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6章 开始了(1 / 2)

加入书签

听了这么一桩儿事儿,眼看着又进不去忠烈祠里头,李三娘他们就直接调转马头往长寿坊回了。

本来还有心思好好逛一逛,但在忠烈祠外听了这么惨烈的事儿,李三娘这个穿越前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没有任何实际感受的人,心头对于李大郎要去参战的事儿,就充满了担心。

所以,只是在长寿坊里,随意逛了逛,找了一家没吃过的馆子,大家坐在一起吃了个饭罢了。

就这饭李三娘吃的还是三心二意的,脑子里都在想着,能弄些什么给李大郎带去战场。

因为李大郎再过一日就要回军营了,等清明假期结束,估计这征讨西突厥的大军就要开拨了。

李大郎自是瞧出李三娘对他的担心的,你要是吃个饭能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你能没感觉呢?

等回了李家,李三娘就把露珠儿托给李母帮着带会儿,她自己就找了在家的李父、李二兄和李大郎李二郎一块儿,坐下来,一起开了个小会。

“我不懂行军打仗,但想必战场最可怕的是受伤后的治疗问题。

虽然到时候太医署下的疡医科里必定会有医师跟随而去,他们那儿也新学会了不少手段。

但是,大郎他,”李三娘抬眼看向李大郎,“不过才入营数月的新兵,必定是得不到多么好的治疗的。

所以,我想着,除了金创药、清热解毒的药丸子之外,还得备上一些常用的药丸来。

毕竟是那般远的路途,从各地征召的兵士要往西域那边儿赶去,虽说现在已是到了春季,但谁也不知这路途上会不会水土不服来。”

“三娘想的是,另外,我还想让你给大郎备些毒药来。

这到时候在军中,谁知道能遇上什么状况,这毒药到时候说不得真能起上意想不到的作用。”

李三娘点头,表示同意,因为她想到了,上元节时太平公主失踪案的时候,不就用上她的软筋散了么?(

后来,还有李大兄在其中帮忙,给金吾卫那边达成了一笔生意来。

又说了几句,李三娘就回自己的院子里头准备去了。

这次,李三娘不仅仅准备了自己当时说的伤药和常用药丸,还把早先自己遭遇暗杀,心惊胆战之下让李大兄给找的护心铜镜拿了出来。

“这铜镜你拿着,等出征之时,就挂在胸前,藏在衣裳里头,一刻也不要摘下。”

说完这个,李三娘把一大一小两个布包拿了出来。

“这包是我早前就托大嫂做好的,本来是想留着以后我出外诊时用,但因着我那些物什都精细的很,只能用医箱装着,这布包就没用得上。”

李三娘指着其中一个小的布包说,“这上头有带子,到时你是系在后腰,或者背在胸后都行。”

李三娘翻开布包,一一拿出里头自己准备的物什,“这上头纸包上都写了字,清热解毒的药丸、腹泻不止的、退热的、止血的,还有两卷儿蒸煮晾晒过的布巾子。

这右边的暗袋里头,装的是毒药,解药在纸包里头,我都写了字在上头。”

最后,李三娘把那大一些的包拿了出来,“这里头是更全一些的药,二兄做主,给你拿了半根儿人参,”李三娘找到暗袋里的一个小木匣,拿出来给李大郎看。

“小姑,我带这去作何?

若是真到了那等境地,哪里还来得及用?”

李三娘瞪了李大郎一眼,“怎的来不及?

若是真到那个时候,你直接生嚼了吃就是了,怎么的得拼一把的,家里这么老些人等着你回来,你作何敢放弃自己?”

李大郎听了这话,就不敢再说什么反驳的话了,低头乖乖听训。

最后,李三娘拿出一个小瓷瓶来,“这里头是我从不良人那里得来的酒精,于杀毒消菌上最为厉害,是金创伤上最好的良药。

我估计到时肯定会给跟着去的疡医们预备上,但你一个新兵,又没得什么职位,不一定能用得上这等好东西。

所以,这个你偷偷的留着,若是真的受伤了,你就自己先用这酒精擦擦消毒过后,再行上药包扎。”

李大郎鼻头发酸,心里感动的紧。

“这也就是血亲了,知道我要上战场,真的是什么都替我想在头里了。”

李大郎吸吸鼻子,“哎,小姑我知晓了,会仔细藏着这东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