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六章:民兵初战(1 / 2)

加入书签

虽然说依靠现在汉军的实力和技术,做不到制造报纸的程度,但是宣传和舆论的阵地,刘武是盯的很紧很紧。

这也就是黄鹤郡统治基础不够,不然这些豪强发生叛乱,说不得刚有苗头,就被当地的百姓给镇压了。

不过,长沙郡作为他们所经营的舆论阵地,终究可以征招大量兵马。

这些士兵虽然都是训练大约在两个月左右的民兵,但是因为是全天性的训练,故而真正的实力虽然不强,但是也不会弱。

很快,随着村民兵、镇民兵、县民兵,选拔了大量训练优秀的人才,累计两万三千人,组成三支民兵旅,在三个满编战兵大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开赴黄鹤郡。

与此同时,舆论宣传也在后面跟上,基本上就是在黄鹤郡的实际控制区域加强汉军的政策宣传,在豪强控制的村镇进行渗透性宣传。

汉军的政策毕竟是诱人的,针对大多数人是有利的。

不仅如此,这些豪强地主本身也不太干净,汉军所做之事,自然是要为平民百姓主持公道。

所以,虽然说这些村镇被叛乱的豪强们控制的很严密,但是舆论阵地,差不多也都开始陷落了。

毕竟豪强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人,现在能够维持自身,使得被拉壮丁的村民不敢反抗,完全是仗着自己手中有那些跟自己有相同恶事的人有关。

这些人或是狗腿子、或是家丁打手、或是地痞流氓。

于是凭借家族多年积攒的威视,凭借强大的武力,暂时将百姓控制住了。

可是需要明白的是,他们从高层到底层,都不是什么好人。

再加上本身又没有太高的纪律,所以欺压百姓,行恶事那是时常发生。

也就是这样,他们同百姓的割裂也越来越严重。

虽然现在看不出什么,内部也颇为平稳,但是暗地里人心早已经浮动。

同时,汉军将这些豪强全部定义为乱匪,从而已经从长沙郡派出数万大军开始剿匪的传言,也越来越多。

而且,伴随着新组建的民兵旅和满编战兵大队正式踏入黄鹤郡以后,当即就是兵分三路,齐头并进。

这些豪强虽然叛乱的很多,但是能够将他们连成一片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所以,他们大多很是分散。

虽有联合,但也是口头联合。

纵然有些地方的豪强地主掌控的区域已经连在了一起,但也只是加强了明面上的联系,真正的实力反而是因为争权夺利下降了很多。

而且,一个县也就数万人,超过十万人口的那都是大县城了。

所以这些豪强叛乱,真正的可战之兵,那是真的不多。

能有三五百精锐,两三千民团,那就已经是最大的势力了。

这种势力从最开始就被峰国梁他们所警惕,自然已经清除了一部分。

剩下的,躲在坞堡之中,虽兵力不多,但也是易守难攻。

再加上第三步兵营需要在黄鹤郡多处进行布防,这才无力剿灭作乱者。

而现在,刘武专门组建剿匪的队伍,进攻自然是摧枯拉朽。

小型的匪徒,大概就是控制三五个村子的地主,手中养了十几个打手,又临时拉了百十人的壮丁,有百人规模。

中型匪徒,大概就是控制了一个镇子或者半个镇子的士绅地主,有可能是一家掌控,也有可能是两三家掌控。

这些势力家中养的有家丁,与当地的混混地痞纠缠不清,轻而易举的就能拉出千人队伍,实力也算不错。

同样,也有村镇,有地痞混混趁势而起的,不过这种大多逃脱不了帮派的束缚,终究是人少,统治力不足。

至于拿些大型的匪徒势力,则是一县之豪强。

黄鹤郡不比长沙郡,一个县的豪强要有好几个,所以看起来势力很大,但是细分下来,其势力远远比不上长沙郡的豪强。

大概,这些豪强家中有甲的私兵最多最多也就百十人,大多数有十几副皮甲,就算的上是不若的豪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