长、郡守、营长之类的。

所以这个审查组在汉军自己内部以及外部,都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刘武在筛选忠诚于自己的人。

这对那些传承已久的家族或者势力来说,都是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这些人,对于所谓的忠诚那是比谁都了解。

只可惜他们失望了,刘武选拔的根本不是对他忠诚的人员,而是对大同社,1对于汉军,对于百姓所忠诚的人员。

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也是不相同的。

刘武道:“汉军治下工作人员和指挥员的选拔,条件其实是很多的,不仅仅只是你所认为的个人德行以及科举。”

“实际上,这些人员的选拔,大同社都会竭尽全力进行考核,其中包括对于其人员的家庭情况、邻居情况、村子情况,同袍、同僚的评价,军功或者自身的功绩,以及介绍人的评价等等等等进行全方面的考核。”

“这些考核通过了,还要进入学院深造一段时间,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任命。”

“若是这个人走到更高一个级别或者极其重要的岗位时,那么将会迎接他的是更多的审查,审查只要不通过,那就走不上去。”

“这些审查,牵扯众多,情报系统的人员都会介入进去,经过多方面的审查,才会给这个人加担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