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1章 牛牛班车(1 / 2)

加入书签

因为有了张夫人的到来,所以原本有些乱哄哄的德和山庄,突然也有了些章法。

她听说这么大的一个庄子,就五个婆子干活,便觉得人实在太少了些。

她让陈冬月从佃户里头挑了两个得力的小年轻出来,让他们以后就在前院听差,负责出去传信采买什么的。

然后又从牙人那里买了几个小丫头,让自家妈妈和丫鬟先教着。

等调教完了,这几个小丫头就留在德和山庄,专门伺候陈冬月她们的起居。

五个婆子,在张夫人看来也是少了,于是又从佃户那里找了两个能干活的来。

她让胡庄头的婆娘胡婶子做了管事,另外六个婆子则分别负责三个院子的活计。

厨房则由她带来的三个厨子暂时负责着,到时候要是她走了,三个厨子能给陈冬月留下一个。

宋好婆几次想要开口阻止张夫人,可碍于张夫人的身份,老太太张嘴也只会阿巴阿巴,根本不敢多说什么。

她倒是想要让陈冬月跟张夫人说说,老宋家都是农人出身,真的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

可陈冬月却不知怎么的,这些日子突然也变得忙碌的很,宋好婆想要抓到她,简直比抓那只叫罗罗的猴还要难!

不过陈冬月也不是出门玩儿去了。

主要是青山绣坊正式开业了,再加上手工作坊也已经找好了门面,准备马上也要开张,然后还有锦泞坊那里,虽然有尚老板和宋不凡在,可陈冬月三不五时的也得去招待招待贵客。

最后再加上最近大墩子都没法出门,所以美味斋的事儿陈冬月也得兼顾着,可真是忙死她了。

本来呢,大墩子是有机会出门去府学读书的。

孙夫人那边之前就递了话,说府学那里她打了招呼了,人家山长可以单独给大墩子开一场入学考试。

可张夫人一听却不同意了。

就凭她这好大儿的学识,能通得过府学的考核,那才叫见了鬼了呢。

既然张德昭已经因为没入府学被他爹揍了一顿了,那又何苦再去埃顿揍呢?

所以她婉拒了孙夫人的人情。

陈冬月觉得张夫人的想法,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于是她也没有多劝,而是带着几块玻璃,再次登门求见了孙夫人。

玻璃,是陈冬月让小尤找琉璃厂定制的。

这东西与其说是玻璃,不如说其实就是以制作古法琉璃的办法,模具做出来的平面琉璃。

透明度跟现代玻璃不能比,但是跟水晶比起来,可要便宜的多。

关键产量也比水晶片可控不少,陈冬月第一批让小尤下了一千片的订单。

这回给孙夫人的,就是小尤第一批‘烧’过来的。

陈冬月说,上回自己喝醉了酒,弄破了孙家几扇窗子,所以带来十片玻璃作为补偿。

她让孙夫人把自己房间的窗换成玻璃窗,这样室内光线会好不少。

原本心里头因为大墩子入学的事儿出尔反尔,还有些不舒服的孙夫人,看到玻璃窗户之后,直接把心里的不舒畅,全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边责怪着陈冬月太客气,太见外,边让顾妈妈赶紧的把玻璃收收好,明天再请了合适的匠人来把窗户换上。

而已经得知了张侍郎目前正住在德和山庄的孙知府,如今对陈冬月的态度,那叫一个毕恭毕敬。

听说陈冬月来了,他还亲自跑去跟陈冬月唠嗑。

见到孙大人,陈冬月倒是想起了个事儿来。

“孙大人,我想跟您买点儿东西。”陈冬月笑呵呵的朝孙大人说道。

孙大人很是客气道:“宋夫人想买什么?只要本县这里有的,你尽管开口便是。”

“买粪。”陈冬月说道。

边上正在喝茶的孙夫人,一口茶瞬间喷在了旁边顾妈妈的身上。

顾妈妈平静的拍了拍身上的茶水,吩咐外头的小丫头再去倒杯新茶来。

她神色不变,心里也没有任何波澜。

到底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一点点含有口水的茶算得了什么?

又不脏。

宋夫人不是连屎都能买吗?

“买~~~买什么?!”孙大人似乎还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买粪,就是你们集中收起来的大便。”陈冬月解释道。

啊,更恶心了。

孙大人甚至都闻到了隐隐约约的味道,“你买那个干嘛?”

“沤肥种庄稼啊,”陈冬月解释道:“胡庄头说,每年德和山庄施肥都不够,所以地里产量就上不来,我这不就寻思着,您这儿不是集中处理粪便了吗?就想跟您买一些。”

“......行,都是小事儿,你到时候让胡庄头去街道司就行。”孙大人想赶紧结束话题。

可陈冬月却还有细节要交代,“那麻烦大人让街道司给咱留东城的粪水哈。”

“.......这东城西城的......还不一样臭吗?!”孙夫人实在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