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 天分vs普通(1 / 2)

加入书签

除了李父李母他们自己,李家其他人没人知道老两口昨夜的纠结。

今早李三娘就收到了高老医师让人递来的帖子,是李三娘在联盟的

李三娘还挺高兴的,这证明之前的那次讲解用处不小,这是引起了联盟上面的重视了,不然不能开放三楼用来给李三娘出讲。

如此,李三娘就更得用心准备这

李三娘看着自己刚刚在纸上写下的近十个项目,包括多种缝合技法、助产侧切术,若有必要剖宫产术也可、酒精提纯用于消毒杀菌、疡医使用的辅助器械、听诊器、防疫手段、牛痘法防治天、土法制青霉素、土法制西瓜霜。

“也不知此时西瓜是否传进来了?若有,大概也是不便宜的。”

李三娘看着这些自己暂时能想到的,适合在此时做的项目,不过靠后面的那些项目总是要实际实践过,有了成品才好往外传播的,而且就算真的要做,也要找有一定背景的同盟一起做,或者直接把方法上交到太医署。

所以,

李三娘不确定的是,倘若自己告知那些男医师有关女娘生产的事,会不会有些不合适?

虽然在现代妇产科医生有男性和泌尿外科有女性一样不让人奇怪,但千年前大唐再包容万象,好像这一点也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吧。

可从上次的接触来看,联盟里的学术氛围就还算好,虽然必然少不了派系之争,但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并且,上回李三娘在讲解时,不少医师都很感兴趣,也踊跃提问,还主动让李三娘加入他们自己起立的盟会来,他们还是很在意医术提升这件事的。

且女娘生产这事儿往大了说关乎整个大唐的人口发展,往小了说也是每个小家里最关注的问题。

李三娘想做的就是自己打个样儿,然后把脑子里的医疗知识和技术往外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这才是李三娘的终极目标--悬壶济世天下康!

若是敝帚自珍,李三娘一个人才能救助几个人?

再加上,此时的中医实在是太考验一个人的天分了,并且门槛很高,比如你想给人看诊,首先得认懂药,之后诊脉、开方,那完全是吃天分饭的了。

更别说李三娘一直想要学习的金针技法,房承先的前一位主治医师不就是以金针为长的前太医署署正梁医师么。

认穴位都是基础,最关键的还是手感,这点儿就有点儿像武侠小说里说的打通任督二脉的那个意思。

没天分的人,他是无法完全掌握这种手感的,自然就无法下针替人诊治。

可此时虽然对识字读书的有一定的程度的认可,也和武帝关注百姓教化有关,但还是局限在小范围内,就是寒门也得是家里有几十亩田地的人家,才有余力可以供出一个去书院上学的子弟来。

就好比李家,若不是为了供四小只在书院读书,日常何须如此节俭?

生产力是关键问题,可这事儿不是李三娘一个人能改变的。

所以,此时行医门槛真的不低。

就好比,李三娘的天分就比李二兄强太多了,其实李二兄也不差,放到外边也是一个可以独立支撑门庭的医师,要不然也不能通过考核加入长安医药联盟了。

但人和人不能比!

李父就曾说过,他自己的天分就比一般人稍强一些,但也还是下了苦功夫坚持几十年才有如今的成就的,可李父的师傅毒阎王,那是真的天才,只不过没走正道就是了。

还有上次在君又来酒楼出讲时,李三娘见识过的孙辰阳医师,不过弱冠之龄已入了太医署了。

说个近的,李家大伯那支的长孙李凌霄也是早早就进了太医署的年轻医师,也是有足够天分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