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章 再见,青山村(1 / 2)

加入书签

办妥了逃荒的文书,陈冬月跟张德昭便也约定好了,七月二十六那日在城门口碰头,然后一起出发。

从南州府,往齐州走,得途径聊州。

那地方据说现在乱的很,官府无能,康王装死,以至于匪盗横行,之前在青山村那里被全歼的那些盗匪,就是从聊州来的。

所以,一路上遇到劫匪的概率,也会非常高。

不过好在张德昭他们多的是马匹,到时候行路用马车,会安全很多。

再加上张夫人特地留在南州找儿子的壮汉家丁,也有二十来人,到时候这些人会跟着张德昭一起去往都城。

另外,还有陈冬月的加持。

这个出行的配置,应该是没啥问题了。

当然,绕开聊州走别的州府,倒也不是说不行。

只是原本二十来天的路程,就会变成三个月。

要知道,齐州地处北方,陈冬月他们这群人,这会儿也没啥棉袄棉被,那些玩意儿全被一把火给烧没了。

到时候真要走上三个月的路程,到齐州可不得冷死?

抑或是半路上边走边添置过冬用的东西?

那也太麻烦了。

所以哪怕知道聊州有点儿小小的危险,但是陈冬月和大墩子这俩神经非常大条的人,还是都选择从聊州走。

.....

从府城回道青山村,陈冬月带回了一千个馕饼,和一千个苹果。

这是小尤老师,特地为陈冬月的迁徙计划,准备的干粮。

馕,是新疆馕,随便放个两三个月都不带坏的。

苹果,是丑苹果,也是随便放上两三个月,都只会发皱,不会烂的。

小尤说,让陈冬月,饿了吃馕,渴了啃苹果,补充蛋白质,就自己烤几个鸡蛋吃。

真是好打算......

宋好婆看着自家儿媳拉着大半车的干粮回来,也是很疑惑,“咱们不是说走二十天的路程吗?咋准备了三年的干粮啊?咱们这到底是要走哪儿去啊?”

“老太太你也太夸张了,”陈冬月好笑道:“就这一车干粮,咱们能吃够一个月,就已经算节省的了。您也不瞧瞧,咱们家里有多少饭桶。”

“.......说你呢。”李秀才轻推了一把姚大夫。

姚大夫回瞪一眼李秀才,“你一顿吃五个烧饼的人,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那还是我叔吃起来多,我瞧他今天早上一会儿拿块饼,一会儿拿块糕,吃了能有十几块。”君澜也是告状小能手。

一直在假模假样在给宋得柱刷毛的宋杨小声嘟囔道:“我也没得罪你们啊,怎么又说我头上来了?

再说,娘做的饼,你们不是不吃嘛......”

“老太太饼子烙的,那叫一个......”李秀才在脑子里过了好几个词,才想出来怎么形容,“坚如磐石。”

宋好婆有些不服气,“这饼子也没有很硬吧?就是......揉面的时候,水放的少了些.....”

说着话,宋好婆还把手里的半个饼子,往牛车上敲了下,“瞧,车也没敲坏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